- 年份
- 2024(3658)
- 2023(5497)
- 2022(4418)
- 2021(4614)
- 2020(3495)
- 2019(8364)
- 2018(8561)
- 2017(13257)
- 2016(8950)
- 2015(10436)
- 2014(10461)
- 2013(8934)
- 2012(8300)
- 2011(7655)
- 2010(7941)
- 2009(6418)
- 2008(6036)
- 2007(5447)
- 2006(4872)
- 2005(4420)
- 学科
- 教育(22881)
- 济(16188)
- 经济(16160)
- 中国(13804)
- 管理(13280)
- 教学(10259)
- 理论(9784)
- 业(9517)
- 地方(7181)
- 农(7178)
- 企(6642)
- 企业(6642)
- 学(6244)
- 学法(5656)
- 教学法(5656)
- 思想(5248)
- 政治(5158)
- 研究(5127)
- 学校(5120)
- 发(5028)
- 农业(4938)
- 思想政治(4824)
- 政治教育(4824)
- 治教(4824)
- 德育(4782)
- 学理(4597)
- 学理论(4597)
- 高等(4314)
- 发展(4284)
- 方法(4248)
- 机构
- 大学(102619)
- 学院(95001)
- 研究(36728)
- 教育(34237)
- 范(29300)
- 师范(29188)
- 管理(25459)
- 京(25186)
- 师范大学(24277)
- 济(22431)
- 科学(22116)
- 经济(21250)
- 理学(21229)
- 理学院(20695)
- 中国(20096)
- 管理学(19976)
- 管理学院(19734)
- 江(18000)
- 职业(17428)
- 北京(17076)
- 所(16980)
- 技术(16843)
- 中心(16557)
- 研究所(15415)
- 州(14284)
- 院(13889)
- 教育学(12843)
- 农(12097)
- 职业技术(12068)
- 财(11845)
- 基金
- 项目(60527)
- 研究(56611)
- 科学(48166)
- 教育(37049)
- 基金(36320)
- 社会(30086)
- 家(29553)
- 国家(29023)
- 社会科(27854)
- 社会科学(27847)
- 编号(27767)
- 成果(26927)
- 省(26903)
- 划(24910)
- 课题(24279)
- 科学基金(24098)
- 年(21582)
- 基金项目(18820)
- 规划(17421)
- 项目编号(16015)
- 重点(15317)
- 性(15239)
- 度(15218)
- 部(14907)
- 研究成果(14875)
- 大学(14668)
- 发(14503)
- 一(13645)
- 教育部(13638)
- 资助(13584)
共检索到166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振明 方光华
侯外庐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特别是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大学校长之一,面对如何办好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挑战,他提出了具有鲜明新民主主义特征的教育思想,阐明了大学在教学、科研、师资、学科和使命等方面的发展理念,论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方法,并进行了颇富创造性的探索实践,致力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开拓,取得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育成就,展现出广阔的世界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至今受到广泛赞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3月26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教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暨北京大学演讲会举行。福斯特校长发表了题为"照亮人性之美: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Illuminating One’s Bright Virtue:Higher Educafion in a Changing World)的演讲。在演讲中,福斯特校长强调:"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大学校长要坚持教育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要坚持工作、学习、研究相结合。调查研究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要敢于探索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科研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校长的教育取向对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能力训练的选择与强化、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等方面。许多著名大学的经验表明 ,教学制度、能力训练、校园文化均具有方法意义 ,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其不断创新 ,往往会收到人才培养的可喜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俊 孙钰 黄鑫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国庭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学科学者有更多管理学校的工作经历以及热衷于政治。探索形成这种奇特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可以揭示出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独特的历史群貌。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者 学科地位 教育学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关键词:
大学校长 任期 章程 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欣然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领航人、学术引导者,他们一方面承担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另一方面,感受着安身立命的环境的变化,经世致用的文化基因指引他们投身于现实的政治变革,由此产生对教育与政治的双重关怀。遗憾的是,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境使大学校长在教育与政治上的双重追求总是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由此产生了难以摆脱的困惑与身心煎熬。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政教两栖型"大学校长,其人生境遇为我们深刻解读民国大学校长的生存样态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红 张胜利
如果说同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一脉相承,具有某种潜在的一致性、相融性的话,那么就不难解释一个来自河南的年轻人何以在山西深深扎根,并取得了那么骄人的成绩。16岁考入大学,38岁成为大学校长。从38岁到44岁,张文栋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事业上重大飞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