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1)
- 2023(6924)
- 2022(5545)
- 2021(5267)
- 2020(4276)
- 2019(9931)
- 2018(9285)
- 2017(18122)
- 2016(9097)
- 2015(10510)
- 2014(10028)
- 2013(10312)
- 2012(9664)
- 2011(8943)
- 2010(8814)
- 2009(8626)
- 2008(7547)
- 2007(6334)
- 2006(5653)
- 2005(5504)
- 学科
- 济(43377)
- 经济(43345)
- 融(25992)
- 金融(25992)
- 银(23028)
- 银行(23028)
- 行(22479)
- 业(22361)
- 中国(21910)
- 管理(21531)
- 方法(19688)
- 数学(18674)
- 数学方法(18627)
- 企(17502)
- 企业(17502)
- 贸(12746)
- 贸易(12731)
- 易(12614)
- 财(11313)
- 制(11294)
- 中国金融(11262)
- 农(9988)
- 业经(8331)
- 地方(8091)
- 务(7278)
- 财务(7265)
- 财务管理(7257)
- 体(7042)
- 企业财务(6988)
- 农业(6629)
- 机构
- 大学(129838)
- 学院(127145)
- 济(70626)
- 经济(69653)
- 研究(49598)
- 中国(49595)
- 管理(45435)
- 理学(38363)
- 理学院(37984)
- 管理学(37669)
- 管理学院(37458)
- 财(31829)
- 京(27178)
- 财经(25872)
- 经济学(25870)
- 中心(24608)
- 经(23977)
- 所(23753)
- 科学(23621)
- 经济学院(23537)
- 融(23038)
- 金融(22698)
- 研究所(21501)
- 银(20246)
- 财经大学(19856)
- 银行(19601)
- 人民(18250)
- 北京(18223)
- 行(18179)
- 院(17137)
- 基金
- 项目(80971)
- 科学(65336)
- 基金(63541)
- 研究(61333)
- 家(54535)
- 国家(54184)
- 科学基金(46495)
- 社会(43690)
- 社会科(41922)
- 社会科学(41917)
- 基金项目(32088)
- 资助(27406)
- 教育(26786)
- 自然(26550)
- 省(26322)
- 自然科(26032)
- 自然科学(26027)
- 自然科学基金(25634)
- 划(23363)
- 编号(22076)
- 中国(20615)
- 国家社会(20358)
- 部(20358)
- 成果(18534)
- 重点(18498)
- 教育部(18335)
- 发(18067)
- 创(17292)
- 社科(17128)
- 人文(17053)
共检索到205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2013年6月,闽粤"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侨批"作为一个半世纪持续存在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金融与通信工具,正式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称之为"海邦剩馥""侨史敦煌"。侨批不仅帮助华侨实现了财富、情感和信息的跨国流通,而且作为早于中国现代银行产生的侨批业,更是我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先行者,蕴含着货币、信用、国际汇兑等金融业沿革的历史。侨批业逐步建立的华人跨国金融体系,连同华资银
关键词:
潮汕地区 侨批业 侨批局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小宇
通过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时变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刻画,结果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针对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反应;同时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还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的调整系数不显著,这与中国中央银行存在"惰性"和非对称偏好有关;而利率对产出缺口的调整系数显著,并符合稳定的"泰勒规则",表明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央银行更关注产出缺口的波动,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常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莉娜
我国的货币市场发端于80年代初期,经过20年的变迁,其市场规模、交易条件及结构体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站在货币市场的角度,还是站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角度,我们都会发现,我国的货币市场与发达的货币市场相比差距较大,而若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从货币市场风险、各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
货币市场 市场风险 主体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宏展 岳海峰
本文首先对中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本位的演变作了梳理和总结,接着分析了中国货币本位未能过渡到金本位的危害和原因,最后总结了相应启示。
关键词:
货币本位 演变 近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小宇
通过对泰勒规则的非线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时变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描述和刻画,结果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针对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反应;同时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还存在明显的结构转变。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名义利率对通胀缺口的调整系数不显著,这与中国中央银行存在"惰性"和非对称偏好有关;而利率对产出缺口的调整系数显著,并符合稳定的"泰勒规则",表明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央银行更关注产出缺口的波动,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常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涤非
本文以1953-2003年作为样本期,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货币需求模型,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该模型存在结构变化。经检验确认,金融创新是导致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发生结构变化的原因。由此表明,金融创新因素影响了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需求函数 稳定性 金融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郭建娜
未考虑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忽视物价稳定下金融过度繁荣累积的潜在风险。文章在通货膨胀和产出两个目标变量的基础上,将金融稳定以指数的形式加入货币政策目标中,对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泰勒规则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金融稳定和产出在货币政策中可以平稳地传导,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中的传导不平稳。(2)央行在高通胀时会增加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高通胀时产出缺口的扩大对利率的影响比低通胀时要大,利率需对通货紧缩做出更大的反应。(3)如果参照未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则调控力度会被低
关键词:
金融稳定指数 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英章 金戈
目前关于不良金融资产问题 ,人们更多是从金融风险角度来讨论不良金融资产的成因及其化解等问题 ,而对于不良金融资产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则缺乏深入研究。从宏观经济总量角度看 ,不良金融资产使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发生变异 ,相应使商业银行作为主要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强化宏观金融的调控效率 ,应充分考虑巨额不良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金融资产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利率渠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湘
论影响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金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陶湘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九五”时期将会发生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将以物价稳定为首选目标,二是货币政策调节工具将由间接调节工具体系替代直接信用控制为主的格局。在这一转变时期,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雪林 光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郭豫媚 陈伟泽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货币数量论的失效表现出新特点,高货币投放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引起应有的通货膨胀,而且与房价上涨和政府债务扩张表现出紧密联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房地产部门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的形成机理以及货币数量论恢复有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和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增强家庭和政府的货币持有意愿,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导致通货膨胀率相对降低。这表明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是导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模拟实验表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使货币数量论恢复有效,并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约0.5个百分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程诚
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我国货币对内、对外安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分析,指出在未来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货币增长减速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与隐患。劳动力增长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双放缓"带来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与经济驱动力向消费的转换导致货币供给高增长基础改变,此轮经济周期累积的局部"过度负债"问题使经济、金融系统相对脆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将通过下行周期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对经济产生加倍收缩;经济再平衡过程中,货币错配导致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减速过程中,资产泡沫的调控政策与手段要渐进与审慎,货币政策需建立灵活的资产价格应对规则,房地产等资...
关键词:
货币安全 金融加速器 资产泡沫 货币错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20世纪中期以来,王亚南和彭信威对中国货币金融制度演进逻辑与运行机制多有发现与阐发。王亚南观察到了中国货币本位的"二元结构"特征、货币制度的信任内涵,以及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性质。他特别揭示了货币形制混杂所体现的利益诉求与货币价值(银价)频变所凸显的利益格局。他发现,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出现"低货币化"现象,其根源不在"内生"机制之委靡,而在外生制度之扭曲。相比之下,彭信威对中国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的刻画与评判则投注了更多的实证精神与制度关怀。他发现了中国货币史上的"铜币跨期等重"现象,并在纸币、铜本位以及银行制度发育迟滞之间建立了有趣的内在联系;循着由货币购买力牵系出来的逻辑,彭信威还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