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6)
- 2023(6713)
- 2022(5921)
- 2021(5423)
- 2020(4923)
- 2019(11460)
- 2018(11374)
- 2017(22750)
- 2016(12709)
- 2015(13984)
- 2014(14396)
- 2013(14481)
- 2012(13786)
- 2011(12489)
- 2010(12641)
- 2009(11750)
- 2008(12024)
- 2007(11116)
- 2006(9222)
- 2005(8389)
- 学科
- 济(52329)
- 经济(52276)
- 业(33687)
- 管理(32729)
- 方法(27950)
- 企(26489)
- 企业(26489)
- 数学(25044)
- 数学方法(24780)
- 农(14306)
- 财(14245)
- 学(13489)
- 中国(12221)
- 贸(9944)
- 贸易(9944)
- 制(9913)
- 易(9659)
- 地方(9594)
- 业经(9493)
- 农业(9397)
- 务(9167)
- 财务(9148)
- 财务管理(9122)
- 企业财务(8676)
- 银(8263)
- 银行(8227)
- 和(7935)
- 融(7902)
- 金融(7899)
- 行(7775)
- 机构
- 大学(188501)
- 学院(186435)
- 济(74713)
- 经济(73043)
- 管理(68321)
- 研究(65660)
- 理学(59150)
- 理学院(58423)
- 管理学(57224)
- 管理学院(56874)
- 中国(48062)
- 科学(43747)
- 京(39962)
- 农(39870)
- 所(35739)
- 财(34428)
- 研究所(32854)
- 业大(32745)
- 农业(31856)
- 中心(30167)
- 江(28479)
- 财经(27789)
- 经(25179)
- 北京(24944)
- 范(24080)
- 师范(23781)
- 经济学(23565)
- 院(23211)
- 州(22496)
- 经济学院(21507)
- 基金
- 项目(125755)
- 科学(96931)
- 基金(90774)
- 研究(86182)
- 家(81515)
- 国家(80891)
- 科学基金(67080)
- 社会(53195)
- 社会科(50404)
- 社会科学(50386)
- 省(49437)
- 基金项目(48240)
- 自然(45354)
- 自然科(44286)
- 自然科学(44265)
- 自然科学基金(43500)
- 划(42155)
- 教育(39936)
- 资助(38274)
- 编号(34129)
- 重点(28951)
- 成果(28175)
- 部(28038)
- 发(26700)
- 创(25463)
- 科研(25084)
- 计划(25018)
- 创新(23927)
- 课题(23763)
- 性(23336)
共检索到26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山 邢世岩 唐海霞 冯殿齐
应用AFLP技术对17省市的18个侧柏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的8个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带1613条,占92.9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199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1239,Shannon's信息指数0.1949,揭示侧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中部种源遗传多样性低于南、北部种源。AMOVA分析表明侧柏种源遗传分化大,74.86%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种源内,11.12%存在区域间,14.02%存在于区域内种源间,其分布的间断性、地理隔离以及低水平基因流(Nm=1.4372)是导致其种源间分化的主要因素。应用Nei(1972)遗传距离进行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单琦 谢德金 王汉琪 周少卿 荣俊冬 何天友 郑郁善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濒危植物福建柏的7个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7个引物共扩增出2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67个,占总位点的82.67%;引物UBC849可以将24份福建柏样本完全鉴别出来;7个福建柏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7.82%~54.95%之间;群体总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21 8,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31 3,NeI指数为0.258 2,ShaNNoN指数为0.394 0;种群内平均Na指数为1.372 0,平均Ne指数为1.289 2,平均NeI指数为0.160 0,平均ShaNNoN指数为0.203 5;基因分化系数GSt为32.41%,种群间基...
关键词:
福建柏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闵豪 肖兴翠 张春花 何芝然 黄振 李佳蔓
【目的】揭示四川主要野生香椿种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香椿种质资源的保护与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筛选多态性好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16个香椿种源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通过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8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23.764个;遗传分化指数显示群体分化率为0.296 0,基因流为0.594 6;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方差分量比为22%,群体内为9%,个体间为69%;遗传多样性指数显示香椿种源群体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39 6,Shannon信息指数为0.597 1;16个种源群体的遗传一致度为0.482 2~0.987 6,遗传距离为0.037 9~0.729 5,在遗传相似性阈值为0.82处将可参试的种源群体划分为6类,其中四川香椿种源群体可分为5类。【结论】四川主要香椿种源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交流不频繁,主要变异存在于个体间,大部分种源群体间遗传一致度较高,遗传距离较小,种源群体的遗传距离与种源分布地实际距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后续的四川香椿育种工作及研究中,应重视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建立资源保护区,尽量涵盖全部的香椿种源类别,以选育适合不同生长地区的良种,为四川香椿资源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椿 群体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培 阙青敏 欧阳昆唏 李俊成 湛欣 朱芹 张俊杰 邓小梅 陈晓阳
[目的]由于过度采伐和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等原因,红椿天然林分和林木的数量日益减少。深入研究红椿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群体结构分布,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序列多态性分子标记(SRAP)对来自中国的29个种源及1个澳大利亚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各种源地选取母树30株,株距50 m以上。澳大利亚种源取自华南农业大学红椿资源收集圃。利用POPGENE1.32,NTSYSPc2.1,GEN AIEx 6.5和STRUcTRUE 2.3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聚类图构建、主坐标分析、地理隔离模式构建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24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5条多态性条带...
关键词:
红椿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范辉华 洪长胜 金国庆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11 Manglietia yuyuanensis provenances from main distribution area were analyzed 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s.A total of 108 amplified loci were detected by 9 primers,of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86.11%.A high degree of genetic dive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房超 李跃建 帅波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杨宏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来茄子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共检测出309清晰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7.2个扩增位点。.参试茄属植物种质群体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69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82份栽培种茄子材料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822,表明茄子栽培种的基因库较小,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可分成4大类,可以较好地将茄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分开,并且基本可将高级栽培种(S.melongena L.subsp.melongena)和原始栽培种(S.melongena 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荣 徐永艳 何丽莲 杨清辉 张汉尧 李富生
【目的】评价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抗逆定向遗传改良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方法】对44份甘蔗野生近缘种材料按照割手密种内、斑茅种内以及种间3个层次运用ISS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4个种间材料利用13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261条条带,其中259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9%;种间多态性依次为甘蔗属割手密种>甘蔗属斑茅种>蔗茅属蔗茅种>芒属五节茅种>金茅属金茅种>河八王属河八王种;44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为0.125~0.710,UPGMA聚类结果基本同形态学分类一致,12个斑茅种样品在0.805处聚合,斑茅和割手密在0.775处聚合,采自西藏察隅的编号A30、A32蔗茅关系密切,芒属、蔗茅属、河八王属的亲缘关系更近,与甘蔗属材料在0.73处聚合。【结论】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种质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提供了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朝明 邹桂伟 郑蓓蓓 罗相忠 潘光碧
从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2个用于大口鲇、鲇及其杂交F1代三个群体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17个位点,在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群体内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86、0.878、0.961,群体内平均遗传变异是0.112;大口鲇与杂交F1代、鲇与杂交F1代、大口鲇与鲇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731、0.615、0.423,群体间的平均遗传变异为0.888。鲇群体的遗传变异度和多态位点比例均高于大口鲇、杂交F1代。UPGMA系统树清晰反映个体间和群体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顺连 刘学文 郭照良 金宏 张继平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黄鳝资源,从40个随机引物中选取30个重复性好、扩增稳定的随机引物,应用RAPD技术对黄鳝属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印度尼西亚的穴黄鳝、中国黄鳝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15个位点,3种黄鳝种群间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57 5.DPS2003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分析显示,3种黄鳝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710 3, 相似度系数为0.289 7,表明3种黄鳝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任繁 王益奎 李文嘉 黎炎 吴永官
为了明确我国茄子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对主要来自广西及全国部分地区的54份茄子栽培种进行表形标记和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37个表形性状中,表现为多态性有33个,占89.18%;从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8条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扩增出68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5条带,多态性带58条,占85.29%;品种间两类型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04~1.00之间,总体平均数分别为0.51、0.60,表明个别品种间遗传差异很大,但群体整体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两类标记均能在欧氏距离14~15间将54个栽培种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表形标记类群的划分与...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形态标记 ISSR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蕊 周志春 金国庆 骆文坚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耀林 张燕 杨焱清 肖汉兵
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分子标记,对汉水流域大鲵(Andriasdavidianus)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的757bp的碱基序列中,有18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部碱基数的2·38%;基因突变以转换为主,有一处插入或缺失;A、T、C、G四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33·0%、20·9%、14·3%,且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样本检测到8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核苷酸变异在0·13%~1·74%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diversity)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diversity)指数分别为h=0·823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金国庆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三尖杉主要分布区16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尖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的种源基因多样性为0.3377。研究发现,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源主要来自三尖杉自然分布区的东部和偏中东部地区。由于小种群效应,以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和生境的片断化,三尖杉种源间的遗传分化较大,25.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聚类结果显示,来自东部和偏中东部、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源聚成一支。该区域和边缘分布区种源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长叶和短叶2种类型三尖杉种源间的差异。研究还表明,种源间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萍 周志春 金国庆 范辉华 胡红宝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北部种源,从而推测25°N左右的自然分布区可能是木荷的分布中心。木荷有27.1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2.8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地理种源内。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种源聚类,可将木荷分布区划分为3个种源区:北缘种源区(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中部种源区(南岭以北、浙江南部以南)和南部种源区(南岭以南),而南部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福平 朱秋劲 王文涛 蹇世舟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G、C和T等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22%、13.51%、25.82%、35.45%;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71%,其中18个转换,11个颠换;具有29种单倍型,其中有11种共享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柳源香鸡个体具有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遗传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