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7)
- 2023(16313)
- 2022(13966)
- 2021(12939)
- 2020(10850)
- 2019(24801)
- 2018(24558)
- 2017(46949)
- 2016(25986)
- 2015(28567)
- 2014(28391)
- 2013(28230)
- 2012(26334)
- 2011(24085)
- 2010(24076)
- 2009(21819)
- 2008(21336)
- 2007(18713)
- 2006(16555)
- 2005(14651)
- 学科
- 济(103613)
- 经济(103504)
- 管理(68711)
- 业(66454)
- 企(52635)
- 企业(52635)
- 方法(42616)
- 数学(36498)
- 数学方法(36076)
- 中国(29795)
- 农(29499)
- 学(26074)
- 地方(25953)
- 业经(23862)
- 财(22960)
- 农业(20207)
- 贸(19626)
- 贸易(19613)
- 易(18958)
- 制(17983)
- 环境(17396)
- 技术(16575)
- 和(16552)
- 融(16458)
- 金融(16456)
- 银(16452)
- 银行(16368)
- 理论(16083)
- 行(15738)
- 发(14657)
- 机构
- 大学(368297)
- 学院(366917)
- 济(140046)
- 管理(138729)
- 经济(136968)
- 研究(132681)
- 理学(119877)
- 理学院(118345)
- 管理学(116054)
- 管理学院(115413)
- 中国(97219)
- 科学(88133)
- 京(80660)
- 农(72887)
- 所(70041)
- 研究所(64439)
- 业大(62290)
- 财(62173)
- 中心(58541)
- 农业(57573)
- 江(54472)
- 北京(51301)
- 范(50534)
- 师范(49899)
- 财经(49772)
- 院(48137)
- 经(45276)
- 州(44329)
- 省(41113)
- 经济学(40836)
- 基金
- 项目(255334)
- 科学(197711)
- 基金(182571)
- 研究(178921)
- 家(163586)
- 国家(162209)
- 科学基金(135995)
- 社会(109935)
- 社会科(103968)
- 社会科学(103941)
- 省(100845)
- 基金项目(97653)
- 自然(91635)
- 自然科(89420)
- 自然科学(89390)
- 自然科学基金(87755)
- 划(86402)
- 教育(81043)
- 资助(74819)
- 编号(71925)
- 重点(58348)
- 发(58004)
- 成果(57808)
- 部(54471)
- 创(52669)
- 课题(50640)
- 计划(49738)
- 科研(49536)
- 创新(49230)
- 大学(45622)
- 期刊
- 济(156857)
- 经济(156857)
- 研究(105743)
- 中国(72565)
- 学报(70271)
- 农(66521)
- 科学(61660)
- 大学(51070)
- 管理(50066)
- 学学(48385)
- 农业(45964)
- 财(44258)
- 教育(40990)
- 融(31767)
- 金融(31767)
- 技术(29676)
- 业经(27383)
- 经济研究(24824)
- 业(23740)
- 财经(23467)
- 问题(20634)
- 经(19996)
- 科技(19962)
- 图书(19430)
- 版(19115)
- 业大(19050)
- 资源(18150)
- 理论(17018)
- 技术经济(16918)
- 商业(16535)
共检索到54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娟 王成 彭镇华 徐程扬 郄光发
采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对侧柏春季释放的挥发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采集,同时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仪测定其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分析了侧柏春季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侧柏挥发物成分包括9类106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是萜烯类化合物。对人体有益的有机挥发物包括萜烯类化合物、癸醛和乙酸乙酯,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包括三氯甲烷、笨和甲苯;(2)春季侧柏总挥发物(TVOCs)浓度日变化曲线呈"三峰两谷"型,5:00、13:00、19:00呈现高峰,凌晨23:00—1:00、下午17:00呈现低谷,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关键词:
侧柏 有机挥发物 日变化 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伟伟 王成 郄光发 郭二果
The research adopts open sampling method and TCT-GC/MS(Thermo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 apparatu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with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mpound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洋 冯永忠 王得祥 吕迪
【目的】探究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油松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建生态保健型城市森林和人们合理选择游憩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7月上、中、下旬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连续3d在08:30,10:00,11:30,13:00,14:30,16:00和17:30,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采集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油松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鉴定,分析其日变化动态;同时利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并记录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分析油松总挥发物(TVOC)含量与上述光合生理指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油松挥发物成分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英 王成 郄光发 董建华 蒋继宏
采用旷场试验,连续6天观察分析昆明种小白鼠经不同浓度侧柏枝叶挥发气味环境处理后行为指标的变化,研究侧柏枝叶挥发物对小白鼠自发行为的影响,以评价侧柏挥发物的保健功能。结果表明:1)处理组小白鼠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路程大于对照组,且与浓度的大小呈正相关,表明侧柏挥发物有助于提高小白鼠的兴奋性。2)中央格运动总路程、中央格运动时间、站立次数等3项指标呈现阶段性变化,在适应阶段处理组的探究能力大于对照组,熟悉环境阶段则差异不明显,但处理组指标数值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表明侧柏挥发物在增加小鼠认知能力,提高记忆能力方面起到有利的作用。3)处理组和对照组小白鼠体质量变化相同,但处理组小白鼠的粪便粒数始终比...
关键词:
侧柏 挥发物 小白鼠 自发行为 旷场试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胜青 雷静品 胡永建 李良俊 邬江辉
为今后VOCs在林木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抗虫机理及森林生态恢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树木VOCs释放的主要类型及VOCs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树木挥发物(VOCs)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昆虫定位和自身防御双重作用,主要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其他活性物质等,其释放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VOCs对植食性昆虫具有吸引、趋避以及吸引天敌等方面作用;特异性VOCs的鉴定与分离比较困难,还需从分子水平发掘树木VOCs中具有防御作用的关键组分。通过VOCs这个桥梁,对新的预防和控制虫害方法以及抗虫树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挥发物 抗虫 引诱 趋避 树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月琴 骆有庆
为了研究双条杉天牛对侧柏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该文采用TCT-GC-MS方法,对活体健康和衰弱侧柏在正常和刻伤条件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及其挥发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挥发性物质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健康侧柏和衰弱侧柏枝条的挥发物组分和释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不同;而无论是健康还是衰弱的侧柏枝条,经刻伤后,其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和释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都有所改变.
关键词:
侧柏枝条 挥发性物质 释放速率 日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艳玲 杨晓婷 李新岗 高文海
【目的】损伤挥发物信号能够诱导植物增强对害虫防御的反应,探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绿叶挥发物GLVs、茉莉酸甲酯诱导挥发物MeJA-VOCs和虫害植物挥发物HIPVs)是否对邻近枣树具有激发作用。【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3种损伤挥发物信号(GLVs、MeJA-VOCs和HIPVs)对枣树蛋白酶抑制剂(PI)、多酚氧化酶(PPO)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并用GC-MS分析健康枣树、剪叶枣树和虫害枣树挥发物的差异。【结果】3种损伤信号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同株)邻近枝或邻近株PI、PPO和LOX活性,表明损伤信号激起了临近枣树的防御反应,启动了枣树的十八烷信号途径。GLVs处理枣树的防御反应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田 赵文飞 马履一
利用树干边材液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对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树干秋季不同高度、不同方位、不同径阶边材液流及相关环境因子日周期变化动态进行连续观测,对环境因子与边材液流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立木,树干上位边材液流启动早,上升快,到达峰值后随即急剧下降;树干下位边材液流启动时间明显推迟,且上升和下降缓慢;二者之间最大液流速率相差2倍以上。树干不同方位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进程有差异,其中南侧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很低,北侧、西侧和东侧3个方位液流速率较高,边材液流速率与测定部位的边材宽度和冠幅关系不明确。单株树干边材液流速率与树干冠幅、树干直径和边材面积相关不显著,但液流通量随直径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沈佐锐 金幼菊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 ,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 2 5种 .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 ,主要为 3种成分 (S) (+) 3 蒈烯、(R) (- ) α 蒎烯和 (S) (- ) β 蒎烯 ,占萜烯类总量 96 %以上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 1,4 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 .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油松 萜烯 挥发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 金幼菊 周金星 李文彬
采用改进的便携式循环收集装置,直接捕集无损伤天然活体绿化植物珍珠梅的挥发成分,进行热脱附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TCT GC MS)分析,鉴定出不同季节的挥发成分差异,并结合相关的人体脑波测试实验总体结果及挥发成分中的刺激性、毒害性物质评价,指出珍珠梅对于林业人类工效学中绿色嗅觉环境建设的慎用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继宏 李晓储 高雪芹 高甜惠 陈凤美 冯友建 黄利斌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侧柏叶、种皮和种子分别为8,31和21个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侧柏叶含量最高的是α,,α4,8-四甲基-3,7环癸二烯-1-甲醇和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7.213%和26.193%,种皮和种子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都是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8.277%和26.91...
关键词:
侧柏 挥发油 雪松醇 抗肿瘤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增辉 沈应柏 王宁宁 王金凤 周艳超 张志毅
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分别与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和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混合的4种挥发物熏蒸合作杨叶片,检测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种混合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和PAL活性都有明显的升高,并且2种挥发物混合的诱导效果要高于单独一种挥发物,但不仅仅是每一种挥发物诱导效果的相加之和。从诱导酶活增加的效果来看,在这4种混合挥发物中,MeJA+cis-hexenal的诱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凌 闫大琦 毛云玲 祁荣频 胡光辉 闫争亮
测定了楚雄腮扁叶蜂雄蜂、抱卵雌蜂对云南松针叶粗提物、卵和针叶混合粗提物、已产卵雌蜂的趋向反应.结果显示,楚雄腮扁叶蜂抱卵雌蜂对这3种气味均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与针叶粗提物相比,抱卵雌蜂对卵和针叶混合粗提物趋向反应更明显.雄蜂对针叶粗提物有明显趋性,但对卵和针叶混合粗提物、已产卵雌蜂均无趋向反应.野外调查表明,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在云南松上的产卵数明显高于云南油杉;对松针针叶营养物的测定表明,云南松氨基酸含量比云南油杉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岗 刘惠霞 刘拉平 马养民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
关键词:
松果梢斑螟 寄主选择 植物挥发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富平 周帅 马楠 张汝民 高岩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金桂Osmanthus fragrans‘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Odoratus’,丹桂O.fragrans‘Aurantiacus’和四季桂O.fragrans‘Sem-perflorens’叶片挥发物(VOC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采用自然沉降法,调查了4个桂花品种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金桂叶片VOCs中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四季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