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7)
2023(1935)
2022(1710)
2021(1662)
2020(1465)
2019(3157)
2018(3295)
2017(6278)
2016(3786)
2015(3666)
2014(3588)
2013(3546)
2012(3627)
2011(3436)
2010(3554)
2009(3245)
2008(3450)
2007(3139)
2006(2820)
2005(2537)
作者
(13982)
(11730)
(11639)
(10932)
(7700)
(5796)
(5121)
(4660)
(4532)
(4410)
(4270)
(4128)
(4056)
(4053)
(3886)
(3749)
(3647)
(3575)
(3506)
(3421)
(3198)
(3197)
(3153)
(2856)
(2747)
(2626)
(2617)
(2615)
(2550)
(2549)
学科
(10427)
经济(10411)
(6310)
管理(6198)
(6095)
(4725)
企业(4725)
方法(4412)
数学(3610)
数学方法(3497)
(3257)
中国(2495)
(2295)
(2274)
理论(2185)
业经(2177)
农业(2150)
及其(2068)
(1997)
生物(1894)
(1883)
金融(1881)
(1850)
(1777)
贸易(1777)
(1765)
环境(1765)
(1762)
水产(1750)
(1746)
机构
大学(56509)
学院(54746)
研究(24661)
科学(20698)
(19652)
中国(16008)
农业(15856)
(15505)
(15127)
经济(15117)
业大(14500)
研究所(14399)
管理(14169)
(12935)
理学(12541)
理学院(12219)
管理学(11583)
管理学院(11511)
农业大学(10479)
(10194)
中心(9969)
实验(9601)
实验室(9289)
(9201)
(9146)
(8900)
重点(8858)
(8461)
科学院(8232)
技术(8175)
基金
项目(40865)
科学(29777)
基金(28696)
(28589)
国家(28368)
研究(22613)
科学基金(21740)
自然(16917)
(16879)
自然科(16522)
自然科学(16506)
自然科学基金(16212)
基金项目(15088)
(14887)
资助(12255)
社会(12164)
社会科(11390)
社会科学(11384)
科技(10853)
计划(10811)
教育(10714)
重点(10231)
(8761)
科研(8512)
(8436)
专项(8389)
(8179)
(8017)
创新(7823)
(7770)
期刊
学报(20662)
(18045)
(17156)
经济(17156)
科学(15454)
大学(14391)
学学(13987)
研究(12887)
农业(12241)
中国(10485)
业大(7133)
(6035)
农业大学(5891)
(5656)
教育(5525)
林业(5267)
(5088)
管理(4887)
自然(4369)
科技(3808)
自然科(3799)
自然科学(3799)
中国农业(3539)
技术(3264)
(3257)
金融(3257)
农林(3195)
(3195)
科技大(3008)
科技大学(3008)
共检索到7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明  牛晶  徐有明  魏晋虎  王向明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雪峰  林文雄  林金国  关鑫  李吉庆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建柏心材6种试剂(蒸馏水、甲醇、三氯甲烷、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生长抑制的影响,以探究建柏心材的抗腐能力.结果表明:蒸馏水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无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EC50最低,为0.409 g·L-1,当含量为1.000 0 g·L-1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64.61%,显示丙酮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的抑菌能力最强.除了蒸馏水外,5种试剂提取物都对密粘褶菌有抑菌效果,其中以甲醇提取物的EC50最低,为0.283 g·L-1,当含量为0.500 0 g·L-1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64.03%,显示甲醇提取物对密粘褶菌的抑菌能力最强.此研究结果为建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继宏  李晓储  高雪芹  高甜惠  陈凤美  冯友建  黄利斌  
用A lam ar b lue法对提取的侧柏叶、种皮及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抗人肺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对肺癌细胞NC I-H460有明显抑制率,分别为86.24%、47.80%和97.73%。其中以叶挥发油和种子挥发油最高。采用气-质联用法对侧柏叶、种皮和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含有的挥发物质种类侧柏叶、种皮和种子分别为8,31和21个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侧柏叶含量最高的是α,,α4,8-四甲基-3,7环癸二烯-1-甲醇和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7.213%和26.193%,种皮和种子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都是雪松醇,分别占总挥发油的28.277%和26.9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项林平  柴卫利  王珏  郑雅雯  唐光辉  吕林  王敦  
【目的】探讨僵蚕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比较所得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解析和深入研究僵蚕的抑菌药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僵蚕为材料,以体积分数95%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中药僵蚕的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煎煮法、冷浸法)进行平行比较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探讨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体积分数95%乙醇、甲醇和水7种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采用比色法、纸片扩散试验和肉汤倍比稀释法研究所得僵蚕活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结果】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声波法提取时的浸膏得率最高。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时,7种提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海忠  孙永林  廖雪义  王海燕  
本实验采用醇浸法对香樟籽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获得了无水乙醇提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其主要成分,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室内测定了该提取物对黑曲霉,绿色木霉,酵母菌,木质层孔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①香樟籽无水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樟脑(39.5%)、芳樟醇(12.99%)、石竹烯(9.1%)、月桂酸乙酯(6.51%)、(王古)(王巴)烯(4.93%)、丁子香酚二甲醚(4.75%)、黄樟脑(3.09%)、异喇叭烯(2.82%)、γ-愈创木烯(2.81%)、γ-榄香烯(2.66%)、γ-衣兰油烯(2.41%)等18种化合物。②以提取物对供试菌菌丝生长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华田  赵文飞  马履一  
利用树干边材液流探针(TDP)和微型自动气象站对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树干秋季不同高度、不同方位、不同径阶边材液流及相关环境因子日周期变化动态进行连续观测,对环境因子与边材液流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立木,树干上位边材液流启动早,上升快,到达峰值后随即急剧下降;树干下位边材液流启动时间明显推迟,且上升和下降缓慢;二者之间最大液流速率相差2倍以上。树干不同方位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进程有差异,其中南侧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很低,北侧、西侧和东侧3个方位液流速率较高,边材液流速率与测定部位的边材宽度和冠幅关系不明确。单株树干边材液流速率与树干冠幅、树干直径和边材面积相关不显著,但液流通量随直径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大军  宋丹丹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3种曲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3种曲霉多糖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曲霉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青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曲霉的MIC值分别为金黄葡萄球菌6.0 mg/mL,大肠杆菌3.0 mg/mL,沙门氏菌12.0 mg/mL,青霉6.0 mg/mL;黑曲霉的MIC值分别为金黄葡萄球菌1.5 mg/mL,大肠杆菌3.0 mg/mL,沙门氏菌6.0 mg/mL,青霉6.0 mg/mL;米曲霉的MIC值分别为金黄葡萄球菌6.0 mg/mL,大肠杆菌3.0 mg/mL,沙门氏菌12.0 mg/mL,青霉12.0 mg/mL;对根霉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云  余志义  崔文华  张新刚  全鑫  孙秋  侯太平  
【目的】研究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从高山绣线菊中分离纯化新的抗真菌化合物。【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ea)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为供试菌种,进行生物活性导向的创新农药筛选。将高山绣线菊叶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进行萃取,选择较高抑菌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大柱粗分、小柱细分,得到一种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高分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1H-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淑艳  呼世斌  吴焕利  唐艳  刘娟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宾宾  徐国祺  王立海  
研究了牛蒡叶中抑制木腐菌活性成分的快速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对木材腐朽菌的抑制性能。在以彩绒革盖菌为提取物抑菌效果指示菌的提取预实验以及以提取率为指标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牛蒡叶中活性成分进行优化提取,确定最优提取方式和对木材腐朽菌(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的抑制能力,并通过Accela U-HPLC高速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和鉴定优化条件下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在预实验中,酸性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其他方式;经过响应曲面四因素三水平优化后,在液料比30 m L/g、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道平  潘卫东  
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SPME/GC/MS)测定黔产侧柏叶香味成分。采用70μm PDMS的萃取纤维头,在50℃下对2 g新鲜样品顶空萃取20 min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9.74%。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样品量小等特点,适用于侧柏叶香味成分的快速测定,是对柏树生长状况进行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杨杰  胡玉田  
行为试验发现侧柏饵木对双条杉天牛有很强的引诱作用。采用顶空吸附采样方法林间采集侧柏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经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侧柏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脂肪族的绿叶成分和单萜烯组成。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汽蒸馏采集侧柏韧皮成分,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由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其衍生物组成,两种采样方法的采样效果有一定的差异。触角电位研究表明,双条杉天牛触角对挥发性绿叶成分正戊醇、正己醇、2 乙基1 己醇和1 辛烯3 醇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对醛类化合物触角电位反应较弱;对单萜烯类化合物香桧烯、侧柏醇和(-) 柠檬烯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双条杉天牛对小蠹虫的信息素都有很强的触角电位反应,特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伟伟  王成  郄光发  郭二果  
The research adopts open sampling method and TCT-GC/MS(Thermo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y) apparatu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with the intention of researching the compound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英姿  王平  袁园  韦熹苑  裴刚  何桂霞  
Effects of bacteriostasis of the Neutral Lipophilic Components in Zanthoxylum dissitum were studied. The neutral lipophilic extract was fractionated through SiO_2 column and th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1H-NMR,~ 13 C-NMR and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ion exhibited strong bacteriostas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