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2)
2023(2980)
2022(2605)
2021(2412)
2020(2186)
2019(4938)
2018(4832)
2017(9371)
2016(5446)
2015(5713)
2014(5573)
2013(5801)
2012(5773)
2011(5205)
2010(5491)
2009(4872)
2008(4966)
2007(4541)
2006(4086)
2005(3803)
作者
(19370)
(16086)
(16009)
(15193)
(10547)
(8055)
(7199)
(6392)
(6378)
(5888)
(5774)
(5600)
(5499)
(5474)
(5436)
(5185)
(5076)
(4952)
(4820)
(4782)
(4413)
(4268)
(4165)
(3829)
(3766)
(3701)
(3678)
(3587)
(3516)
(3499)
学科
(16557)
经济(16526)
管理(9731)
(9188)
(7522)
(7210)
企业(7210)
方法(6963)
教育(6273)
数学(5848)
数学方法(5729)
(5518)
中国(4844)
研究(4524)
(4402)
(4206)
(4160)
理论(3653)
研究生(3555)
(3395)
制度(3386)
(3264)
金融(3262)
业经(3248)
(3242)
贸易(3240)
地方(3182)
(3156)
农业(2846)
(2833)
机构
大学(79262)
学院(74917)
研究(36499)
(25590)
科学(25520)
经济(24741)
中国(23662)
(23358)
管理(21336)
(21063)
研究所(19446)
(19415)
农业(18824)
理学(17745)
业大(17607)
理学院(17426)
管理学(16800)
管理学院(16689)
中心(14589)
(14018)
(13844)
(13263)
北京(12793)
(12386)
农业大学(12109)
(11693)
技术(10924)
研究院(10723)
实验(10700)
科学院(10651)
基金
项目(52684)
科学(38038)
基金(35654)
(35411)
国家(35141)
研究(32324)
科学基金(26594)
(21413)
自然(20021)
自然科(19511)
自然科学(19494)
(19308)
自然科学基金(19139)
基金项目(18056)
社会(17045)
资助(16262)
教育(16036)
社会科(15910)
社会科学(15903)
重点(13288)
计划(13108)
科技(12960)
编号(11834)
(11605)
(11074)
科研(11024)
(10711)
课题(10588)
成果(10416)
专项(10298)
期刊
(30278)
经济(30278)
研究(25118)
学报(23265)
中国(21433)
(20608)
科学(17873)
大学(16425)
学学(15559)
农业(13968)
教育(13794)
管理(8500)
(8462)
(7927)
业大(7436)
(6996)
林业(6953)
(5993)
金融(5993)
农业大学(5878)
技术(5527)
(5450)
经济研究(4825)
科技(4551)
财经(4375)
自然(3960)
中国农业(3938)
(3817)
(3760)
卫生(3760)
共检索到12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常健  孙佳成  陈炜  纪敬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比较侧柏古树实生树和嫁接树的插穗内源激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木质化程度和形态解剖学的区别,为侧柏古树扦插生根过程中取材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2000年和5000年生侧柏的实生树(S5-2000、S5-5000)和嫁接树(G2-S3-2000、G2-S3-5000)的插穗为材料,扦插前取插穗基部韧皮部,利用HPLC法测定激素IAA、GA_3、ABA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切片观察基部木质化程度;并在扦插4个月后观察其根原基发生情况。【结果】扦插前IAA含量在2种实生树中显著高于相应的嫁接树,GA_3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但ABA含量仅在S5-5000中明显高于G2-S3-5000;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未见明显差异;实生树和嫁接树插穗木质化程度未存在差异,也均未见潜伏根原基。扦插4个月后,生根率统计发现实生的S5-2000和S5-5000的分别为10.0%和8.3%,而G2-S3-2000和G2-S3-5000的则均未见生根;嫁接树插穗基部未见不定根原基,而实生树中则有不定根原基形成,起源于形成层和木质部。【结论】通过侧柏古树嫁接的方法可以为古树扦插研究提供充足的材料。其嫁接一代保留了其难生根的特点。侧柏不定根发生属于诱导根原基生根类型,千年以上侧柏插穗基部未见根原基形成。古树高龄遗传背景可能导致嫁接树内源IAA含量较低,影响根原基的诱导,而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不是古树扦插较难生根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荷   贾瑞瑞   付钰   祝艳艳   王良桂   杨秀莲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砧穗组合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楸树嫁接砧穗组合的选择及亲和性、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林1号’、‘洛楸’、‘苏楸1号’为接穗,梓树、滇楸为砧木进行嫁接,测定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嫁接组合。【结果】1)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76.91%,滇楸/‘苏楸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32.05%。2)各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嫁接5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在嫁接4个月后达到最大值。3)在整个测量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穗的嫁接组合外,滇砧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脱落酸(ABA)含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大于梓砧嫁接组合。4) 6个砧穗组合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滇楸/‘南林1号’>梓树/‘南林1号’>梓树/‘苏楸1号’>滇楸/‘洛楸’>梓树/‘洛楸’>滇楸/‘苏楸1号’。【结论】滇楸适合作为‘南林1号’和‘洛楸’的砧木,梓树适合作为‘苏楸1号’的砧木。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综合表现最佳,滇楸/‘苏楸1号‘综合表现最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楸树嫁接植株亲和性和生长状况的主要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一  蒋丽娟  
对5种不同无性系光皮树实生苗、嫁接苗的生长量,根皮率与枝皮率及叶片解剖结构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实生苗的形态结构与嫁接苗的形态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生苗与嫁接苗的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嫁接苗的根皮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无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群   苏淑钗   白倩   蒋晓辉   张煜   房硕   张明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接穗类型对黄连木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以及雌雄同株嫁接树的性别表现和结实特性。【方法】以自然散生6年生黄连木幼树和2年生黄连木实生幼苗为砧木,分别选取8株雌雄同株采穗母树和25份不同种源的黄连木枝条作为接穗,采用枝接和芽接进行嫁接,统计分析黄连木嫁接成活率、嫁接前后接穗的性别表现和嫁接树果实性状等指标。【结果】(1)嫁接方法和接穗材料的类型对黄连木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枝接平均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芽接;且浙江西湖接穗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最高,显著高于河北邢台、云南观音山、山东泰山等13个种源,云南观音山接穗的平均嫁接成活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种源;除Pcb3-19、Pcb1-2外,Pcb3-18和Pcb1-3显著高于其他嫁接类型的平均嫁接成活率。(2)雌雄同株嫁接树当年生枝的性别类型与其嫁接前的接穗类型不完全相同,表明雌雄同株嫁接树性别存在不稳定性。(3)在单株水平上,雌雄同株嫁接树的果实性状优于雌雄同株实生树,雌雄同株嫁接树优株的雌花果实性状优于两性花果实。【结论】在单株水平上,雌雄同株嫁接树的雌花果实性状最优。嫁接时采用枝接,接穗选择雌雄同株的雌花枝,可提高雌雄同株黄连木的嫁接成活率和提升果实性状。本研究为快速繁育雌雄同株黄连木并提升其果实性状的嫁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习政   陈霞   苏文娟   张运煜   王毓曼   谢荟清   陈尚钘   刘娟  
【目的】通过分析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中嫁接口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变化过程,明确山苍子芽接愈合过程的机制,对山苍子良种嫁接苗木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山苍子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以采穗圃优树1年生枝为穗条,采用嵌芽接嫁接技术,于芽接后不同时期取嫁接结合部位组织进行解剖结构的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并测定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生理酶指标活性。【结果】山苍子嫁接愈合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隔离层形成期(嫁接后0~5 d)、愈伤组织形成与连接期(嫁接后6~16 d)、形成层连接期(嫁接后17~25 d)和维管组织分化形成期(嫁接后26~35 d)。在嫁接后初期,嫁接口的砧木切口面先后出现隔离层和愈伤组织,嫁接后17~25 d,砧穗间形成愈伤组织桥,且形成层相互连接,构成形成层环带;嫁接后26~35 d嫁接口处分化出维管组织,且砧穗紧密连接。各生理指标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嫁接后第15天,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POD、CAT均上升到峰值水平,随后5 d,可溶性糖和SOD出现峰值,此时PPO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山苍子在嫁接后第35天基本完成愈合,且愈伤组织形成与连接末期、形成层连接初期(嫁接后第15~20天)是山苍子嫁接成活的关键时期。在隔离层形成期,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即时调控活性氧水平;在嫁接愈合后期(嫁接后30~35 d),POD、CAT与PAL共同参与砧穗切口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与木质化过程。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姚侠妹  
端粒与寿命、衰老关系密切;而端粒相关蛋白调控端粒酶活性,从而影响端粒长度。然而,端粒或其相关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长寿、抗逆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20、500、1 000和1 700年树龄叶片进行RNA-seq分析,发掘PoWHY1、PoKub3和PoTRF1等端粒相关基因;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技术,研究侧柏幼苗在NaCl、H2O2、ABA胁迫处理下,这些端粒相关基因的响应模式变化;并在侧柏古树(500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宗骥  董大颖  郑然  王敏增  王奇峰  关文彬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区的侧柏古树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3种林型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5种,隶属8目27科,留鸟28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5种,旅鸟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44种(占67.69%),东洋界鸟类9种(占13.85%),广布种12种(占18.46%);优势种为大山雀、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红嘴蓝鹊。调查结果显示:3种林型鸟类种类、数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落叶阔叶林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而侧柏古树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中英  王艺  童德中  
果树的微型嫁接山西农业大学王中英王艺童德中从50年代杜林博斯(DorenbosJ.1954)利用常春藤最先应用茎尖嫁接技术以来,微型嫁接技术获得飞速的发展。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以色列、日本和中国先后相继在柑橘、苹果、桃、樱桃、杏、李、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丽  熊欢  彭小博  邹锋  袁德义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桂英  吕士行  
以杨树新无性系NL-80l06、NL-80121和NL-80351为材料,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扦插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性系NL-80106的生根能力较NL-80121和NL-80351强;插穗的不定根原基在母株生长早期形成,起源于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原基的数量随着苗高的增长而增多;但插穗的生根能力与不定根原基的数量关系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淑苓  贾敬贤  王斐  欧春青  王志刚  宣利利  程飞飞  马力  
【目的】比较S2、82-5和PDR54这3个梨中间砧木对嫁接树的矮化效应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梨矮化栽培中间砧木的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杜梨作基砧,S2、82-5、PDR54作中间砧(设3个砧段长度),分别嫁接不同品种的接穗,测定分析嫁接树的生长量等指标。【结果】S2、82-5和PDR54这3个中间砧木均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其矮化效应随着砧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强,但不是等比例增强,其中以10cm砧段的矮化效果最强。3个砧木对嫁接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S2、82-5作中间砧的嫁接树叶片中,N、Ca、Mg、Fe含量均表现升高的趋势,其中Fe含量分别升高了66.5%和53.6%;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其强  李慧娥  张艳福  郑维列  
设置5种浓度(0、50、100、200、300 mg·L-1)ABT溶液和浸泡时间处理藏柏和巨柏插穗开展扦插试验,探讨其对西藏2种柏树插穗生根的影响。通过测定插穗切口愈合率、膨大率、腐烂率和根系发育等指标,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藏柏和巨柏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1的ABT溶液中浸泡插穗3 h对藏柏和巨柏插穗愈伤组织和根系发育状况最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盼飞  任亚超  张军  王进茂  杨敏生  
【目的】研究经历多年生长和对复杂自然环境适应后,嫁接的8年生转基因741杨中外源Bt基因是否稳定存在及表达,探索成年树木Bt毒蛋白的运输部位、运输量、运输的方向性和积累等规律。【方法】利用转Bt Cry1AC基因741杨与未转基因741杨互为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在自然条件下生长8年后,对2种不同嫁接方式杨树砧木和接穗的Bt Cry1AC基因进行PCr检测和验证,利用ELISA技术对成年嫁接杨树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进行毒蛋白含量检测。【结果】Bt Cry1AC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PB29/741嫁接杨中接穗部分和741/PB29嫁接杨中砧木部分均扩增出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其余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会  吴丽娟  张友焱  党宏忠  武晓莉  周泽福  刘志仁  张猛  
杨树具有易繁殖、生长快、成林早、轮伐期短、木材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和防护功能强等优点,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营林树种。目前,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达到742 hm2,占整个人工林面积的13%[1]。初期杨树成活率、保存率高,绿化效果好,但中后期林分抗逆性降低、自然枯死率增加,因此,需要对杨树林进行适时更新以达到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目的。我国杨树更新造林的常用方法是植苗造林更新,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龙  张日清  汪灵丹  金晓玲  苏烜  
为更快更高效地对优良榉树进行无性繁殖,选择GGR作为生根剂处理榉树嫩枝,研究GGR的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插穗粗度及扦插时间对榉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00 mg L-1的GGR生根剂浸泡插穗17 h可获得最佳的生根效果,其生根率为72.5%;对所有插穗的直径进行测定和记录,发现直径较粗的插穗更容易生根;扦插时间在5月上旬最好,榉树嫩枝扦插的要点为插穗的选择、保水保湿和防菌防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