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2)
2023(3423)
2022(2933)
2021(2746)
2020(2408)
2019(5572)
2018(5315)
2017(10456)
2016(5580)
2015(5675)
2014(5595)
2013(5540)
2012(5053)
2011(4681)
2010(4603)
2009(4308)
2008(4363)
2007(3872)
2006(3408)
2005(2972)
作者
(17165)
(14354)
(14264)
(13601)
(8983)
(6854)
(6601)
(5658)
(5433)
(5095)
(5029)
(4848)
(4845)
(4788)
(4667)
(4330)
(4273)
(4271)
(4163)
(4071)
(3788)
(3639)
(3540)
(3378)
(3241)
(3134)
(3074)
(3019)
(3013)
(2976)
学科
(25573)
经济(25560)
(14617)
管理(14593)
(12945)
企业(12945)
方法(12190)
数学(10831)
数学方法(10699)
(6957)
(6335)
中国(6201)
地方(5892)
业经(5642)
(5305)
(5301)
结构(5283)
产业(4978)
(4248)
(3952)
财务(3943)
财务管理(3937)
企业财务(3842)
(3799)
贸易(3797)
体制(3751)
理论(3702)
(3640)
农业(3505)
地方经济(3487)
机构
大学(79475)
学院(78829)
(31677)
经济(31065)
管理(29365)
研究(29007)
理学(25972)
理学院(25609)
管理学(24979)
管理学院(24844)
中国(20780)
科学(19897)
(17442)
(15680)
(15205)
研究所(14625)
业大(14531)
(13905)
中心(12025)
(11825)
(11575)
农业(11517)
北京(11355)
财经(11295)
(10312)
(10306)
师范(10130)
经济学(9758)
(9734)
研究院(9469)
基金
项目(57099)
科学(44586)
基金(41316)
研究(38141)
(38042)
国家(37765)
科学基金(31494)
社会(23973)
(22855)
社会科(22821)
社会科学(22813)
基金项目(21912)
自然(21598)
自然科(21079)
自然科学(21071)
自然科学基金(20732)
(19257)
教育(17603)
资助(17524)
编号(13748)
重点(13510)
(12521)
(12054)
(11503)
计划(11501)
科研(11375)
创新(10822)
科技(10582)
课题(10452)
成果(10375)
期刊
(33977)
经济(33977)
研究(21320)
学报(16648)
科学(15072)
中国(13795)
大学(12601)
学学(12252)
(11892)
管理(11021)
(10302)
林业(8064)
农业(7752)
教育(6777)
技术(6752)
业经(6681)
经济研究(5736)
财经(5612)
(5292)
金融(5292)
问题(4996)
(4902)
科技(4759)
业大(4568)
统计(4377)
(4231)
(4216)
(4036)
商业(3997)
技术经济(3973)
共检索到11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  李金航  徐程扬  
【目的】色彩是森林景观中最易影响感官的信息要素,也是衡量景观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林分结构是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通过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的耦合关系,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林分结构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程度,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结果】(1) 4个因子对林分结构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林内空间因子>植被生长因子>林木高度因子>林内竞争因子。(2)林分结构与景观色彩斑块的耦合关联度为0. 6,属弱协调程度。其中,相关关系耦合度较大的指标包括:林内空间因子与色彩最大斑块比例(LPI)和斑块色彩多样性(SHDI)、植被生长因子与色彩斑块分离度(SPL)和色彩对比度(CPC)、林木高度因子与SHDI、SPL和CPC、林内竞争因子与色彩斑块亮度(CPB)。(3)植被生长仅在中低水平上对LPI有显著影响;林下相对高度仅在较高水平时对CPB和CPC有显著影响;而林内竞争程度在中低水平上对CPB和CPC有显著影响,在较高水平上对SPL有显著影响。【结论】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色彩斑块与林分结构属中等关联程度,林分结构因子对色彩斑块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林分结构因子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同一林分结构因子在不同水平上所影响的色彩斑块指标以及对色彩斑块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两者间存在相对复杂的耦合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斌  彭立群  李乐  徐程扬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分析美景度等级和14个斑块指数的关系,利用简相关法筛选出对美景度影响大的SPLIT、SHDI、DIV、SIEI、ACOV和LPI 6个指数,研究表明:随着美景度等级的降低,DIV、SIEI、ACOV和LPI呈曲线变化趋势;SPLIT、SHDI呈线性增大的变化趋势。依据6个指标,利用聚类方法将侧柏人工林分为4种类型。以指数为自变量分别构建了线性和非线性美景度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拟合精度高于线性模型,所以选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指数与美景度间的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准生  孙长忠  赵明扬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于2013~2014年冬季对北京九龙山侧柏人工林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数据采集,进而分析不同结构类型(郁闭度、枝下高)侧柏林的温、湿度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日差值呈现的规律为:1号(郁闭度0.3~0.4,枝下高1/2)>2号(郁闭度0.3~0.4,1/3枝下高)>3号(郁闭度0.5~0.6,1/2枝下高)>4号(郁闭度0.5~0.6,1/3枝下高)>5号(郁闭度0.7~0.8,1/2枝下高)>6号(郁闭度0.7~0.8,1/3枝下高),平均最低温则相反。(2)温度日差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条件下差异显著,多重t检验结果显示除1号样地和2号样地以及5号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锐  李际平  高宇  陈磊  张利利  
以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选择节点数不同的10个网络,依次对网络进行攻击,利用最大子网节点数与移除比例做回归分析,得每个网络的崩溃阈值。利用网络节点数与网络的崩溃阈值构建与节点数相关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巨型网络-1到微型网络-2的崩溃阈值依次为0.325 9,0.310 1,0.283 4,0.273 0,0.2484,0.215 9,0.194 5,0.196 2,0.158 3,0.157 4,呈递减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涛  李际平  袁晓红  赵春燕  曹小玉  李锐  陈磊  
森林斑块间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生态过程,斑块间通过物质与能量的流动耦合维持总体可持续形态,形成"斑块耦合体"。将一定范围内的林分集合(斑块耦合体)作为空间整体,把它看作由处于不同空间的流动镶嵌体,从林分上升到景观层次。把斑块作为空间功能单元,抽象成网络中的节点,斑块间相邻的公共边抽象成网络中的边,构造由若干节点和边组成的"斑块耦合网络"作为"斑块耦合体"的骨架,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具有结构特性。为揭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的复杂特性,本文从常德市桃源县提取了134个不同规模的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抽象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从中筛选出23个,通过分别比较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赵春燕  袁晓红  蒋琼星  郑柳  
森林景观斑块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边缘效应,不同森林景观类型斑块的耦合作用强度不同。为了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需要在景观尺度上开展森林经营研究。以西洞庭湖区为例,运用图论的方法 ,把森林景观斑块作为节点、斑块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度作为节点间边权,从而构建该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毁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程扬  张华  贾忠奎  薛康  杜鹏志  王京国  
该文采用土柱法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立地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侧柏人工林根系产量与垂直分布有极显著的影响,并以林分密度的作用强度最大.侧柏林土壤表层的根长密度(P<0.05)、根系表面积密度(P<0.001)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这种势态随土层加深变幅递减.直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熊妮娜  王佳  李雪梅  
该文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一类调查中侧柏的数据为基础,以Rechards方程为模板,通过SPSS统计建模工具进行拟合,建立了包括侧柏的树高模型、立地指数模型、林分密度模型、断面积模型、全林收获模型、林分生长模型在内的全林分模型。林分生长模型保持了与收获模型的相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林分生长模型,可根据现在的林分收获量预测未来某一时期的林分蓄积量。通过检验证明,该北京侧柏人工林全林分的林分生长模型有很强的适用性,为有关林业部门确定最优密度指数、立地指数等因子来改善侧柏的经营方式提供了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武爱彬  游先祥  赵艳霞  秦彦杰  刘欣  
采用航模飞机搭载数码相机的方式,在研究区域北京市鹫峰林场上空飞行拍照获得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后期影像校正,提取林分中林木属性以及空间属性信息,通过外业调查验证,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淑明  孙长忠  孙丙寅  
采用人工灌水的方法 ,研究 2 0年生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的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 ,确定其适宜的灌溉定额。结果表明 ,油松和侧柏的耗水量与其灌水水平呈正相关 :平水年 ,1 5、1 0、0 5倍降水量的灌水水平和对照条件下 ,5— 10月份 ,油松的耗水量分别为 10 35 8.5、82 90 .5、6 4 5 5 .5、4 337 0m3·hm- 2 ,侧柏为 95 4 7 5、7980 0、6 4 71 0、4 195 0m3·hm- 2 。灌水促进了树木的生长 ,油松在 1 0倍灌水处理时 ,树高、胸径、材积增加最大 ,侧柏在1 0~ 1 5倍处理时 ,分别对树高和胸径影响最大 ,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燕  李际平  郑柳  
为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在景观尺度上提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本文从斑块耦合体的构建条件、构建方法和结果检验进行分析。以常德市河洑林场为例,构建了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耦合体内部斑块间边缘效应强于边缘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体强调系统整体性功能,强调景观斑块空间结构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义  马履一  王希群  徐昕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端吕  李际平  
景观网络从景观结构网络发展到景观功能网络。景观功能网络将无形的景观功能流落实于实际的空间中,更多地考虑功能"流"的联系。由于景观系统功能流空间的存在,以及流空间中由流势差形成的流路径,把斑块作为景观网络的节点,从功能流的视角提出了可作为景观整体评价的"斑块耦合网络"模型。对模型阐述了节点、功能流路径、功能流势差三个维度的概念框架,指出了未来研究应该对模型在景观尺度及不同区域中的评价生态功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凌威  王勇  乔永  卢妮妮  张艳  郭倩  
【目的】对北京鹫峰地区侧柏人工林草本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间关系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认识该地区侧柏林草本层物种组成、结构、功能及与环境的关系。【方法】基于50个侧柏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4个多样性指数进行物种多样性计算,利用方差比率(VR)法,并结合以χ2检验为基础的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主要物种种间的联结性进行测度。【结果】侧柏人工林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较大,Pielou、Gini指数分别为0.809和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宇  李际平  袁晓红  李锐  陈磊  陈靖  
以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所构建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为基础,为研究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节点关键程度,并为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熵筛选适合的计算指标,分别选取度数和介数对同一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进行节点关键程度评价,利用PAJEK及ARCGIS软件进行计算关键程度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1)介数法和度值法均反映了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的无标度性,即森林景观斑块耦合网络中大多数斑块对于整个网络的影响度较小,只有少数斑块对网络的影响较大,一旦这些影响较大的斑块被破坏,则整个网络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