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46)
- 2022(1183)
- 2021(1253)
- 2019(2517)
- 2018(2371)
- 2017(4771)
- 2016(2782)
- 2015(3411)
- 2014(3457)
- 2013(3588)
- 2012(3559)
- 2011(3172)
- 2010(3407)
- 2009(3346)
- 2008(3470)
- 2007(3208)
- 2006(3178)
- 2005(3243)
- 2004(2954)
- 2003(2502)
- 学科
- 济(9736)
- 经济(9709)
- 管理(9064)
- 业(8153)
- 企(5827)
- 企业(5827)
- 农(5718)
- 中国(4335)
- 财(3959)
- 制(3657)
- 农业(3382)
- 学(2893)
- 业经(2557)
- 银(2516)
- 银行(2516)
- 税(2496)
- 方法(2468)
- 行(2364)
- 贸(2340)
- 贸易(2337)
- 易(2274)
- 税收(2261)
- 教育(2251)
- 收(2231)
- 地方(2226)
- 务(2184)
- 体(2178)
- 财务(2169)
- 财务管理(2157)
- 理论(2058)
- 机构
- 学院(42170)
- 大学(42074)
- 研究(16987)
- 济(16917)
- 经济(16444)
- 中国(15523)
- 管理(14706)
- 理学(11464)
- 理学院(11323)
- 管理学(11050)
- 管理学院(10983)
- 科学(10914)
- 农(10309)
- 京(10154)
- 所(9796)
- 财(9623)
- 研究所(8353)
- 中心(8211)
- 江(8158)
- 农业(7829)
- 北京(7062)
- 省(6713)
- 财经(6609)
- 业大(6510)
- 州(6475)
- 范(6341)
- 师范(6307)
- 经(5814)
- 科学院(5578)
- 院(5502)
共检索到81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从来是我国政府在决策上特別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政府对粮食的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强干预,使得这个问题成为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涉及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管理层次的行为的极为复杂的大难题。多年来由于实行工农产品价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卫路
近三年来,我国主要采用省长负责制的办法,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取得良好成绩。从1995~199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粮食总产量稳定地处于4600~5045亿公斤的较高水平。国家库存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在国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金蓥 王卫东
依靠科学技术增加粮食生产是资源匮乏的遵义地区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遵义地区推广"五突破"使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更证明了这一事实。认真抓好科技推广的试验示范、普及、提高、成龙配套四个阶段是落实科技增粮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翟虎渠
目前粮食市场价格普遍上扬 ,粮食安全问题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出现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指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为增加投入 ,落实已有的各项政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 政策 投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粮食问题,与人口、能源、环境问题一道被称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四火问题。这些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式开发,因此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甜 李隆玲 黄东 武拉平
2004~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本文通过对粮食产量公式的分解得到粮食增产来源于作物单产、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三方面的因素,并进一步测算了以上三方面因素在"十连增"期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最大。为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粮食单产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各种投入、政策、气候和农户行为对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力度、种子和机械作业是推动粮食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温度和降水量对小麦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预期种粮收益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未来中国粮食单产的提高将日益依赖于优良品种和机械投入,而这些必须...
关键词:
粮食 产量 贡献率 单产 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舒惠国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舒惠国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农业。而农业中,粮食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柱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生产对我们人口大国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确保粮良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满足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外贸出口等各方而的需要,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战略任务。 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198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4,000×10~2kg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2kg。然而,现在人均占有粮食量,只相当于140年前的水平。全国仍有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750—1500kg粮食相比,差距更大。尤其是1984年以后,粮食产量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红军 王明军 郭军生 孔祥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苏、浙、闽、粤四省8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指出依靠传统的扩大播种面积,精耕细作和增施化肥等措施难以实现粮食持续增长,解决粮食问题只能依靠科技进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惠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顺当,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就有了基础。而农业中,粮食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粮食稳定发展,有效地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实现到本世纪末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的继续增加,粮食问题仍将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讨论中国未来15年的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形势及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金融与发展》(Finance and Development)2008年1 2月刊中有一篇讨论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章——"保证粮食安全"。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耕地面积,倒是大幅度地讨论了消除贫困的问题。作者的观点和我们的观点一样:当今挨饿的问题是贫困,不是粮食生产不出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分析 (一)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 如果按照粮食总产每增加1000亿公斤为一个增产台阶推算,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共上了3个台阶。1949~1958年上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1132亿公斤上升到2000亿公斤;1959~1978年上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上升到3047亿公斤;1979~1984年上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3047亿公斤上升到4073亿公斤;1985年以后正在攀登第四个台阶,到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4450.1亿公斤,距台阶产量尚有近500亿公斤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