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
- 2023(1009)
- 2022(779)
- 2021(776)
- 2020(677)
- 2019(1354)
- 2018(1371)
- 2017(2185)
- 2016(991)
- 2015(1118)
- 2014(1085)
- 2013(1047)
- 2012(975)
- 2011(864)
- 2010(882)
- 2009(781)
- 2008(718)
- 2007(726)
- 2006(607)
- 2005(549)
- 学科
- 业(4925)
- 济(3998)
- 经济(3996)
- 技术(3813)
- 管理(3634)
- 企(3620)
- 企业(3620)
- 中国(2145)
- 农(1824)
- 农业(1585)
- 技术管理(1580)
- 地方(1384)
- 新技术(1318)
- 高新(1318)
- 高新技术(1318)
- 科学(1165)
- 融(1118)
- 金融(1118)
- 银(1090)
- 银行(1085)
- 方法(1084)
- 行(1051)
- 研究(1043)
- 财(970)
- 数学(943)
- 数学方法(931)
- 业经(920)
- 农业技术(912)
- 技术经济(901)
- 改造(866)
- 机构
- 学院(14709)
- 大学(14694)
- 管理(6416)
- 研究(6048)
- 济(5721)
- 经济(5569)
- 理学(5407)
- 理学院(5361)
- 管理学(5301)
- 管理学院(5279)
- 中国(4528)
- 科学(4317)
- 京(3484)
- 所(3067)
- 科技(3015)
- 农(2975)
- 中心(2867)
- 研究所(2806)
- 业大(2529)
- 技术(2463)
- 江(2365)
- 北京(2348)
- 院(2309)
- 农业(2269)
- 财(2156)
- 省(2129)
- 科学院(2017)
- 发(1886)
- 州(1882)
- 研究院(1713)
共检索到2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树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忠泽
中部地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紧密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关键词:
中部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郑亚国 黄健 张汉文
结合科技进步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充分分析、归纳和总结科技进步和建设节约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多个角度阐述科技进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战略意义。充分论证依靠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将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联系科技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科技管理部门可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永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重要任务。尤其需要全社会提高科技意识,多方面加强科技投入,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科技工作在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三个方面要合理配置力量,确立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在高科技领域中,中华民族要占有相应的位置。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明
本文认为,要实现我国90年代的农业发展目标,要靠政策,要靠投入,但最终还要靠科技进步。作者在分析了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既定农业发展目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最后,作者提出了保障农业科技进步的三大对策措施:1.增加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2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载体。3.激发农户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振国
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使我国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水平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我国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并把它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正>“中国碳谷”这一概念,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为目标提出,主要围绕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四个着力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构建一个以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为核心,集气候韧性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碳数智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聚集城市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杨咸武,刘育新,吴向宏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力飞跃(下)国家科委政策体改司尚勇杨咸武刘育新吴向宏三、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尚勇,杨咸武,刘育新,吴向宏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力飞跃(上)尚勇杨咸武刘育新吴向宏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活动中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普及程度。信息和知识将取代资源,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要素,技术创新能力已取代价格等传统因素,成为竞争优劣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水平的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彩珍
“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是党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号召。这是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的需要,在体育方面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这个目标规定:“本世纪末要普及城乡体育运动,运动技术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拥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还要求“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隆江
威海是一个新兴城市,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为把威海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沿海开放城市,1987年地级市一成立,市委、市政府就及时地确定了“科技兴威”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始终突出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摆在重要位置上狠抓不放,先后发布实施了科技兴市决定及其实施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清琪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史清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表现为产业不断升级。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尚需二十多年努力。199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预测2...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小宁
大中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应单靠计划的办法,必须引入市场观念,竞争机制。本文提出九点断想,以期抛砖引玉。1、在企业内建立技术开发基地。企业内的技术开发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雏型。基地应根据本企业特点和在经济框架中的位置,确定发展方向。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实用化,开发出生产设备,积累工艺经验,制订产品标准,培训操作人员。一旦条件成熟,立即使成为企业更新换代的源泉。大专院校、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中试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文斌
一、依靠科技是振兴运城的必由之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点的第二个伟大的战略转移。它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运城地区经济的振兴指出了正确道路。从运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7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