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3)
2023(12497)
2022(10884)
2021(10281)
2020(8287)
2019(19007)
2018(18902)
2017(36416)
2016(19940)
2015(22515)
2014(22641)
2013(22290)
2012(20519)
2011(18631)
2010(18762)
2009(17166)
2008(16707)
2007(14806)
2006(13312)
2005(11413)
作者
(57717)
(47911)
(47320)
(45286)
(30261)
(22924)
(21585)
(18771)
(18190)
(17120)
(16518)
(15986)
(15034)
(14942)
(14625)
(14504)
(14185)
(14073)
(13522)
(13456)
(11824)
(11738)
(11464)
(11016)
(10656)
(10623)
(10607)
(10504)
(9600)
(9503)
学科
(82925)
经济(82758)
管理(56238)
(55842)
(43008)
企业(43008)
方法(34688)
(32957)
数学(29870)
数学方法(29493)
中国(22323)
农业(21878)
地方(21252)
业经(20951)
(20523)
(17375)
(16491)
环境(12931)
(12772)
(12767)
贸易(12762)
理论(12735)
(12323)
(11945)
(11931)
银行(11912)
财务(11845)
财务管理(11811)
(11730)
教育(11601)
机构
学院(284616)
大学(284036)
管理(115016)
(109362)
经济(106638)
理学(99721)
理学院(98602)
管理学(96904)
管理学院(96388)
研究(94523)
中国(70303)
(60555)
科学(59385)
(50117)
(48033)
(46940)
中心(43488)
业大(42679)
研究所(42539)
(41841)
(40175)
师范(39905)
财经(39856)
北京(38349)
农业(36177)
(36095)
(34559)
(34350)
师范大学(32208)
经济学(31471)
基金
项目(196513)
科学(154642)
研究(147464)
基金(141395)
(122016)
国家(120889)
科学基金(103883)
社会(92704)
社会科(87355)
社会科学(87329)
(77510)
基金项目(75812)
教育(66566)
自然(66076)
(64592)
自然科(64433)
自然科学(64422)
自然科学基金(63211)
编号(61995)
资助(56928)
成果(50931)
重点(43615)
(42873)
(42606)
课题(42242)
(40193)
创新(37375)
国家社会(37335)
项目编号(37192)
科研(36938)
期刊
(126969)
经济(126969)
研究(84220)
中国(54497)
(49121)
学报(43854)
科学(41734)
管理(39589)
(36324)
大学(33598)
教育(33549)
农业(33137)
学学(31500)
(25044)
金融(25044)
业经(23568)
技术(23404)
财经(18590)
经济研究(17841)
问题(17024)
图书(16027)
(15716)
理论(14670)
(14200)
科技(13909)
(13726)
实践(13561)
(13561)
资源(13347)
技术经济(13160)
共检索到415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乾  
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基层政权稳定与否,我国乡村治理在法律层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同党中央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总要求相比、与乡村百姓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治理困境的解决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不断提升乡村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旭峰  武萍  
我国原有的单向城市化格局已演化为城乡互动格局,以城乡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重新配置和互动流通来激活乡村活力,形成新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法治主体缺位,自治限于形式;涉农立法滞后,专业人才匮乏;法治环境恶劣,法律意识薄弱的三大困境。文章提出通过完善乡村振兴法律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约束公共权利;加强基层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以法治保障吸引人才回流;强化村规民约与基层党建,推进普法宣传,构建新型法治环境;结合城乡长效互动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的乡村法治建设长效保障机制作为构建城乡互动格局下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路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慧明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城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社会原有的治理方式无法满足新问题新形势的要求,需要以法治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优化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为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也为实现农村治理目标贡献些许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日新  叶思彤  
2021年我国颁布《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为促进“五个振兴”,带动广大农村和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但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产业发展缺乏宏观计划、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足、乡村生态化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涉农领域立法、健全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等路径多管齐下解决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保障法治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庞凤喜  
一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峪灼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乡村经济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完善乡村振兴的经济法治保障体系成为提高乡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因此,文章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经济与法治的价值遵循,分析乡村振兴中经济法治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乡村政府部门长期管理意识、凝练彰显乡村经济法治体系特色、构建乡村经济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乡村经济法治服务多元实践的路径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坚实的经济法治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尚元  郑晓珊  
从1994年《劳动法》之颁布起算,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已经蹒跚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既有成果,也有不足。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其体系化与科学化的反思已然成行。此时,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理性开拓,与立足于法律内部"固有逻辑"的审思与筛选,当为今后立法发展的主流,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之构建保驾护航。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法治中国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战略。这个以系统化、统一性为特征的法治发展新战略,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在法治建设方针上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新路径。一、法治政府建设的本土依据2004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时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十年目标,但是在目标期到来的2014年尚未见到对这一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一种促进型立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和根本遵循,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深入领会其突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立法特色,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结合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更好地落地见效仍需不懈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婉馨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引,而《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总体布局的落实。民法的平等理念对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解体和新的城乡融合关系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城乡资源的平等交易和共同发展。《民法典》有助于促成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规定公民个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重塑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和灵魂。《民法典》通过规范家庭、邻里、社区等的关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在物权、侵权、合同、人格各编的具体规则,有利于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刘玲  高珍妮  叶思彤  
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探讨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分为5种,剖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面临的6个难题。据此,提出8项法治保障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和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邱元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广大会计人员依法执业的强大支撑,也极大地鞭策会计人员要挺起腰杆严格遵从《宪法》的基本精神,时时恪守《会计法》的逐项条令,依法执业。一、《会计法》为会计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紧随其后,1963年国务院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1968年修订为《会计人员职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有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