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9)
- 2023(9696)
- 2022(8049)
- 2021(7192)
- 2020(5967)
- 2019(13357)
- 2018(13672)
- 2017(25131)
- 2016(13876)
- 2015(15483)
- 2014(15793)
- 2013(15124)
- 2012(14110)
- 2011(13185)
- 2010(13585)
- 2009(12967)
- 2008(12554)
- 2007(11474)
- 2006(10639)
- 2005(10049)
- 学科
- 济(73392)
- 经济(73300)
- 管理(43186)
- 业(33685)
- 企(29211)
- 企业(29211)
- 方法(19752)
- 地方(18761)
- 制(18478)
- 中国(18147)
- 财(16799)
- 数学(16787)
- 数学方法(16654)
- 业经(15474)
- 体(14899)
- 农(14637)
- 学(13929)
- 地方经济(12878)
- 融(11857)
- 金融(11850)
- 银(11649)
- 银行(11632)
- 行(11244)
- 体制(11050)
- 环境(10298)
- 理论(10084)
- 农业(9156)
- 和(8846)
- 务(8585)
- 划(8559)
- 机构
- 大学(199086)
- 学院(199062)
- 济(91894)
- 经济(89976)
- 研究(74620)
- 管理(69967)
- 理学(58231)
- 理学院(57575)
- 中国(57172)
- 管理学(56707)
- 管理学院(56316)
- 财(46496)
- 京(42231)
- 科学(40942)
- 所(37631)
- 财经(34512)
- 研究所(33317)
- 江(32896)
- 中心(32796)
- 经(30965)
- 经济学(29759)
- 农(29704)
- 北京(27053)
- 院(26909)
- 经济学院(26178)
- 范(26050)
- 师范(25774)
- 财经大学(25092)
- 州(25035)
- 业大(24942)
- 基金
- 项目(121998)
- 科学(96029)
- 研究(93658)
- 基金(87254)
- 家(75026)
- 国家(74389)
- 科学基金(63304)
- 社会(61359)
- 社会科(58062)
- 社会科学(58050)
- 省(48075)
- 基金项目(44766)
- 教育(43554)
- 划(39589)
- 编号(37554)
- 自然(36975)
- 自然科(36047)
- 自然科学(36035)
- 自然科学基金(35384)
- 资助(35318)
- 成果(32913)
- 制(28370)
- 课题(28241)
- 重点(28142)
- 部(27578)
- 发(27534)
- 国家社会(25927)
- 创(25125)
- 性(24833)
- 教育部(24184)
共检索到331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一系列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的改革既是过去改革的继续,又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新征程。在经历了30余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现在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复杂性和难度明显增大。特别是,既往的改革具有"帕累托改进"的特点,可以在最大化惠及人民群众而较少触及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而当下的改革则不可避免要触及现行既得利益格局。因此,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必须啃硬骨头和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聂高民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迈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起点。在新的历史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学艺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扶林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我国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化取向,是由行政计划型的规范性体制向市场导向型的规范性体制转换。这不是人们主观上可以随意指定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演绎的产物,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巨大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美国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评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刘杰福利经济体制改革是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的政策趋势。在美国,早在80年代初里根执政时期,共和党人为缓解财政压力就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长期的体制惯性和民主党人的强烈的反对下收效不大。克林顿上任以来,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那就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