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500)
2022(453)
2021(446)
2020(391)
2019(939)
2018(917)
2017(2078)
2016(1079)
2015(1336)
2014(1313)
2013(1365)
2012(1309)
2011(1167)
2010(1217)
2009(1181)
2008(1270)
2007(1166)
2006(1142)
2005(1067)
2004(968)
作者
(3347)
(2810)
(2746)
(2713)
(1843)
(1334)
(1323)
(1158)
(1151)
(1018)
(1013)
(967)
(952)
(917)
(913)
(830)
(822)
(809)
(805)
(786)
(759)
(749)
(727)
(671)
(645)
(628)
(610)
(603)
(563)
(563)
学科
(5310)
经济(5307)
(4273)
管理(3861)
(3545)
企业(3545)
方法(2106)
数学(1770)
数学方法(1747)
(1697)
(1595)
中国(1524)
(1505)
农业(1108)
业经(1102)
(1090)
(1056)
银行(1056)
(1029)
(1013)
地方(986)
(969)
财务(965)
财务管理(965)
企业财务(928)
(922)
金融(922)
(858)
体制(855)
(852)
机构
大学(18285)
学院(18017)
(8442)
经济(8281)
管理(7323)
理学(6267)
理学院(6218)
管理学(6143)
研究(6114)
管理学院(6111)
中国(4771)
(4469)
(3764)
财经(3535)
科学(3282)
(3180)
(3178)
(2839)
研究所(2813)
中心(2684)
财经大学(2670)
(2651)
经济学(2560)
北京(2393)
业大(2340)
(2253)
经济学院(2245)
(2093)
(2088)
师范(2070)
基金
项目(10745)
科学(8593)
研究(8114)
基金(7974)
(6829)
国家(6769)
科学基金(5856)
社会(5426)
社会科(5160)
社会科学(5158)
基金项目(4058)
(3998)
教育(3929)
自然(3640)
资助(3572)
自然科(3556)
自然科学(3556)
自然科学基金(3502)
(3335)
编号(3190)
成果(2968)
(2759)
教育部(2481)
重点(2430)
人文(2334)
(2318)
课题(2288)
(2235)
国家社会(2190)
(2140)
期刊
(9633)
经济(9633)
研究(6088)
(3457)
中国(3284)
管理(2825)
科学(2483)
(2471)
学报(2343)
(2067)
金融(2067)
财经(1925)
大学(1901)
学学(1796)
(1659)
教育(1637)
业经(1472)
农业(1465)
问题(1459)
技术(1453)
经济研究(1446)
(1224)
技术经济(980)
经济问题(944)
国际(927)
改革(913)
(913)
统计(896)
现代(858)
世界(828)
共检索到2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杨杰  
为了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用工制度,《劳动法》开始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用工制度设计以定期劳动合同为主,无固定期限合同只是给予老职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保护性措施《。劳动合同法》则着眼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于标准劳动关系采取了扩大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立法设计,并对非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做了详细规定。这些变化直接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形式产生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段斌斌  
作为近代社会两种主流的法治观,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是深入理解依法治校的理论之匙。形式法治看重治校规则的形式要件,突出依法而治,强调治校秩序;实质法治注重治校规则的实质价值,奉行良法善治,重视权益保障。目前,治校规则的充盈并未带来高校法治水平的同步提升,这是依法治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高校仍然践行形式法治的依法治校。迈向实质法治的依法治校,应着重提升学校规章制度立法质量,建构权利本位文化,施加程序权责约束,把好用人监督机制,促使高校成为良法善治的先锋和楷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卫平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得企业用工管理日渐走上正途;而一些新的用工形式出现,又给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本文试就工作实践中碰到过的几种特殊用工形式,作一分析与思考。建筑工程违法转包过程中的用工形式判定2010年,某公司的办公大楼落成,并将大楼的装饰业务交由某装饰公司承包。同年8月5日,该装饰公司又将外墙业务分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各行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劳动用工方式也在向新形态下的劳动用工方式变化,文章分析在新业态下劳动用工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时代新劳动用工的特点,新业态的表现形式、用工方式及挑战和反思,并对现有用工环境和制度的冲击及劳动用工面临的困境进行挖掘,分别从新业态劳动关系出现的问题、对原有劳动关系的影响、对现有劳动制度的挑战和新业态下劳动用工模式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就劳动监察部门在面对互联网新业态的劳动用工应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立刚  
多年来,由于劳动法规中很少有针对任务期限用工进行明确规定,使得不少用人单位片面地认为法律对此类劳动合同的约束少、劳动者对此类劳动合同的了解甚微,认为不会引发劳动争议。本文针对"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工"的现实状况,从其用工的法理"遗漏"、劳动合同的订立"保障"、劳动合同期限及试用期的"重构"、劳动用工社会保险的"明确"、劳动合同形式的"转化"、用工经济补偿的"界定"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田力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劳动用工诚信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我国当前面临的劳动用工诚信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问题,更多的与制度短缺和制度不当有关。从制度层面寻求破解失信问题是必由之路,劳动用工诚信建设归根结底需要依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目前,劳动用工诚信法律保护显示度不足,无论是理论与制度,还是现实与将来,都迫切需要我国应当加快依法构建劳动用工诚信制度保障体系。改革基本思路是:厘清我国劳动用工诚信法律规制现状及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一揽子"法律建设与改革措施。同时,加强用人单位诚信用工文化建设,引导劳动者依法诚信维权,把握政府对媒体报道的主动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崇辉  
文章提出建立在形式合理性基础之上的官僚制是西方公共行政的主要模式。形式合理性有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险。在过渡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必须促成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之间的融合,寻求行政的道德制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永康  
土地,是世间万物的载体,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土地日,是大地母亲的节日,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和思考的日子。自1991年国务院确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以来,至今已是第九个全国土地日。年年这个时候,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都要组织各种活动,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安月英  
我国加入WTO一年来 ,涉及专利侵权的法律纠纷急剧增加 ,如何有效规避专利技术壁垒 ,有效保护我国企业知识技术产权 ,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专利侵权纠纷中以“现有技术”实施应诉和抗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增良  
如何按照依法治税的原则,规范税收活动,将税收纳入法治化轨道,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目前依法治税中存在难点的分析,寻求治理途径。一、实现依法治税进程中存在的难点难点之一:税收法律不完备。健全而完善的税法是依法治税的前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实践证明市场效率高于行政效率,凡是能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尽可能不用行政方式解决。在审计活动中,民间审计按市场方式行为,而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按行政方式行为。民间审计相对更有审计效率,凡是能由民间审计进行的审计业务应尽可能由其进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邬丽萍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低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绝对或相对地存在,必然要求政府承担起住房保障的职能,而这又必须通过住房保障形式的恰当选择才能实现。因此,对我国政府现行多种住房保障形式的选择及其相应的政策取向,进行利弊分析和效果评价,便成为本文的中心内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济光  
一、现代商业经营形式的类型 尽管商业经营形式在本质上属于商业运行过程中商品所有权换位与商品实体时空位置的转移形式,但由于它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内部结构且功能互补,因而,商业经营形式仍然可以按一定标准而划分为不同类型。 这些经营形式一方面丰富着商业经营者实现自身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在总和的或总体的意义上共同完成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转移的运行过程。 (一)按商业运行过程中的环节状况划分的商业经营形式。 1.批发经营是在生产商与中间商、中间商与零售商之间进行的供转卖或生产加工之用的大宗商品买卖的方式。在经济原因上,它产生于现实中所存在的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空间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