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3)
2023(7998)
2022(6749)
2021(6602)
2020(5279)
2019(11892)
2018(11875)
2017(20693)
2016(11770)
2015(13683)
2014(13009)
2013(11783)
2012(10797)
2011(9581)
2010(9891)
2009(8696)
2008(8449)
2007(7629)
2006(6578)
2005(5658)
作者
(28817)
(23951)
(23654)
(22588)
(15419)
(11559)
(10975)
(9229)
(9224)
(8721)
(8175)
(7953)
(7722)
(7485)
(7350)
(7315)
(7061)
(7036)
(6985)
(6908)
(6023)
(5815)
(5760)
(5604)
(5585)
(5358)
(5268)
(5254)
(4879)
(4878)
学科
管理(34904)
(34206)
(33366)
经济(33333)
(30720)
企业(30720)
技术(16029)
中国(12846)
教育(12089)
理论(12010)
技术管理(11839)
方法(11510)
(11023)
业经(10814)
教学(10593)
地方(9898)
数学(8540)
数学方法(8352)
(8029)
农业(7551)
(7445)
学法(6866)
教学法(6866)
(6699)
(6525)
(6499)
(5900)
贸易(5890)
(5890)
(5878)
机构
大学(145105)
学院(144599)
管理(54932)
(49876)
经济(48421)
理学(46921)
理学院(46289)
研究(45968)
管理学(45410)
管理学院(45103)
中国(32775)
(31557)
科学(27508)
(24973)
师范(24800)
(24619)
(22722)
中心(21665)
(20752)
技术(20036)
北京(19955)
(19859)
师范大学(19722)
教育(19623)
业大(19006)
(18778)
研究所(18726)
职业(17727)
(17624)
财经(17525)
基金
项目(97166)
研究(80159)
科学(77610)
基金(65086)
(54524)
国家(53898)
科学基金(47763)
社会(47701)
社会科(44950)
社会科学(44940)
(42709)
教育(41375)
编号(35306)
基金项目(35222)
(34763)
成果(29830)
自然(28878)
自然科(28252)
自然科学(28247)
自然科学基金(27742)
课题(26836)
(26811)
资助(24087)
创新(23778)
(22842)
重点(21959)
项目编号(21375)
(21357)
规划(21112)
大学(20872)
期刊
(57911)
经济(57911)
研究(47916)
教育(43229)
中国(42773)
管理(23238)
(18619)
学报(17804)
技术(17748)
科学(17727)
(17147)
大学(15431)
职业(12538)
学学(12397)
农业(12034)
(11344)
金融(11344)
图书(10686)
业经(10433)
科技(10088)
(9180)
论坛(9180)
经济研究(8234)
财经(8221)
高等(7949)
(7801)
技术教育(7791)
职业技术(7791)
职业技术教育(7791)
(7780)
共检索到22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秋  史洪伟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学科竞赛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加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推动工科院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波  朴飞  
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法治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理工院校法治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理工院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其基本途径是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与职业伦理教育,按照"金课"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手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整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体系,构建切实有效的联合培养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新华  陈亚鸿  谢鹏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会娟  郭建锋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适应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科竞赛具备专业学习和比赛竞赛的双重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后勤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强学科竞赛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炳年  
从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育的目标出发,重点介绍了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改革和优化金工教学内容,增加金工实验和先进制造内容,其目的是学习工艺知识,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五一  
为探究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路径,针对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研究指标分为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实践4个目标层的14个指标,进一步针对科技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影响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有关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深入考察参与和未参与科技竞赛的两个对照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科技竞赛经历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均有显著正面影响。科技竞赛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而跨学科的参赛团队合作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珏  张文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高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一、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成为制约创新精神的"短板"尽管实践育人主题一直被大家高度关注,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课堂学习属于被动学习过程,大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高等教育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非但工科、医科如此,即便文、理等其他学科,亦概莫能外。这一点,我们多数高教工作者都能意识到。然而,如何加强实践环节,如何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很多人缺乏思考,观念依然陈旧落后。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海  陈荣明  
"双创"文化具有引领研究生培养导向、激发研究生成长活力、展现研究生双创效能的重要价值。南京理工大学从壮大"双创"文化基因,提高研究生"双创"意识;融入"双创"文化要素,提升研究生"双创"能力;营造"双创"文化环境,提升研究生"双创"志趣三个方面入手,将"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中。南京理工大学的经验表明要想发挥"双创"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一要凸显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和核心地位;二要优化活动组织,搭建"双创"文化平台;三要形成合力,构建研究生"双创"文化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欲晓  刘振栋  于志云  张立新  
近年来出现"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造成的。本文阐述了高校面向IT产业需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调研和分析IT产业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搭建基于IT产业需求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王卫华  刘勇波  
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现实需求,架构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整体方案;分析了该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三类主体积极性不足两大瓶颈,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支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三项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两类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较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焰  贺凯凯  祖巧红  张秋艳  
为了解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认识及创业意愿、创业环境与影响因素的认知、创业的准备与要求以及创业能力培养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活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科学思路,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焰  贺凯凯  祖巧红  张秋艳  
为了解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认识及创业意愿、创业环境与影响因素的认知、创业的准备与要求以及创业能力培养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活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的科学思路,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延明  向智男  葛瑞明  陈小平  朱敏  
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基地、双导师机制及学位论文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与实施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做法及效果,并通过调研结果证实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最后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对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红  
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作为煤炭高校,积极贯彻和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动行业高校科技创新,在学科建设、团队凝聚、知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