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2)
- 2023(9054)
- 2022(7448)
- 2021(6716)
- 2020(5303)
- 2019(12105)
- 2018(12014)
- 2017(21308)
- 2016(11466)
- 2015(12717)
- 2014(12659)
- 2013(12117)
- 2012(11649)
- 2011(10721)
- 2010(11120)
- 2009(9991)
- 2008(9778)
- 2007(9269)
- 2006(8362)
- 2005(7666)
- 学科
- 济(48626)
- 经济(48590)
- 管理(36951)
- 业(36176)
- 企(30163)
- 企业(30163)
- 中国(19159)
- 技术(18519)
- 地方(18049)
- 业经(14337)
- 农(14023)
- 技术管理(13710)
- 方法(11924)
- 地方经济(10168)
- 农业(10078)
- 发(9863)
- 银(9626)
- 银行(9618)
- 融(9594)
- 金融(9594)
- 行(9466)
- 教育(9252)
- 理论(9040)
- 学(8933)
- 数学(8860)
- 数学方法(8777)
- 制(8566)
- 和(8470)
- 财(7994)
- 环境(7826)
- 机构
- 大学(160394)
- 学院(160127)
- 济(64280)
- 经济(62779)
- 管理(61550)
- 研究(56728)
- 理学(51319)
- 理学院(50728)
- 管理学(49987)
- 管理学院(49662)
- 中国(42710)
- 京(34904)
- 科学(33105)
- 财(29182)
- 所(27680)
- 江(27158)
- 中心(25807)
- 范(25653)
- 师范(25449)
- 研究所(24726)
- 农(22919)
- 北京(22613)
- 州(22467)
- 财经(21584)
- 院(20629)
- 业大(20485)
- 师范大学(19734)
- 经(19350)
- 技术(18641)
- 经济学(18323)
- 基金
- 项目(101123)
- 研究(81855)
- 科学(80949)
- 基金(68734)
- 家(57947)
- 国家(57319)
- 社会(51067)
- 科学基金(50358)
- 社会科(48483)
- 社会科学(48477)
- 省(43782)
- 教育(38246)
- 基金项目(36615)
- 划(35079)
- 编号(34852)
- 成果(30284)
- 自然(29137)
- 自然科(28527)
- 自然科学(28523)
- 发(28327)
- 自然科学基金(28034)
- 创(27897)
- 课题(25605)
- 资助(25465)
- 创新(24906)
- 发展(23383)
- 展(22941)
- 重点(22655)
- 项目编号(21849)
- 年(21364)
共检索到26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煜昊 寇清杰
依托多学科知识,构建更为健全的学科体系。吸收多学科知识,拓展更为完善的德育内容。融合多学科知识,创新更为科学的德育方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嫮 张苏缘
价值链分工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网络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载体。北京电影产业的分工协作已跨越地理空间界限,形成基于产业联系的城市网络。该文选取2015年第一出品单位为北京企业的115部电影作为样本,收集1 307家企业的关系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电影产业所依托的城市网络联系。研究发现:1)网络联系呈现开放的轮辐形态,网络连通度高达7.44、平均最短路径为2.76,可达性良好。121个中外城市企业参与了北京出品的电影生产,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多元、开放、充裕的资本和信息。2)网络联系中,上海、香港在价值链各环节都与北京互动频繁;洛杉矶、首尔、台北主要立足于“后期制作”和“发行”对北京纵向配套;深圳、金华、东京主要依托“联合出品”与北京横向合作。跨区域的产业配套协作成为支撑北京电影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3)网络凝聚子群阈值低,具有显著地理、组织制度临近性,与中国电影集团内部投融资关系网络高度耦合。因此,较低效率的组织制度关系锁定成为局限北京电影产业创新的瓶颈。
关键词:
电影产业 城市网络 北京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当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国际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开始大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以经济为主导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演进为轰轰烈烈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明津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之初,全省农村信用社尚未进行数据大集中,滞后的科技服务水平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十年来,江苏省联社切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成了服务全省的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引入ISO20000服务认证体系,不断提升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维护质量。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开发了以电子银行平台、客户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产品。2011年10月,以IBM大型主机系统为平台,包括八大应用体系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省联社信息科技应用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治国
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4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上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展示成果、共享经验、碰撞思想,进行了热烈深入地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了研究共识、促进了成果转化、推动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国际化视野 发展研究 交流研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永红 刘伟庆 欧阳平凯
产学研结合是学科基地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学科基地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南京工业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互动,打造出"三个层次"、"三种模式"的规模化、多元化学科基地,增强了学科实力,在取得重大学术成果的同时,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产学研 学科基地 学科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宁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家电产业集团。在国家有关政策引导下,荣事达围绕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开发进行双创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荣事达双创模式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成为全国双创典范。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示范基地。2017年,荣事达双创中心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全国智能家居行业唯一的连续获得五项国家级荣誉的双创中心。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大企业双创 基础性创新 荣事达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薇
情报活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厚、影响深远的情报思想,《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情报思想,开启了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先河,迄今仍被国内外情报界奉为经典。1956年,周恩来、聂荣臻、张爱萍等先辈们将科技情报工作的功能定位为"耳目、尖兵、参谋"。之后,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中科院情报研究所以及其他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瑞
一、智库的核心任务是影响公共政策智库是长期从事与公共政策相关的研究与倡导工作的组织,被誉为"弥合知识与权力之间鸿沟的桥梁"。二战以来,现代意义上的智库蓬勃发展,在各国内政外交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智库凭借专业的分析研判、与政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左右着该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决策,被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在研究、辩论、制定及评估等各个环节对公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群联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广度有街深度持续增加,创新投入和产出不断提高,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推进。但服务业供给体系有待完善,供给质量还不高,对制造强国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还不充分,重要原因是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还不强。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把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放在创新上,推动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系统性优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以创新特别是现代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来武
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正在加快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与改革、开放之间始终处在非常紧密的互动互促状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从理论上看,改革开放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引领,而创新为改革开放创造更有利的前景条件,三者共同构成新的广义创新三螺旋结构;而从实践上看,依靠改革开放我国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特别是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改善、成效成果不断彰显、潜力空间加快释放;因此,今后仍应继续深化以改革开放引领和推动创新发展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消除制度阻力、市场阻力、政治阻力和社会阻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健康经济和生态经济,进一步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完善一国两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创新发展新氛围、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开拓创新发展新空间、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成功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提供更大动能和势能。
关键词:
改革 开放 创新 发展理念 三螺旋理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如果说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1.0时代的话,那么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宣告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就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2.0时代,而中共十八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卜小龙
"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全面深入对接,必将导致中国机械制造业实现颠覆性改变。在此情况下,智能制造和智慧创效成为企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煤机)是我国采煤机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2008年8月,西安煤机通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与中煤装备公司合作投资、战略重组,现已
关键词:
西安煤机 智能制造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