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6)
2023(7497)
2022(6314)
2021(6168)
2020(4855)
2019(11131)
2018(10840)
2017(19357)
2016(12040)
2015(13654)
2014(14223)
2013(13037)
2012(12207)
2011(11244)
2010(11706)
2009(10020)
2008(9685)
2007(8901)
2006(8154)
2005(7401)
作者
(29936)
(24659)
(24336)
(23789)
(15863)
(11607)
(11461)
(9680)
(9423)
(9323)
(8257)
(8165)
(7984)
(7952)
(7915)
(7884)
(7527)
(7436)
(7262)
(7209)
(6547)
(6124)
(6001)
(5767)
(5745)
(5688)
(5568)
(5444)
(5008)
(4976)
学科
(39108)
经济(39076)
管理(27333)
(25566)
(20538)
企业(20538)
教育(20330)
中国(17430)
(13069)
方法(12647)
地方(11577)
理论(11195)
数学(10786)
数学方法(10477)
业经(10324)
技术(9273)
(9221)
产业(9046)
教学(9013)
(8781)
(8752)
农业(8168)
(7904)
(7298)
(7230)
贸易(7226)
(6998)
地方经济(6602)
及其(6507)
政策(6171)
机构
学院(157736)
大学(151174)
(58285)
经济(56688)
研究(56108)
管理(52593)
理学(44224)
理学院(43663)
管理学(42835)
管理学院(42510)
中国(36025)
(33548)
科学(31275)
教育(31239)
(30686)
师范(30550)
(27658)
(27601)
(27466)
职业(26650)
技术(26375)
师范大学(24622)
研究所(24578)
中心(24355)
北京(21978)
(21749)
财经(20547)
(20354)
(19901)
职业技术(18788)
基金
项目(95434)
研究(82477)
科学(76991)
基金(62598)
(51702)
国家(51095)
社会(47970)
教育(47097)
社会科(45310)
社会科学(45302)
科学基金(43745)
(41880)
编号(38698)
(35799)
成果(33507)
课题(31503)
基金项目(31268)
(27053)
资助(26066)
自然(25046)
自然科(24406)
自然科学(24402)
自然科学基金(23953)
(23952)
规划(23360)
重点(23247)
(22311)
项目编号(22195)
(22169)
(20597)
期刊
(69452)
经济(69452)
研究(58002)
教育(57579)
中国(43103)
技术(22203)
管理(20648)
(19924)
职业(18911)
(18601)
科学(16553)
学报(16312)
(14845)
金融(14845)
大学(14328)
农业(12785)
技术教育(12487)
职业技术(12487)
职业技术教育(12487)
业经(12476)
学学(11762)
(11304)
论坛(11304)
经济研究(10810)
财经(10067)
(8966)
问题(8764)
(7830)
(7447)
技术经济(6805)
共检索到25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名湖  朱颂梅  
"长三角"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也称产业群、产业群簇、产业簇群等,按照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所下的定义,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可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极为紧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星  刘赟  赵东安  
经济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制造业的更新与升级。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合对该地区高职教育现状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低成本、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企业"一窝蜂"式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以及产业地域集中后的"拥挤效应"而引致的集群不经济,依然是阻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更新升级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从企业层面上来讲,应重视技术型员工在制造业企业中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作用;从政府层面讲,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培植具有地方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坚达  蔡文芳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两大区域,也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最深入的两大区域。比较和分析这两大区域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结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引导该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行业匹配度,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国际化人才,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池春阳  
以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为例开展探索式分析,在系统阐释创新集群与众创空间的内在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众创空间的策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网络、以企业产品为核心的社会网络、以高校创新为源头的知识网络,全方位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永春  杨以文  仲欣  黄睦涵  
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GVC)理论,构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理论框架,揭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的攀升路径,即渐进式与跨越式攀升路径。指出政府应打破行政垄断、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塑造,以为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实施保驾护航,从而摆脱跨国企业的"俘获式"治理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立帆  
一、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一)行业内缺乏有效的协调制度长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及旅游活动缺乏有效的旅游行业协调制度。目前,长三角各地虽均设置了各类非政府组织,诸如旅游行业协会,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等,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分配、协调制度,基本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应有的协调作用还远未发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伟清  
本文采用贡献区位商法对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旅游产业集群的显著性进行了识别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集群显著性较高,且保持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海、江苏和浙江旅游产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旅游集群绩效水平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上海旅游产业的要素竞争力最弱,但旅游要素带来的集群绩效水平最高;浙江省的旅游要素综合竞争力比江苏高,但在产值集群绩效方面比江苏省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广阔  郭毯  吴世昌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区域性的生态失衡问题;在政府着力"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手段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该文利用长三角各省份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生态补偿在不断增加,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生态补偿具有反向作用,即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减少生态补偿,提升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长三角地区飞地可分为农业飞地、制造业飞地、创新飞地及服务业飞地4种类型。长三角飞地经济形成多核辐射叠加的“蝶形”网络化空间关系,“创新飞地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飞地”外围扩散非对称分布,产业转移正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总体处于创新集聚与制造业扩散双向流动并行阶段。目前,中心城市“核”的能级和协同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有待加强,飞地经济圈层结构缺乏有力支撑,产业协同治理尚待进一步加强,与飞地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协同存在壁垒。建议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一带两轴”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型示范飞地,加快飞地园区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强化长三角参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的能力,着力打破与企业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隐形壁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丽卿  胡卫伟  
长三角海洋旅游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不断加强,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该文从市场因素、产业内部因素、区域环境因素以及旅游资源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阐释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并以海洋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核心,提出打造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五大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子睿  
文章以深入了解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整体的生存发展情况及面临主要问题为目的,通过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技术合作状况进行研究,提出提高长三角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路和建议,为提升长三角产业区域竞争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耀武  张仁开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协同创新是区域科技的发展方向。长三角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已是国家目标,更是沪苏浙两省一市的时代使命。本项研究,从产业集群、区域合作、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入手,构建了产业、技术和区域"三维整合"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框架模型,探讨了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从"集聚"到"集成"再到"集群"的发展路线图,分析了两省一市若干产业集群及其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结合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集聚化、融合化和模块化等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剖析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利益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演变机制等五大机制。认为随着物联网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市场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增长速度,这对五大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也直接关系到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裴传智  
我国贷款转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目前,贷款转让市场尚处市场建设的初期阶段,须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上着手,从信息披露、市场准入和交易创新等方面探寻合适的解决路径。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特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依托长三角地区培育贷款转让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覆盖全国和多个市场层次的交易网络和信息系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将是贷款转让市场从长三角走出去并与全国市场参与者高效便捷联成一体的重要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绪华  徐骏杰  马诗萌  
借用博弈分析的思路,构建并探讨了财税政策对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利用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财税政策作用于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力度与财政支出力度及科技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其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最后从财政激励与税收优惠两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