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9)
2023(6866)
2022(5740)
2021(5391)
2020(4465)
2019(9635)
2018(9606)
2017(18250)
2016(10023)
2015(11264)
2014(11023)
2013(11252)
2012(9946)
2011(9288)
2010(9661)
2009(9254)
2008(9191)
2007(8550)
2006(7826)
2005(6662)
作者
(29267)
(25168)
(24522)
(23187)
(15184)
(12039)
(10918)
(9691)
(9221)
(8818)
(8445)
(8415)
(7757)
(7726)
(7575)
(7528)
(7233)
(7188)
(7043)
(6987)
(6311)
(6177)
(6100)
(5856)
(5777)
(5685)
(5603)
(5232)
(5130)
(4988)
学科
(45355)
(42885)
经济(42854)
(38485)
农业(30439)
管理(28693)
(18262)
企业(18262)
业经(15606)
方法(13604)
环境(11074)
农业经济(10648)
(10592)
数学(10528)
数学方法(10433)
中国(10327)
地方(9941)
(9070)
农村(9063)
资源(8869)
(8782)
(8247)
发展(7929)
(7921)
土地(7777)
(7418)
建设(7417)
(7353)
劳动(7349)
生态(7222)
机构
学院(150457)
大学(139660)
管理(60184)
(58146)
经济(56943)
理学(52116)
理学院(51599)
管理学(50810)
管理学院(50540)
研究(48411)
(46907)
中国(38503)
农业(35295)
科学(32365)
业大(29695)
(29391)
(24599)
中心(23791)
(23619)
(22820)
研究所(22499)
(21779)
师范(21636)
农业大学(21572)
经济管理(19674)
(19089)
财经(18095)
(18030)
北京(17948)
(17266)
基金
项目(102012)
科学(80381)
研究(77381)
基金(72504)
(62805)
国家(62141)
科学基金(53569)
社会(49693)
社会科(46562)
社会科学(46549)
(43576)
基金项目(39566)
编号(34300)
(33823)
自然(33401)
教育(32564)
自然科(32294)
自然科学(32287)
自然科学基金(31676)
资助(28503)
(27915)
成果(25361)
(24479)
重点(22292)
课题(21692)
(21441)
(20733)
国家社会(20300)
发展(19751)
(19688)
期刊
(74448)
经济(74448)
(52349)
农业(35675)
研究(33529)
中国(31500)
科学(23020)
学报(22957)
业经(21484)
大学(17338)
(16776)
学学(16656)
管理(15202)
(15134)
农业经济(13810)
(13201)
金融(13201)
农村(13087)
(13087)
资源(12705)
教育(12191)
技术(12040)
问题(11168)
(9634)
经济问题(9144)
农村经济(8861)
(8372)
世界(8176)
社会(7678)
经济研究(7445)
共检索到21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休闲农场的发展是以丰富的生态田园资源为基础的,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借鉴欧美等国与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的经营经验,我国依托于生态田园资源的休闲农场旅游价值链构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休闲农场的发展是以丰富的生态田园资源为基础的,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借鉴欧美等国与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的经营经验,我国依托于生态田园资源的休闲农场旅游价值链构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英杰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研究从生态系统视角重新审视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开发的内涵及意义;立足生态链视域来审视制约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整合问题、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聚集问题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问题;给出统筹规划生态型农村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培育生态型农村特色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链和创新原生态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等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继松  曾雅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十三五"规划期间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尤其休闲农场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休闲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土地荒废现象、带动相关旅游业发展,还能使广大农业从业者从中受益,并为城市居民提供全新的短途旅游目的地。在界定休闲农场定义的基础上,梳理大连市休闲农场发展历程,通过调研将大连市休闲农场的类型确定为休闲观光型、特色产业型、有机生态型和农业体验型;从大连市休闲农场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融资难、扶持政策未落实,交流与合作不通畅,缺乏宣传、无知名品牌,管理水平低和基础设施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经营者的联动与合作,拓展宣传渠道、树立知名品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佑成  范水生  
[目的]休闲农场的非使用价值是其总价值的重要内容,准确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对于促进休闲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游客支付意愿的高低直接影响非使用价值的评估,探究游客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游客支付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游客认知因素,休闲农场自身软硬件条件等因素综合探究其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以千江月休闲农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CVM方法评估其非使用价值并利用Logit模型分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休闲农场年支付总额即休闲农场非使用价值估测在78. 868 24万~91. 461 04万元;游客的认知程度对支付意愿影响显著,休闲农场的软件硬件环境因素也对游客的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从影响效应来看,休闲农场住宿条件,以及认知因素中农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意识对游客支付意愿影响最大。最后,还提出了游客对不同意愿支付水平的临界标准。[结论]该文从提高公众认知度,改进农场软硬件条件以及重视个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涛  刘家明  刘锐  琚胜利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导区域农业向旅游化方向扩展,适应城市旅游消费新动态,增强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三生"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实证分析,科学准确把握了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征、形势及环境,明确地区发展方向,并得到:1在空气质量、区域旅游休闲氛围、网络关注指数等关键因素影响下,长三角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2长三角城市群休闲农业旅游开发适宜性呈现"π"字形网络状等级式的空间结构特征。3在实现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与准确性的实证检验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类型进行了划分,以期进一步明确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嘉睿  
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农庄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农民增收,促进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品单一、内容同质化、服务水平低、创意文化开发不足的情况。更为危险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盲目过度开发,推行城市化破坏生态环境,丧失区域特色,"开发一处、破坏一处"。为了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农业旅游的体验性,打造多功能生态品牌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本文对生态休闲农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雨涛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态进行聚类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聚为4个类别,其中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为第一类,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为第二类,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为第三类,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为第四类。[结论]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其在文化价值、休闲性和产业带动方面优势凸显,独特性高组合性较好,具有地区特色,资源整体价值大;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规模较大,独特性高,但对资金要求较高,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开发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低;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好的休闲作用,但发展时间较短,创新性不足,在居民参与性方面有待加强;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具有较高的居民参与性,且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形式单一,在独特性、休闲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如其他3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水雄  陈炫  范武波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休闲农业的升温,其旅游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文章结合海南的实际,研究了休闲农业旅游安全方面显现的特点和问题,对旅游安全的类型、特征及其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力图从休闲农业的特征出发,研究其旅游安全体系的构建及其控制对策,提出了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考和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澜   吕建中  
本文简要分析休闲旅游发展的原因 ,并展望休闲旅游发展的前景。通过比较休闲旅游和非休闲旅游的不同 ,引出休闲教育对于推动休闲旅游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休闲教育是休闲旅游的助推器”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最后 ,提出“倡导休闲教育 ,推动休闲旅游”是当今时代的明智之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芳  
通过对国民旅游理念变化的现状分析和休闲教育在国民旅游质量上所产生的意义及紧迫性的阐释,提出了国民旅游休闲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构想,即在内涵上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国家与城市、村镇与社区、社会与企业为主线,旅游产业先行的休闲教育体系;建立专门发展委员会,制定国家休闲教育计划;形成科学化、个性化、社会化的国民旅游休闲观。在实践上应加大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国家对旅游休闲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行研学旅游,推广健康、环保、文明的旅游休闲理念;注重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产品、旅游服务管理和旅游安全保障的休闲体系的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巧灵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 ,社会和人民财富的增加 ,意味着旅游事业大发展时机的到来 ,也意味着更高品质旅游时代的到来。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对旅游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为此 ,本刊特邀请有关人士对“小康旅游”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集中探讨 ,以期引起旅游界的关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James F.Petrick  邹穗雯  
过去的研究一致表明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Frechtling,2006),并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起加强作用。此外,旅游对旅游者本身也有益处:旅游可以帮助旅游者消除日常生活的疲劳、学习游览地的历史文化和增强与旅伴的关系。而且,旅游可以让员工回归岗位后更加高效,甚至让人变得更加健康。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对旅游的个人益处关注不足(Sirgy,2010)。如果人们了解他们从旅游中的获益,他们很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