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
- 2023(1635)
- 2022(1151)
- 2021(962)
- 2020(767)
- 2019(1622)
- 2018(1560)
- 2017(2945)
- 2016(1568)
- 2015(1745)
- 2014(1938)
- 2013(1845)
- 2012(1796)
- 2011(1594)
- 2010(1591)
- 2009(1483)
- 2008(1459)
- 2007(1357)
- 2006(1117)
- 2005(879)
- 学科
- 济(8046)
- 经济(8043)
- 农(7251)
- 农业(5356)
- 业经(5044)
- 文化(3695)
- 业(3452)
- 农业经济(3449)
- 中国(3294)
- 地方(3255)
- 发(2833)
- 发展(2698)
- 展(2694)
- 产业(2415)
- 企(2382)
- 企业(2382)
- 方法(2213)
- 建设(2197)
- 教育(2078)
- 理论(2012)
- 市场(1885)
- 管理(1835)
- 经济建设(1831)
- 文化产业(1768)
- 文化市场(1768)
- 和(1641)
- 策(1474)
- 经济理论(1435)
- 方针(1417)
- 及其(1397)
- 机构
- 学院(23323)
- 大学(21206)
- 管理(7486)
- 济(7393)
- 经济(7163)
- 研究(7012)
- 理学(6304)
- 理学院(6193)
- 管理学(6048)
- 管理学院(5989)
- 中国(5026)
- 农(4719)
- 范(4699)
- 师范(4682)
- 京(4277)
- 科学(4273)
- 江(3880)
- 师范大学(3527)
- 州(3380)
- 中心(3363)
- 财(3296)
- 农业(3246)
- 所(3170)
- 业大(2950)
- 研究所(2812)
- 省(2682)
- 北京(2618)
- 职业(2592)
- 财经(2556)
- 社会(2489)
共检索到3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爱霞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农村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一环尚存诸多瓶颈。要解决问题必须在建立全方位的政府扶持机制、多元化的融资保障机制和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基础上,创建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特色 文化 产业化 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雅静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珍惜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因为这其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是十分庞大的,所以要继续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研究。而且,当今时代的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传统村落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努力执行美丽乡村的发展政策,这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不仅有利于文化和历史意义的保护,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区域协同合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如何在该层面继续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
区域协同 特色村落 文化产业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正梅 温金玉
山西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山西最大的资源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重组产业结构,将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与能源工业等量齐观的另一支柱产业,形成双翼齐飞的经济格局,对实现山西跨世纪战略目标至关重要。资源丰富却经济贫困,如何实现山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最为可行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即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遵照市场经济法则实现文化产业化、资源市场化的全方位转变。文化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要逐步由政府及其所属各职能部门承担开发责任主体的格局转变为立项企业成为开发建设的责任主体,并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制定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体制和营销策略。山西的优势在资源,资源的优势在文化,文化的出路在产...
关键词:
文化产业化 资源市场化 责任主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玮
文化产业集群可分为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乡村为实践基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两种模式。这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创意缺失、产业链较短和投融资不足等问题,解决投融资问题是关键。借鉴准文化产业集群经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还要注意政府引导,建立行业中介和提倡技术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乡村实践可以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在市场维权意识中的自然结社和产业集群协作平台建构三个方面,促使乡村社会格局与文化建设发生
关键词:
特色文化产业 产业集群 乡村文化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雅荣 张璞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偏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式,但产业化的发展却出现了扭曲或忽略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经营运作形态,短期的经济利益会使得文化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涛
乡村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多元的生态环境、小农户家庭经营、熟人社会的道德秩序和地方治理规则等共同构成乡村文化的基础体系。随着现代性因素的进入,传统的乡村社会图景发生改变,出现了传统伦理规范弱化、农民精神文化主体性缺乏、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式微、乡村文化建设适应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引导文化建设融入日常生活,构筑乡村文化振兴的产业基础,培育乡村文化振兴的本土人才队伍,以文化振兴引导乡村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文化振兴 路径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静 王春平 周传艺
近年来,景德镇利用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且发展势头强劲,陶瓷文化市场亦渐趋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偏小、创意水平不高、产业精品不多、创新人才不足等制约因素。要加大陶瓷文化产业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丰富陶瓷文化业态、创新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 文化产业 地域文化 文化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峰
河洛地区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成就了底蕴深厚的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河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她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更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在这片圣土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洛阳师范学院。多年来坚持走弘扬河洛文化的特色办学之路,意在传播民族文化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英 魏强
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的资本逻辑进行深度考察。产业化的文化生产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会造成"资本异化"、"文化风险"。从哲学角度讲,"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辩证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又具有深层危害。为使文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对人"意义世界"的终极关怀,可以通过注入发展伦理精神,对"文化产业化"进行伦理规范、综合制约、实践超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玲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究新时期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意见,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调一致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佳
分析乡村文化产业,既要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更要将其置于三农问题的大框架中来考察和研判,从这一视域出发,从消费社会主导的文化形态和三农语境中的文化产业两个维度,构建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于三个方面,即保护乡村文化生态、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通过梳理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总结出东部地区梯次发展和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两种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海洛
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应用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追求办学特色,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普遍战略。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周口师范学院根植于河南周口这块历史文化积蕴丰饶的沃土,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适应地方经济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安球
国内外缺乏对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内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客观存在的文化特性与文化消费心理、经济、社会、全球化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总量、结构变化起着不同的作用,推动着文化产业发展。针对我国当前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要从消费观念入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把文化消费纳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发展规律 消费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桂钦
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发展文化产业要致力于自主创新,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产业 自主创新 重要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