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2)
- 2023(15633)
- 2022(12939)
- 2021(11760)
- 2020(9666)
- 2019(22322)
- 2018(21889)
- 2017(41694)
- 2016(22771)
- 2015(25856)
- 2014(26378)
- 2013(26169)
- 2012(24435)
- 2011(22165)
- 2010(22897)
- 2009(21414)
- 2008(21878)
- 2007(20195)
- 2006(18007)
- 2005(16735)
- 学科
- 济(110340)
- 经济(110210)
- 业(90577)
- 企(80166)
- 企业(80166)
- 管理(77987)
- 方法(42458)
- 农(36210)
- 业经(34922)
- 数学(32639)
- 财(32563)
- 数学方法(32360)
- 中国(30383)
- 地方(26255)
- 农业(25559)
- 务(22450)
- 财务(22413)
- 财务管理(22368)
- 制(21600)
- 企业财务(21141)
- 技术(20039)
- 理论(19880)
- 和(19271)
- 学(18583)
- 贸(18420)
- 贸易(18404)
- 易(17758)
- 策(17422)
- 发(16817)
- 银(16640)
- 机构
- 学院(343168)
- 大学(335685)
- 济(144065)
- 经济(140981)
- 管理(131719)
- 研究(113730)
- 理学(111169)
- 理学院(109930)
- 管理学(108346)
- 管理学院(107682)
- 中国(89963)
- 京(71883)
- 财(69203)
- 科学(67789)
- 农(59349)
- 所(58511)
- 江(56190)
- 财经(53480)
- 中心(52533)
- 研究所(52044)
- 经(48167)
- 业大(48004)
- 农业(46058)
- 北京(45889)
- 州(44778)
- 范(44489)
- 师范(44070)
- 经济学(43620)
- 院(40466)
- 经济学院(39395)
- 基金
- 项目(210326)
- 科学(165401)
- 研究(159091)
- 基金(149398)
- 家(127939)
- 国家(126629)
- 科学基金(109303)
- 社会(100727)
- 社会科(95288)
- 社会科学(95263)
- 省(85677)
- 基金项目(78905)
- 教育(72479)
- 划(69554)
- 自然(67763)
- 编号(66534)
- 自然科(66133)
- 自然科学(66114)
- 自然科学基金(64977)
- 资助(60278)
- 成果(54043)
- 发(50478)
- 重点(47292)
- 课题(46380)
- 创(46249)
- 部(45900)
- 业(43120)
- 创新(42395)
- 发展(41209)
- 国家社会(40844)
- 期刊
- 济(176351)
- 经济(176351)
- 研究(104484)
- 中国(74227)
- 财(58567)
- 农(57515)
- 管理(52911)
- 学报(47935)
- 科学(46340)
- 教育(39108)
- 农业(38895)
- 大学(36818)
- 学学(34590)
- 融(34206)
- 金融(34206)
- 技术(33420)
- 业经(31854)
- 财经(27253)
- 经济研究(26506)
- 经(23633)
- 问题(23084)
- 业(22334)
- 技术经济(19971)
- 商业(17650)
- 贸(17610)
- 现代(17023)
- 财会(16788)
- 世界(16364)
- 版(16270)
- 图书(15416)
共检索到537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长青 李晓燕
一、乡镇企业聚集的理论分析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利益、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一般是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聚集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怀之 胡市明
近十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令人瞩目。这一支经济力量的迅速崛起,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富裕人民生活,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乡镇企业本身的弱点,使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纵观乡镇企业发展历史,仔细分析我国经济状况,我们认为,我国乡镇企业要克服当前困难,并在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广海
本 文通过对乡镇企业发展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乡镇企业得以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以及阻碍其 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最后从股份制改革和培育法制精神角度探讨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之路。
关键词:
产权结构 可持续发展 外部性 法治精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根生
最近,我们就临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情况做了一番调查。总的印象是,20年来,特别近几年,全区乡镇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成绩可嘉,经验可贵,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困难不少,任务艰巨。一、产业结构变革的历史与现状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文祥
依托乡镇企业 服务乡镇企业─—华夏乡镇企业学院探索与企业联合办学新路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华夏乡镇企业学院院长程文祥为了探索一条解决乡镇企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上不来、下不去、留不住”问题的办学新路,为乡镇企业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农业部和浙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连仲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徐连仲一、1995年及1996年1-6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回顾在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4500亿元和41500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机制探析吕新业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从最初的副业、社队企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5年,农村社会增加值的近3/5、国内生产总值的1/4、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和农民收的1...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玉明 陈厚德
目前乡镇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乡镇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自我选择、自我调节、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依旧没变;以实现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的社会环境,也已初步形成。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引起人们思考一个新的更深层的问题: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发挥活力的内在本源和动力?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如何能与整个社会利益的要求协调一致?我们航头同步带厂,是生产氯丁胶同步带的工厂。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倡导和建设符合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是促使企业充满活力的内在源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晓鸣,严敏
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四川省社科院农经所郭晓鸣,严敏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本文拟对两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小城镇的未来走势做出基本判断。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启动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戚永红 宝贡敏
本文首先提出了“开拓局部或特定市场、保卫国内大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和形成全球竞争优势”等四个层次的发展目标体系,然后以管理和制度创新为主线,结合我国乡镇企业20年来的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上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定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 目标层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朱根
区、乡镇工业办公室(以下简称为乡镇工办)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产物。现在,乡镇企业上有乡镇党政领导权,下有企业厂长自主权,乡镇工办干什么,怎么干?我们认为,乡镇工办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大有作为。一、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乡镇企业本身的多种特性,决定了乡镇工办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了变化,要求乡镇工办的服务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为此,乡镇工办要做好工作,必须具备多种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①规划。按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寻找加速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政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湖北与浙苏粤的农村城镇化率、乡镇企业集群和就业集聚度的比较与分析,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乡镇企业集群提供了长期稳定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吸收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迁移,导致农村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解释了苏浙粤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而湖北城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集群起步晚、规模小;提出了以乡镇企业集群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加速农村家庭迁移的农村城镇化的新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军 安虎森
我国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的发展道路与其成长初期地方政府分散决策和市场导向的影响,所形成的投资空间分散化的格局与低技术和重复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变这一情况的一个可行选择就是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本文在对我国乡镇企业生产力分散化现状与其损失多种积极溢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乡镇企业集聚化发展的经济效应、主导产业选择与集聚区构造以及相关的指导原则和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