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4)
2023(10333)
2022(8648)
2021(7887)
2020(6141)
2019(13940)
2018(13715)
2017(25443)
2016(14088)
2015(15921)
2014(16262)
2013(15872)
2012(14735)
2011(13594)
2010(14073)
2009(12619)
2008(12619)
2007(11685)
2006(10720)
2005(10029)
作者
(40873)
(33843)
(33672)
(31757)
(21925)
(16256)
(15380)
(13066)
(13037)
(12365)
(11647)
(11517)
(11102)
(10764)
(10581)
(10477)
(10061)
(9973)
(9792)
(9735)
(8586)
(8355)
(8213)
(7857)
(7790)
(7611)
(7584)
(7573)
(6940)
(6870)
学科
(65524)
经济(65462)
管理(37152)
(34918)
(26494)
企业(26494)
地方(26232)
中国(25738)
(18730)
方法(16384)
业经(15821)
地方经济(13862)
(13772)
数学(13175)
农业(13065)
数学方法(13009)
(11548)
环境(11510)
(11496)
(11368)
(11253)
银行(11241)
(11212)
金融(11210)
(10929)
(10113)
贸易(10100)
理论(10092)
发展(10087)
(10056)
机构
学院(200790)
大学(194515)
(79356)
经济(77137)
研究(73761)
管理(71101)
理学(58642)
理学院(57767)
管理学(56798)
中国(56386)
管理学院(56377)
科学(44826)
(43926)
(37575)
(36644)
(34462)
中心(33528)
研究所(33376)
(31787)
师范(31514)
(30375)
北京(28453)
(28335)
财经(27580)
(27455)
业大(25229)
师范大学(25002)
(24532)
(24394)
技术(23502)
基金
项目(123833)
科学(97237)
研究(95693)
基金(85058)
(72988)
国家(72262)
科学基金(61771)
社会(59609)
社会科(56407)
社会科学(56396)
(50956)
基金项目(44837)
教育(43504)
(42329)
编号(41011)
自然(37137)
自然科(36204)
自然科学(36199)
自然科学基金(35466)
(33970)
成果(33771)
资助(33468)
课题(30593)
重点(28531)
发展(27908)
(27422)
(25493)
(25481)
(25214)
规划(23980)
期刊
(105535)
经济(105535)
研究(66485)
中国(50349)
教育(30733)
(29915)
管理(28883)
(27134)
科学(26644)
学报(25590)
(21969)
金融(21969)
农业(20257)
技术(19746)
大学(19476)
业经(19252)
学学(17788)
经济研究(15685)
问题(14816)
财经(12862)
(11934)
图书(11841)
(11270)
资源(10886)
(10807)
论坛(10807)
现代(10765)
商业(10538)
(10474)
(9843)
共检索到331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工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一,幅员23.66万km~2,人口4150万,许多重要的国土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岩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八桂山乡,城镇异常活跃,成为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但是,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和完善程度,乃至区域研究与开发的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星  张春霞  
小城镇的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近年来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拟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从县域这个角度来谈谈对小城镇发展的一些认识 ,并对如何发展小城镇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国辉  黄向阳  
规划是一种具有未来导向性的特殊发展调控手段,其科学性与实施成效有着必然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厦门的规划和发展实际,呼吁科学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提出如何通过综合规划解决厦门的"小"的问题,实现跨越发展,从而有效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卿  陈雄  王立军  孙立锋  
“企业家”发展战略、“网络化”发展战略、“第三方治理”战略是我国产业集群型城镇的三大发展战略。其实施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发展。在实施这三大战略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政府实现转型,充分发挥“第三方”治理的效能,构建多部门的对话机制,整合协调多方力量,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庆勇  吴世先  
广西区"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广西建设"发展目标,对能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如何结合广西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形成广西能源人才的培养特色?文章初步分析了新形势下广西能源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需求趋向,提出构建广西能源人才培养特色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卿  
塑造生产服务业的产业主导地位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演进的重要战略之一。广州市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及政策供给取向表明,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确立为工业、服务业、农业生产服务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中间需求率高的传统优势生产服务业、知识分析性和技术应用性的现代生产服务业,构筑中心主城区生产服务业集聚和外围选择性扩散有机结合的空间布局,制定基于比重提高的总量性政策和基于内部结构优化的结构性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文伟  
城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从广义上说,一切城市都是相应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但另一方面,城市又是分级的,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由于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同,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那些据有最有利的位置,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发挥影响和作用,并领导着基层城镇的城市,无疑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常把这一类城市,特称“中心城市”。根据我国当前城镇发展的特点和水准,一般省内地区一级以上的区域发展中心,都起着“中心城市”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以湘粤赣边界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中心性模型基础上,对郴州、韶关和赣州三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通过进一步对三市的各行业区位商计算,发现要将郴州市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还存在城市中心性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科技还较落后等问题,并就该战略设想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桂丛  李德康  
一、战略目标同广西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以上,使人民收入水平尽快得到提高的总体目标相适应,广西商业应实现同总体目标相适应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广西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丽  
通过分析我国区域保险及山西地区保险的发展现状,找到了山西保险业发展滞后的内在原因,并在山西具有地区特色风险的基础上,探讨具有山西地区特色的专业保险机构的建立和保险产品的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沈镭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 ,开发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纪之交 ,本区社会经济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保护环境与维护民族及国家利益、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四大发展目标。作者认为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 ,必须遵循“需求、限制、平等”三大原则 ,确保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呈良性运行和发展 ;应采取人口有序发展、比较优势资源开发、防御型环境保护、局部区域突破发展和经济社会开放等综合模式 ,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探讨了高原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区域与产业等多重关系之间的协调机制 ,提出了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产业选择的途径与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晓蓉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进入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甘肃只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框架内,充分利用好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后危机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宏观环境,善于利用好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和支撑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最终实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慈福义  陈朝隆  
文章认为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包括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循环型点轴模式和循环型网络开发模式;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的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包括资源(含“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和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文章还对区域循环型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广为  丁时中  欧阳晓风  鲁晓峰  鲁晓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