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5)
2023(14926)
2022(12361)
2021(11522)
2020(9115)
2019(20277)
2018(19696)
2017(37615)
2016(19908)
2015(21875)
2014(21379)
2013(20905)
2012(19459)
2011(17752)
2010(18250)
2009(17214)
2008(16221)
2007(14730)
2006(13519)
2005(12416)
作者
(54368)
(45496)
(45039)
(42681)
(28521)
(21760)
(20298)
(17465)
(17379)
(16280)
(15461)
(15013)
(14319)
(14212)
(14106)
(13871)
(13211)
(13208)
(13095)
(13073)
(11383)
(11183)
(10934)
(10664)
(10509)
(10277)
(10189)
(9911)
(9237)
(8986)
学科
(83326)
经济(83245)
(63273)
管理(52150)
(50919)
(39816)
企业(39816)
农业(34071)
中国(32270)
(27475)
金融(27474)
(26388)
银行(26378)
地方(25956)
(25662)
业经(24690)
方法(23097)
(21043)
(20795)
数学(19695)
数学方法(19447)
(16351)
贸易(16333)
(15911)
(15859)
(14980)
(13619)
(13326)
技术(13080)
农业经济(12821)
机构
学院(276477)
大学(266193)
(120055)
经济(117450)
管理(103932)
研究(97118)
理学(87929)
理学院(87022)
管理学(85769)
管理学院(85249)
中国(82233)
(59223)
(56222)
(55454)
科学(54642)
(47820)
中心(47521)
农业(44694)
(44265)
财经(42666)
研究所(42477)
业大(41689)
(38690)
(37449)
师范(37158)
(35797)
经济学(35577)
北京(34843)
(34151)
经济学院(31937)
基金
项目(175443)
科学(139403)
研究(138312)
基金(124911)
(106441)
国家(105365)
科学基金(90949)
社会(89248)
社会科(84284)
社会科学(84270)
(71353)
基金项目(64940)
教育(61567)
编号(59332)
(57860)
自然(53609)
自然科(52332)
自然科学(52323)
自然科学基金(51354)
资助(49328)
成果(48386)
(44537)
课题(41078)
重点(39214)
(38497)
(37615)
发展(36988)
国家社会(36640)
(36362)
(36253)
期刊
(148154)
经济(148154)
研究(87251)
中国(65101)
(63840)
(46459)
金融(46459)
农业(42651)
(41047)
管理(36748)
科学(36601)
学报(36286)
教育(33175)
业经(30528)
大学(29444)
学学(27970)
技术(23740)
经济研究(21857)
财经(20455)
(19943)
问题(19780)
(17653)
农村(16444)
(16444)
农业经济(15720)
世界(15314)
(14094)
经济问题(13939)
(13848)
现代(13463)
共检索到445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璐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诸多卓越成果。然而,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已然成为制约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基于供需视角出发,加快突破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供给与需求层面的困境,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雄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排斥理论,并参考和借鉴有关金融排斥的指标,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排斥性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处理金融排斥问题的方法,提出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鑫  
农村金融的落后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可概括为供需缺口巨大、服务种类单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四大类,其成因主要包括农村经济落后、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混乱、城乡金融体系分割、农村信用环境差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等五个方面。为解脱困境,地方政府应从成因着手,努力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玉梅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从追求社会和政治目标出发,采取财政支农、低息农业贷款、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严厉监管等措施,以直接的干预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低效率运行。笔者认为我们应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目标、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公共资源帮助农村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英生  
1.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首先向农民灌输商品经济新观念,使整个山区农民冲出世俗樊笼,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走入市场,大胆竞争,让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行政领导要彻底破除片面追求速度和产值的思维定势,确立从实际出发,速度效益并重,以效益为主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买尔江·艾山  
农村金融发展发展的不平衡,既有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更包括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分布不合理、融资效率差异等各种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体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晶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杨玉玲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瓶颈,而农村金融问题又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金融如何支持"三农"发展,是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一直积极求解的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三农"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以明晰"三农"的真正金融需求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坤  秦军  李红涛  
一、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农村金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各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渐重视,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降低了基层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风险,为农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和机构间均实现了互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从海  潘昌凤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有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有关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考察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局限条件下的均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作了尝试性地解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共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谐金融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公平正义,兼顾各方,使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不同对象都能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畅  柯霖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层次与规模化的特点,其不再局限于向传统的初级粮食生产服务,而是向多种产品的融合与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在本文中,笔者从金融扶贫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兼容发展与改革,从而使得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媛媛  李芳琴  
为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供需的角度建立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资金需求者的博弈模型,逐渐放松假设条件引入农村非正规金融,构建多参与主体的博弈模型。文章基于农村二元金融的特性,从供给的角度建立有限理性的非对称鹰鸽博弈模型,得出符合约束条件的政府干预机制,增强了参与主体的借贷意愿,凸显农村二元金融供给主体的支农作用;在政府干预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协调综合实力不对等的二元金融供给主体的成本收益,双方也将有较大可能性收获到合作的策略空间,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可持续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