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77)
- 2023(17661)
- 2022(14732)
- 2021(13152)
- 2020(11063)
- 2019(24709)
- 2018(24170)
- 2017(45845)
- 2016(25158)
- 2015(27550)
- 2014(26917)
- 2013(26643)
- 2012(24227)
- 2011(21543)
- 2010(21551)
- 2009(20350)
- 2008(20245)
- 2007(18214)
- 2006(15750)
- 2005(14032)
- 学科
- 济(107777)
- 经济(107653)
- 业(97371)
- 企(85563)
- 企业(85563)
- 管理(83969)
- 方法(49274)
- 数学(40110)
- 数学方法(39780)
- 农(37916)
- 财(35895)
- 业经(34826)
- 农业(26979)
- 中国(25595)
- 务(24116)
- 财务(24092)
- 财务管理(24057)
- 企业财务(22821)
- 贸(20652)
- 贸易(20646)
- 制(20309)
- 易(20099)
- 技术(20045)
- 学(18624)
- 地方(18548)
- 理论(17692)
- 和(17586)
- 划(17389)
- 策(16932)
- 环境(15240)
- 机构
- 学院(365907)
- 大学(358020)
- 济(152303)
- 经济(149536)
- 管理(142532)
- 理学(123911)
- 理学院(122628)
- 管理学(120687)
- 管理学院(120030)
- 研究(117017)
- 中国(89269)
- 科学(73732)
- 京(73022)
- 农(72769)
- 财(70119)
- 所(60025)
- 业大(59122)
- 农业(57861)
- 财经(56463)
- 江(54945)
- 研究所(54709)
- 中心(53989)
- 经(51381)
- 经济学(47215)
- 北京(44409)
- 经济学院(43196)
- 范(43131)
- 州(42989)
- 师范(42556)
- 财经大学(41736)
- 基金
- 项目(247124)
- 科学(195234)
- 基金(180904)
- 研究(175628)
- 家(159678)
- 国家(158248)
- 科学基金(136038)
- 社会(114555)
- 社会科(108690)
- 社会科学(108658)
- 省(98556)
- 基金项目(95902)
- 自然(88843)
- 自然科(86935)
- 自然科学(86906)
- 自然科学基金(85459)
- 划(81944)
- 教育(79969)
- 资助(72606)
- 编号(69445)
- 重点(55904)
- 创(54497)
- 部(53902)
- 成果(53882)
- 发(53634)
- 业(51100)
- 创新(50314)
- 科研(48197)
- 国家社会(48014)
- 课题(47319)
- 期刊
- 济(166435)
- 经济(166435)
- 研究(98114)
- 农(68521)
- 中国(63940)
- 学报(61433)
- 财(57689)
- 科学(55679)
- 管理(53880)
- 农业(46899)
- 大学(45703)
- 学学(44050)
- 业经(31007)
- 技术(31006)
- 融(30167)
- 金融(30167)
- 教育(29485)
- 财经(28197)
- 业(27014)
- 经济研究(26854)
- 经(24361)
- 问题(22181)
- 技术经济(20315)
- 版(19253)
- 商业(18103)
- 贸(17615)
- 现代(17079)
- 财会(16966)
- 科技(16952)
- 统计(16637)
共检索到522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供给侧,还体现在需求侧。本文从供需视角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东部、西部、民营企业TFP的影响具有不显著的"倒U"型特征,即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不存在显著的证据,对中部和国有企业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2)除了国有企业门槛最高值高于15000外,其他企业最高值都在15000以内,且城乡收入差距在达到门槛最高值后,对企业TFP的影响具有负向影响趋势,揭示了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企业TFP提升的阻滞因素。(3)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正向效应,且工业化、城乡消费差距条件下凸显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负向效应。(4)在人力资本效应交叉作用条件下,除中部以外,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影响呈不显著的"倒U型"特征。(5)城乡收入差距与企业利润率有着促进企业TFP的耦合门槛区间,也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与企业高利润的耦合"悖论",即城乡收入差距对高利润企业TFP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实证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提升企业TFP需针对企业区域异质性、产权异质性特征在供需两端同时进行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企业TFP 供给 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汪亚楠
城乡收入差距会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影响TFP,并导致TFP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动轨迹。据此,本文采用199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导致TFP呈现倒"U"形变动过程,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52处,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影响TFP。引入空间相关性后城乡收入差距对TFP的影响仍呈现倒"U"形趋势,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48处,影响机制仍是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磊
本文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相对占比可以显著降低城乡之间人均工资收入比,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减小中、西部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东部地区却呈现出扩大效应。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海平 王岳龙
针对大多数研究文献往往忽视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解释力的事实,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9个省区1991~2008年间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绝大部分省区属于高-高和低-低类型;(2)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程度、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4)就业人员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华 李艳华 蔡倩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减税效应评价对于后期政策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显示:我国减税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该效应对技术性企业、非国有企业、实体经济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减税政策通过促进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却易于导致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融资约束在减税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前瞻性、精准性地推进和完善减税政策,发挥减税的经济发展效应;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投资类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协调发挥金融和财税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国华
本文在测算和分析1982—2002年省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基础上进行TFP的收敛检验,并与收入(劳均GDP)的收敛模式做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TFP解释了我国省区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我们应用OLS、PanelData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DynamicPanelData(一阶差分GMM)方法进行收敛检验,得出的结论是:TFP与收入的收敛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只有条件收敛,但是TFP的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且,我国TFP与收入的收敛模式与世界范围的TFP和收入的收敛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收入差距 收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蕊 周平
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从政府和企业R&D投入的角度,首先统计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企业R&D投入结构的变化,然后实证分析了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的R&D投入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且企业具有较高的溢出效应。因此,我们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应更注重企业科技投入以及其创新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
科技投入 TFP 协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华 陈伟华 陈文俊
根据城乡生产函数差异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利用我国各省1997—2009年数据研究城乡劳动力比、固定资产比、人力资本比、农业中间品投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要素生产率与城乡要素配置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城乡劳动力比的增长明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投入比、农业成本、以及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都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投入,各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对邻近省份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张娅楠 蒋世战
选取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市场竞争对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强化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以及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弱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坤丽 刘维奇
文章基于2005—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门槛效应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城乡收入的要素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和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呈现“U”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门槛效应检验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二重门槛效应,但资本投入不存在显著门槛效应;机制及异质性检验中,随着私营经济活跃度的增加,南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和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负向影响,但北方地区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向影响,劳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影响并逐步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投入数量和结构,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唐 王平田 余凡
文章运用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时间序列DEA、随机前沿(SFA)和LP一致半参估计等方法,对新常态以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化状况进行了综合测算。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春明 张丽云
探索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与质量变革的新动力,关键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1月1日起所有负面清单之外行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为外生政策冲击(财税[2018]99号文件),运用双重差分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通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提升。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敏
本文利用规模较大的8909家零售企业2013-2017年间微观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使用的资本存量测算方法,以企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分析与分解,并首次尝试分析中国零售业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2013-2017年间,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城乡差异较为明显;乡村地区零售企业生产率增速于2017年首次超过城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互联网+"背景下,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率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其增速近年来有所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构效应在下降,说明生产要素在城乡区域间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仍是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因此,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通过简政放权和进一步放开部分商业领域的准入门坎以及加大电子商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等措施,多途径改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带动城乡消费品市场共同繁荣发展。
关键词:
城乡差异 零售业 增加值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万仁新
基于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等路径实现且在内部控制健全、经营绩效较好和高管薪酬大于行业中位数的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结构层次性,表现为对企业合理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高管超额薪酬差距的作用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