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2)
2023(9222)
2022(7780)
2021(7256)
2020(5721)
2019(12912)
2018(12536)
2017(24532)
2016(12885)
2015(13957)
2014(13345)
2013(12755)
2012(11505)
2011(10359)
2010(10433)
2009(9755)
2008(9244)
2007(8096)
2006(7373)
2005(6330)
作者
(32270)
(26765)
(26730)
(25486)
(17232)
(12538)
(12124)
(10235)
(10215)
(9620)
(8959)
(8831)
(8414)
(8319)
(8146)
(8091)
(8061)
(7895)
(7726)
(7662)
(6393)
(6330)
(6278)
(6200)
(6119)
(5939)
(5855)
(5735)
(5245)
(5244)
学科
(49669)
经济(49607)
管理(38688)
(33111)
(25665)
企业(25665)
中国(17496)
(15770)
方法(14992)
(13480)
数学(12820)
数学方法(12614)
地方(11486)
业经(10780)
(10433)
贸易(10429)
农业(10382)
(10138)
(9834)
(9378)
城市(9079)
(8305)
银行(8303)
环境(8036)
(7997)
理论(7602)
(7586)
财务(7565)
财务管理(7551)
(7365)
机构
学院(169617)
大学(164268)
(71092)
经济(69406)
管理(65927)
理学(56065)
研究(55774)
理学院(55461)
管理学(54621)
管理学院(54291)
中国(43630)
(35193)
(33637)
科学(31064)
财经(27115)
中心(26872)
(25774)
(25748)
(24653)
(23486)
师范(23358)
研究所(22815)
经济学(21893)
(21631)
(21065)
(21010)
北京(20720)
业大(20248)
财经大学(19983)
经济学院(19752)
基金
项目(111851)
科学(90042)
研究(87949)
基金(81070)
(68392)
国家(67785)
科学基金(59782)
社会(57386)
社会科(54436)
社会科学(54429)
(43539)
基金项目(42391)
教育(40208)
编号(37356)
(36427)
自然(36201)
自然科(35396)
自然科学(35390)
自然科学基金(34708)
资助(31788)
成果(30502)
课题(25697)
(25219)
重点(24658)
(24533)
(23678)
国家社会(23618)
(22765)
(22711)
项目编号(22439)
期刊
(83237)
经济(83237)
研究(53985)
中国(31203)
(26275)
管理(23747)
(20789)
教育(19818)
(19565)
金融(19565)
科学(19395)
学报(17618)
业经(15450)
大学(14320)
农业(14030)
经济研究(13990)
学学(13465)
技术(13356)
财经(12472)
问题(12065)
(10892)
(9121)
现代(9069)
(8964)
商业(8269)
城市(7833)
理论(7652)
国际(7559)
(7282)
论坛(7282)
共检索到25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艳飞  闫志宇  杨晨  刘释疑  
以国内代表性大城市为例,从供需视角分析大城市住房市场基本特征、住房困境,包括大城市住房利用率高、租赁市场发达、居民支付压力大等特征,面临住房供需关系紧张、供应结构与需求不匹配、教育资源不均衡加剧供需矛盾、新市民住房保障需求增多、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等困境。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出因城制宜加大住宅用地供应规模、以住房可支付为准则完善住房供给体系、加强政策协同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优化住房、产业和教育布局拓展居住空间等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遥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正面临着巨大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压力,促使各级政府不断地在住房保障政策上进行尝试与革新。然而,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行之有效。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并评价了在不同供给模式以及区位条件组合下,住房保障政策的市场供需绩效及利益分配绩效。提出只有将保障性住房政策纳入一个空间资源配置政策体系中,才有可能实现住房保障政策的效应最大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成栋  陈敬安  黄卉  许小乐  罗忆宁  
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国家发展重点任务之一,并特别提出"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长租房市场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如何规范发展长租房还没有足够的共识。本文结合贝壳研究院住房租赁大数据等资料,明晰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数量、质量、可支付性和服务权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租赁企业、房东、租客和金融机构等参与方分析其现实困境,并借鉴国际大城市经验,提出长租房市场规范发展的目标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杰  
主持人语:大城市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国内经济循环重要性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大城市受制于要素承载的土地空间约束,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都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大城市也面临居住人口和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并相互竞争空间的冲突。大城市的房价租金高、职住不平衡、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成效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征  
"以房养老"政策是由保监会发起,由金融机构执行操作,向老年人提供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新型养老保障补充措施。"以房养老"自政策理念引入即引发社会热议,时至今日政策效果尚不显著,因此,围绕政策推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展开诸多讨论。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所提及的原因依照政府、机构与公众三个主体进行梳理,并选取政策过程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政策各环节之间、各主体间互动,以及政策的阶段进展方面拓展对"以房养老"政策遇冷的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德挺  
文章基于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探讨了超大城市人口调控困境、原因及应对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不同程度地面临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和人口活力困局。其原因可能在于相关部门尚未充分把握集经济、社会、管理于一体的人口系统思维,尚未充分明晰人口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而且在人口调控问题上存在4个认识误区,即"减人"与"添秤"可同步推进、"拆市场"和"产业升级"即"减人口"、人口调控就是"减规模"、人口调控就是针对个人施策。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建立"条件约束型"人口决策机制,以控制城市开发强度;(2)建立居民基本台账系统,以实现人口管理和服务的统一;(3)建立人口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以确保城市的生机活力;(4)打造人口圈层分布的规划格局,以带动人口向外疏解;(5)树立家庭需求整体谋划的调控理念,以提升人口流出的稳定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锋  
社区数字化治理是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从技术、组织、制度等推动社区治理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社区数字化治理具有提升治理效率、优化治理网络、创新治理机制、预防治理风险等功能目标,但由于超大城市社区治理尚处于数字化转型之中,应强化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公共性、风险性和相容性等价值遵循,结合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困境,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建构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雨杭  章征涛  
保障性住房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以及政府主导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方式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和普通商品住房不同的特点。本文总结国内大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布局规律,将其归纳为中心散点型、城市外围集聚型、郊区"大盘"建设型三种建设模式。第一种建设方式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后两种方式将成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发展趋势。文章最后针对这三种建设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设引导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康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总体水平的持续快速攀升,住房市场的供求矛盾随之加剧,严重威胁社会公正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住房价格与住房不动产配置的,不仅有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动的即期因素,更有影响供需力量的长期的、潜在的综合因素,包括城镇化、社会分配差距拉大、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土地供应机制和不动产溢价的调节机制等。面向未来,应探求和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同时亟需通过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以消解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并逐步形成统筹兼顾基础上的理性化解决方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康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总体水平的持续快速攀升,住房市场的供求矛盾随之加剧,严重威胁社会公正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住房价格与住房不动产配置的,不仅有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动的即期因素,更有影响供需力量的长期的、潜在的综合因素,包括城镇化、社会分配差距拉大、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土地供应机制和不动产溢价的调节机制等。面向未来,应探求和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同时亟需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淑军  肖少英  
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因其独特的区位,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石家庄郊区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格局进行研判和城乡统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小城镇自身发展能力和统筹能力的提升探寻发展路径。提出应立足郊区小城镇服务农村地域的核心功能,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硬件设施基础;挖掘传统文化,塑造小城镇特色风貌,加强生态治理,提升小城镇发展的软实力和吸引力;加强规划编制与引领,进行制度创新,增强小城镇自主治理和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昊  龙子洋  
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住房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可支付住房供应短缺、房价高企、居住条件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提出危旧房改造政策以来,我国的住区更新实践已经历若干阶段,其目标与内涵逐步丰富,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实施城市住区更新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进一步认清城市住区更新的时代使命并找到克服其实施难点和堵点的可行路径。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住区更新实施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当前城市住区更新在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了现阶段住区更新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境,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存量时代下通过住区更新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思路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包容性城市住区更新,更好地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长江经济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特大城市是重要引擎,战略意义重大。在新型城镇进程中,特大城市存在城区布局不合理、人口过分集聚、城乡制度障碍、建设用地粗放低效,资源需求压力等困境,建议实行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梯度一体化,城城互通,产城融合,四化同步,多元融资渠道,可持续集约高效发展的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敏学  
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处于快速城市化与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双通道进程中。快速城市化形成的巨量的住房需求,与尚不完善的住房供应方式共同引致了大城市住房发展中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增长与短期利益导向下,分散的住房建设行动进一步"显化"了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文章指出,大城市住房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方主体行动的有效整合。形成"区隔"化的供给结构,将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昕  刘文刀  陈杰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本文从18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切入,从政策目标、内容、工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各地政府背后的行动逻辑,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具体执行案例,梳理大城市最新试点进展并剖析其特征,进一步识别其在法律障碍与实践难点上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政策完善与工作优化,应高度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分配,增强跨部门协同合作,提高土地利用与增加土地收益以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同时应将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与住宅装配式产业化相结合,进而助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