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2)
2023(15654)
2022(13586)
2021(12645)
2020(10547)
2019(23913)
2018(23866)
2017(45965)
2016(24919)
2015(27879)
2014(27565)
2013(27033)
2012(24534)
2011(21896)
2010(21735)
2009(20453)
2008(19447)
2007(16996)
2006(14909)
2005(13208)
作者
(70584)
(58687)
(58626)
(55467)
(37241)
(28193)
(26502)
(22969)
(22331)
(20998)
(19837)
(19820)
(18678)
(18462)
(18146)
(18007)
(17578)
(17477)
(16861)
(16745)
(14561)
(14462)
(14088)
(13299)
(13120)
(13072)
(13068)
(12904)
(11860)
(11494)
学科
(95537)
经济(95402)
管理(77377)
(72545)
(61097)
企业(61097)
方法(43333)
数学(37265)
数学方法(36848)
(27897)
(26230)
中国(24962)
业经(22265)
(21221)
(20621)
技术(19528)
地方(18321)
农业(17727)
(17452)
贸易(17441)
(17348)
财务(17270)
财务管理(17237)
(16971)
理论(16497)
企业财务(16295)
环境(15771)
(15190)
(15178)
银行(15132)
机构
学院(348256)
大学(348196)
(137742)
管理(137168)
经济(134773)
理学(118873)
理学院(117598)
管理学(115611)
研究(115057)
管理学院(114976)
中国(84247)
(73446)
科学(70938)
(65713)
(57125)
(55667)
业大(52490)
财经(52203)
中心(51880)
研究所(51877)
(50565)
(47402)
北京(45936)
(44897)
师范(44468)
农业(43684)
(42008)
经济学(41798)
(40836)
财经大学(38855)
基金
项目(240294)
科学(188698)
研究(176929)
基金(173771)
(151632)
国家(150414)
科学基金(128977)
社会(111334)
社会科(105522)
社会科学(105500)
(94113)
基金项目(92170)
自然(83372)
教育(81440)
自然科(81405)
自然科学(81385)
自然科学基金(79902)
(79034)
编号(72418)
资助(70739)
成果(58580)
重点(53936)
(52998)
(50960)
(50884)
课题(49680)
创新(47519)
(46730)
国家社会(45785)
科研(45693)
期刊
(150995)
经济(150995)
研究(102737)
中国(66085)
学报(55936)
(51403)
(51164)
管理(50980)
科学(50682)
大学(42273)
教育(39948)
学学(39881)
农业(35527)
技术(31757)
(27954)
金融(27954)
财经(25392)
业经(24979)
经济研究(24369)
(21726)
问题(19206)
(18003)
科技(17918)
技术经济(17479)
图书(17176)
理论(16725)
(16327)
现代(15566)
实践(15216)
(15216)
共检索到505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杰   周力   应瑞瑶  
本文聚焦现阶段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约束条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分别从农户需求及企业供给两方面入手,分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扩散机制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离散选择实验数据、企业访谈数据等,对理论假说展开检验。本文发现:企业供给成本过高是制约技术扩散的关键,随着技术适用范围精准度的提高,农户支付意愿和企业生产成本均增加,但由于适用范围精准度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幅度更高,较高市场价格抑制了农户采用。农业部门在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时,既需考虑技术因地制宜特性,亦需考虑精准投入的高昂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好两者关系。此外,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提高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科技研发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新慧   闫小欢  
[目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伟  祁丽霞  王瑞梅  张希玲  
[目的]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1 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个玉米主产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①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②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飞雪   宁才旺   饶盼   朱述斌  
化肥减量增效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信息获取为农户采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利用2023年江西省1 452户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信息获取对农户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探究了农户理性疏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信息获取有效提高了农户采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强度,具体表现为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和有机肥施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农家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的影响并不显著。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信息获取主要通过提高农户的农业污染认知和技术生态认知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信息获取对规模户采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影响要比小农户大。数字信息获取对中青年和高文化程度农户采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基于理性疏忽视角发现,主要依据自身经验判断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农户对数字信息不存在理性疏忽,数字信息获取能有效促进其采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据此,提出政府应重视数字信息获取渠道的应用,提高农户对于数字信息的注意力分配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怀国  李莉  王克健  谭宏伟  兰宗宝  杨本鹏  彭李顺  冷杨  
化肥农药作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导致的生产成本攀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推进甘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是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甘蔗绿色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分析我国甘蔗生产化肥、农药施用现状入手,系统梳理已有的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并针对当前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①加强规划引导,改变传统化肥农药施用观念;②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型实用绿色高效产品;③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减施增效技术落地落实等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目标,有力推动甘蔗产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永喜   武继强   俞书傲  
以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化肥减量施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环境威胁的重要路径。本文构建一个农业部门化肥施用系统模拟分析模型,并基于农业技术进步不同类型设置情景方案矩阵,模拟中国主要农作物2020—2035年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分析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的农业化肥减量效应,探索中国农业化肥减量施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如果缺乏有效的技术进步,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将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2)肥效增进型技术进步的化肥减量效果明显大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协同推动两种类型技术进步其化肥施用减量效果最为显著。为此,要科学评估不同技术进步方式的化肥减量效果,选择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协同利用多种技术进步类型全面推动化肥施用减量增效。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宝  毕海滨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琪  李凯  
[目的] 基于农户“选择性采纳”特征开展减量增效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打包推广,是降低推广成本、提高推广效率的重要途径。[方法]运用浙江省638户稻农调研数据,基于列联分析、order probit与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从采纳强度和采纳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户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选择性采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户选择性采纳现象十分普遍,且技术属性与资源禀赋共同塑造了选择性采纳特征:(1)采纳强度较低,减肥技术平均采纳强度为1.74项。(2)虽然总体上农户更加偏好资金密集型技术,但采纳结构差异明显,多项减肥技术采纳决策中同时存在替代与互补关系。(3)禀赋约束是决定农户选择性采纳的重要因素,其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等经济禀赋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取舍进而影响了采纳强度与采纳结构,而参与技术培训、加入合作社等社会禀赋则有助于缓解经济禀赋约束。[结论]减量增效技术的集成推广应基于农户资源禀赋异质性,制定更为灵活化、差异化的推广方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新华  巩前文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但是,日益凸显的农户过量施肥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绿色生产形成的限制性因素,抑制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快速增长已经在政府和学界形成共识。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比较分析发现,调控政策目标经历了从"增量增产"到"减量增效"的历史演变。从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的演进逻辑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出台并实施的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涵盖了三个历史演进阶段:化肥增量增产阶段、化肥增量调结构阶段、化肥减量增效阶段。在对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演进逻辑的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耕地轮作休耕、从技术调控向制度调控倾斜等国家调控政策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国华  伍大利  陈延玲  夏婷婷  冯国忠  李前  石东峰  苏效坡  高强  
减肥增效是提高我国玉米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论文重点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养分高效品种的节肥潜力、化肥高效施用的4R技术、化肥的有机替代技术等方面论述减肥增效的技术途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产量的平均N、P_2O_5、K_2O的需求量范围分别为1.56—1.89、0.60—0.88和1.27—2.30 kg;吐丝后对氮磷的需求量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20%—30%和20%—40%,对籽粒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20%—30%和30%—38%。在目前东北土壤生产力状况下,实现玉米12 000 kg·hm~(-2)的产量水平平均氮肥投入量约为180 kg·hm~(~(-2))。应用不同类型新型肥料的节约氮肥潜力为9—25 kg·hm~(-2),应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铵+过磷酸钙做启动肥可以促进苗期生长。应用高地隙追肥机可以有效延长追肥的适宜期,有利于使"养分供应匹配养分需求"。滴灌施肥技术适宜在风砂质地土壤及干旱频繁发生地区推广,实现增产19%—128%,产量可达12 000—13 000 kg·hm~(-2)。地下滴灌施肥技术增产效果相同,应该大力推广。利用主动冠层传感器Greenseeker,可以在春玉米V5-V8期很好地估测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植株吸氮量,并应用于变量、精准的氮肥推荐。因地制宜地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节省肥料投入,提升土壤质量。其中秸秆覆盖条耕技术(Strip-till)可以协调传统耕作与免耕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从农民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栽培耕作技术模式,建立农民可应用、或在不久的将来可应用的技术规程,实现大面积应用,达到区域性减肥增效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晰  康婷  穆月英  徐雪  
为探索促进农户转变肥料投入行为、加速有机肥替代化肥,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立足生产要素替代关系视角,在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样条模型等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现状、驱动因素及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产出弹性高出化肥产出弹性44%,有机肥—化肥替代弹性为1.269,表现出较大的替代潜力;2)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专业化水平提高、使用更高肥效的有机肥、生态环保意识更强有利于推动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而当前合作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优质优价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有机肥效不稳定等问题则限制了农户替代积极性;3)家庭耕地面积在0.500~0.667hm~2的农户更倾向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最后,提出应推动生产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户有关有机肥知识与科学操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有机肥质量与施用效果,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介入生产环节,建立绿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优质优价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珍彩  
化肥费用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识别化肥价格波动会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2002-2018年面板数据,重点分析化肥价格波动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波动对水稻、玉米的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负向影响,而对小麦的单产有负向影响,对其种植面积却有正向影响;三种粮食自身价格对其单产和种植面积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使用背景下,要建立化肥价格波动预警机制,提高我国化肥生产技术,鼓励粮农使用绿色化肥或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控制化肥价格波动风险,因势利导,分品种施策,这对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松伟  梁珊珊  胡承孝  谭启玲  张晶  董治浩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缺乏”因子,明确了柑橘钙、镁、硼、锌缺乏与土壤酸化及磷、铁、锰、铜过量是我国柑橘园树体营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叶片-土壤分析联合诊断柑橘园养分丰缺状况以及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为我国柑橘绿色低碳施肥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莉丽  吴一平  习斌  马朝红  徐志宇  
[目的]化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但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就水稻种植农户对国家倡导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采纳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是依据项目研究小组在湖北省沙洋县所做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水稻种植农户采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意愿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户关于过量施肥的认知程度、影响农户化肥种类选择的因素、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因素及采纳减施新技术的意愿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农户对过量施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在肥料种类及施用量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因素、农户选择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的意愿有经济效益前提、农户对政府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扩散有更多期待。[结论]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户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效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肥料质量管理,为进一步减低化肥施用量及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新技术的推广披荆斩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雪萍  李银坤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据2016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设施蔬菜的播种面积将稳定在420万hm2。当前全国设施蔬菜总产达2.6亿t,占蔬菜总产量的35%以上,人均蔬菜供应量达到540kg左右[1-2]。相比露地种植,设施蔬菜产业具有集约化程度高、比较效益高等特点,其产值为露地种植的1.69—2.33倍[3]。传统设施蔬菜生产中,主要通过盲目增加水肥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导致水肥投入量远超植株生长需求。水肥过量投入不仅造成土壤养分积累、次生盐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