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6)
2023(4232)
2022(3422)
2021(3186)
2020(2391)
2019(5978)
2018(5428)
2017(9267)
2016(5127)
2015(5495)
2014(5463)
2013(5616)
2012(5258)
2011(4830)
2010(4635)
2009(4424)
2008(4371)
2007(3337)
2006(3004)
2005(2884)
作者
(14736)
(12359)
(12251)
(11829)
(7607)
(5948)
(5534)
(4811)
(4684)
(4221)
(4214)
(4182)
(4070)
(3911)
(3886)
(3879)
(3790)
(3569)
(3480)
(3475)
(3162)
(2970)
(2924)
(2864)
(2842)
(2805)
(2746)
(2483)
(2459)
(2437)
学科
(22904)
经济(22888)
管理(13703)
(12828)
(10877)
企业(10877)
方法(8906)
数学(7966)
(7961)
数学方法(7799)
中国(7797)
(6043)
(5286)
(5227)
结构(5221)
业经(4930)
地方(4829)
产业(4601)
(4163)
(4012)
贸易(4010)
收入(3906)
(3898)
(3854)
金融(3851)
(3794)
财务(3772)
财务管理(3759)
农业(3711)
企业财务(3625)
机构
大学(72156)
学院(70982)
(32354)
经济(31829)
研究(29215)
管理(26777)
理学(23108)
理学院(22777)
管理学(22380)
管理学院(22246)
中国(22159)
科学(17199)
(15477)
(14999)
(14539)
研究所(13221)
中心(12954)
(11641)
财经(11498)
(10667)
(10600)
经济学(10168)
(10105)
(10104)
师范(9992)
北京(9890)
业大(9754)
农业(9086)
经济学院(8942)
财经大学(8632)
基金
项目(49383)
科学(39891)
基金(37450)
研究(34680)
(33482)
国家(33228)
科学基金(28548)
社会(23557)
社会科(22402)
社会科学(22397)
基金项目(19190)
自然(18380)
(18152)
自然科(17966)
自然科学(17961)
自然科学基金(17692)
(16127)
教育(15843)
资助(15090)
编号(12911)
重点(11752)
(11120)
(10855)
成果(10564)
国家社会(10413)
(10283)
创新(9717)
教育部(9547)
科研(9486)
课题(9344)
期刊
(35981)
经济(35981)
研究(24105)
中国(15346)
学报(12246)
(11674)
科学(11604)
管理(11524)
(10141)
大学(9401)
学学(8807)
教育(7404)
农业(6846)
(6738)
金融(6738)
经济研究(6684)
技术(6518)
财经(5737)
(5042)
业经(4806)
(4537)
问题(4319)
国际(4280)
(3878)
世界(3813)
技术经济(3688)
(3679)
资源(3432)
理论(3388)
统计(3313)
共检索到114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凯明  王钰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下中国既要优化供需结构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又要改善分配结构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而供需结构优化与分配结构演化又是紧密关联的。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分配结构演化分解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转型上,提出了需求结构通过影响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分配结构的理论机制。本文对近三十年全球四十余个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和技能溢价的演化进行了发展核算,展示了中国分配结构演化的特征事实、供需动因与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分配结构演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劳动收入份额转为上升,供给侧(需求侧)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持续提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消费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另一方面,技能溢价不断扩大,供给侧(需求侧)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持续提高的产业内部(消费品)的技能密集程度;供需结构转型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基于历史趋势定量预测了未来中国分配结构的演化趋势,为实现2035年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娟  彭伟辉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期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与之相匹配。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在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技术替代劳动力、扩大中等收入重点群体规模等层面发生了新变化。然而,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仍面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优、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朝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步伐。因此,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解决初次分配不公问题;强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再次分配不优问题;规范管理社会捐助与慈善事业,解决三次分配"不足"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分配秩序"不法"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陈欣悦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达成的富裕水平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大国际组织的国家发展分类变化和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动特征的剖析出发,分别探讨两大维度监测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UNDP的经不平等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IHDI)做法,尝试给出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综合指数模型框架,并进行相关的收入富裕水平实现指数、其他富裕水平匹配指数、收入共享程度指数和公共服务共享程度指数设计。初步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指数模型基本能够满足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政策监测需求,但仍有一定的扩充改进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关筱谨  任碧云  赵彦庆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创新驱动代理指标,结合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金融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共同富裕,且创新驱动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优化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更大;引进模仿创新模式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而自主创新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提升效率来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志勇   靳东升   田志伟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已历经多次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其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仍不够理想。经国内专家研究和国际比较发现,基本减除费用是限制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了使用税收抵免代替减除费用改善再分配效应的效果,提出将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改为税收抵免制度、不再简单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更多的收入类型纳入综合所得征收范围等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王雨豪  朱鑫城  
研究目标:在中国结构性失衡情况下测算中国省级层面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指数(SE-ISEW),揭示其区域差异及收敛性,以实现共同富裕。研究方法:纳入结构指数修正居民消费以拓展ISEW核算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考察区域差异及其来源,使用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检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结构均衡发展,拓展的SE-ISEW能够反映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SE-ISEW在省级层面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慢于GDP增幅;中国的SE-ISEW存在区域差异,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区域间非均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减弱;全国和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地区的SE-ISEW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趋势。研究创新:构建结构指数并拓展SE-ISEW的核算体系,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价值:为提高可持续经济福利提供理论依据,为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希明  范小海  
共同富裕既要解决如何"富裕"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共同"的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特征事实,通过分析共同富裕各收入分配目标的实现路径,探索如何实现"共同",发现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政策的调节力度不足和精准性不够会阻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作用;降低企业的名义社会保险费率,提振中小民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扩大综合课征范围,优化税率结构,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者的税收监管,同时不宜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平均税率;完善财产税制度,增强直接税的再分配作用;加大普惠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整体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对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这些政策将有力促进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形成,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曹瑞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府约束性“资源”分配的视角,检验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能否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方面推进中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整体进程。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城市层面“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数据,研究了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十一五”规划以来制定的减排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偏向性,表现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较低的减排指标而对发达地区施加较高的减排指标。第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会显著减缓发达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升其绿色经济效率。这一偏向性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第三,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通过抑制投资潮涌、缩紧污染型企业投资环境等途径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以上结论为通过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维嘉    储德银    纪凡  
本文从“总体富裕”和“发展共享”两个维度测度我国281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我国税制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而且这一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考察结果显示,增值税对共同富裕具有反向作用,而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税制结构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为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提升直接税比重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还要不断优化间接税的内部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洪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也是分配伦理的价值目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目前已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应当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中心课题,认真研究和谋划。鉴于分配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本文从分配伦理的视角,围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分配制度,整顿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出6个方面建议: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决定机制;重视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力度,遏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突出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华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就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发展,而要素结构错配与共同富裕之间负向相关。进一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的交互项作用效果得知,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另外,区域异质性检验证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维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明显,而数字化程度的驱动效应薄弱。为此,提出以“政”为基,扎实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以“数”赋能,全面推进短板地区数字新基建布设;以“均”为重,重构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