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5)
2023(15630)
2022(13058)
2021(11752)
2020(9409)
2019(20755)
2018(20134)
2017(37097)
2016(19753)
2015(21635)
2014(21042)
2013(20269)
2012(18608)
2011(16898)
2010(17228)
2009(16299)
2008(15812)
2007(14347)
2006(12913)
2005(11973)
作者
(53991)
(45173)
(44974)
(42439)
(28669)
(21472)
(20202)
(17180)
(17065)
(16177)
(15370)
(15105)
(14422)
(14273)
(13898)
(13789)
(13308)
(13029)
(13027)
(12862)
(11297)
(11086)
(10778)
(10366)
(10259)
(10146)
(10001)
(9985)
(8927)
(8813)
学科
(78510)
经济(78401)
管理(64352)
(62009)
(51135)
企业(51135)
中国(27512)
(25529)
业经(22657)
地方(22581)
方法(22572)
(21152)
(20921)
技术(19851)
数学(18038)
数学方法(17791)
农业(17389)
(16582)
银行(16563)
(16059)
(15871)
金融(15867)
(14823)
贸易(14807)
(14325)
(14128)
环境(13912)
技术管理(13644)
(13633)
(13527)
机构
学院(274077)
大学(268309)
(112449)
经济(109966)
管理(102918)
研究(94815)
理学(86789)
理学院(85833)
管理学(84529)
管理学院(83994)
中国(73886)
(56629)
(55882)
科学(54030)
(46217)
(44500)
中心(43560)
财经(42174)
研究所(40982)
(40380)
(37970)
(37836)
师范(37495)
北京(35906)
(35670)
业大(35183)
(34912)
经济学(33891)
财经大学(30862)
农业(30695)
基金
项目(177122)
科学(141571)
研究(138619)
基金(125709)
(107458)
国家(106415)
科学基金(92570)
社会(89630)
社会科(84927)
社会科学(84913)
(72773)
基金项目(65428)
教育(63729)
(59456)
编号(57333)
自然(54770)
自然科(53522)
自然科学(53512)
自然科学基金(52562)
资助(48411)
成果(47481)
(43816)
(42841)
课题(41663)
重点(40324)
(39195)
创新(39104)
(38098)
国家社会(37014)
发展(35923)
期刊
(139963)
经济(139963)
研究(88228)
中国(67888)
管理(43788)
(43737)
(40852)
教育(39837)
科学(36244)
学报(35787)
(31035)
金融(31035)
大学(28690)
农业(27508)
学学(26659)
技术(25859)
业经(25588)
经济研究(22042)
财经(20852)
(18105)
问题(17218)
科技(15034)
(14252)
(13952)
(13636)
论坛(13636)
技术经济(13411)
商业(13212)
现代(12973)
职业(12563)
共检索到440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帅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能,需要将"创新驱动"置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位置",以供需协同演化的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一方面,必须注重创新驱动发展,辅之以"选择立法、强化竞争、税收优惠、简化审批、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等手段,强化供给侧管理,提高供给侧效率;另一方面,应依靠供需协同原则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制度发展,强化机制化建设,促进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使国民经济的供给端更好地与需求端相匹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震峰  仲丽娟  
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的凸显为基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托。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基础学科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组织作用与核心地位激励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基础学科的知识,基础学科协同创新的目标是生成新的基础学科知识。在我国的协同创新活动中,存在团队成员有效交流不足、基础学科人才地位与作用得不到保障,以及应用性创新项目挤占基础学科创新项目等现象,制约了协同创新过程中基础学科的发展。团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彰显多元知识协同运用创新成果的评价、凸显基础学科知识优势创新团队分工以及限制应用研究挤占财政资金等路径,可以促进以协同创新为依托的基础学科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智慧  陈鹏  
职业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校类型。但在科学逻辑的主导下,职业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趋同、评价体系单一、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对此,需要基于技术逻辑明确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按照技术生成逻辑设置专业,建立基于技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评估体系,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机制,以推进职业本科高校的特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传统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因信息孤岛造成的治理过程数据失真、因信息黑箱拖滞造成的治理主体动力积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治理决策失灵、因静态碎片化削弱了治理预期成效等现实困境。大数据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变革职业教育治理环境支撑、改造治理网络系统、优化治理发展格局、激发制度政策创新等,从而成为职业教育治理创新的关键应用和新途径。建议应围绕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动态协同治理设计与改革、建立职业教育开放性大数据管理系统与模式、汇聚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智慧与共识、建构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框架与机制等设计突破路径,以期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洁  郝颖  
本文首先从全球价值链格局嬗变的特征出发,以回溯产业链金融发展历程为契机,梳理产业链金融的演进逻辑。进一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重点阐释产业链金融助力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即产业链金融通过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环节堵点,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并通过国内循环赋能国外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最后,结合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产业链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即推动产业链金融协同机制建设、促进产业链金融监管体系完备以及强化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产学合作是基本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和转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要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从开放科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行动是基于主体创新能力异质性这一基本内在逻辑而展开的。基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要围绕建立产学多元主体共同愿景、校企微观主体共同利益基础和协同创新框架系统序参量,构建校企多元主体协同、价值整合、利益整合、资源整合以及协同实施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群   缪朝东   嬴萍丽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体现在数智化职教场景建设丰富职校教师专业学习场景、校企资源智能共享助推职校教师实践技能高质量培养等四个方面。但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建设难以契合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技术适应受困数字素养发展瓶颈等问题制约了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发展需立足职校教师技术适应,构建区域资源互通的研修平台;聚焦职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培育,构建校本化智能研修机制;立足多源精准数据采集,构建职校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化评价体系;基于角色与价值认知,构建满足职校教师教学科研需求的数字化诊断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社育  蔡平  
目前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的重点是对身体健康的照护,对精神、社会、身体三维一体的全方位健康需求供给能力相对滞后、满足度低,需要社区康养的新发展予以支撑和保障。在社区治理的逻辑框架下,社区康养领域出现的照护服务、营养配餐、运动康复、适老化改造、金融、教育、宜居环境开发等新业态,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面临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标准不高、人才支撑不强、供需信息不对称、市场宣传不到位、社区公共服务不配套等诸多挑战,需要在创新治理模式、推进科技赋能、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实现突破。
[期刊] 改革  [作者] 丛屹  王焱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本质上要求打破藩篱,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的首要步骤和切入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合作治理,应在坚持顶层设计与地方协同相一致,信息共享、平等协商与互利共赢,统筹协调、总量控制、比例分配,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优先推进京津双核的一体化进程,加快编制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清理相关限制性政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以企业创新意愿作为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变量,构建政府推动企业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的逻辑框架,可以分析政府在人力要素、资本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维度的支持行为对企业意愿的影响,并探求政府推动企业二元创新的形成机理。最后,从聚焦创新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供给和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实现企业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动态协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云  邓秀新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雨  李巍  冯磊  
从正在探索的互联网医院模式入手,客观分析互联网医院的生成逻辑以及在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其功能性定位和路径的优化,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互联网+医疗"的有序融合给予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邢成举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法虎   魏子凡   顾甲  
在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审视教育要素的迭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改革。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导向与内涵,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时空,并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的数字化逻辑体系。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位、方向迷失、体验屏障、源头困境和竞争劣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契合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需遵循数字化逻辑,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构建,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与综合教学模式改革,并着力提升师生在数字素养方面的专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