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4)
2023(14966)
2022(12671)
2021(11435)
2020(9844)
2019(22080)
2018(21915)
2017(43596)
2016(22792)
2015(25067)
2014(24475)
2013(23871)
2012(21718)
2011(19522)
2010(19554)
2009(18601)
2008(17541)
2007(15309)
2006(13511)
2005(11896)
作者
(60686)
(50646)
(50464)
(48162)
(32135)
(23853)
(23035)
(19691)
(19104)
(17838)
(17137)
(16913)
(15715)
(15678)
(15629)
(15248)
(14873)
(14632)
(14600)
(14499)
(12517)
(12119)
(12096)
(11601)
(11567)
(11364)
(10897)
(10701)
(10108)
(9669)
学科
(114053)
经济(113958)
管理(65959)
(62233)
方法(49683)
(49200)
企业(49200)
数学(44929)
数学方法(44482)
中国(28186)
(26542)
(25559)
地方(21990)
业经(21549)
(18751)
贸易(18742)
(18575)
(18202)
农业(18068)
(17554)
(15821)
财务(15778)
财务管理(15743)
(15366)
银行(15354)
企业财务(14924)
(14901)
金融(14899)
环境(14697)
(14659)
机构
学院(321619)
大学(320229)
(147837)
经济(145274)
管理(127902)
理学(111077)
理学院(110062)
管理学(108361)
管理学院(107761)
研究(100905)
中国(77931)
(67864)
(64092)
科学(55539)
财经(55042)
(50086)
经济学(48020)
(47329)
中心(47128)
(45484)
经济学院(43265)
研究所(42429)
(41681)
业大(41261)
财经大学(40970)
北京(39664)
(38970)
师范(38637)
(36437)
(36081)
基金
项目(212260)
科学(169814)
研究(158841)
基金(157575)
(134421)
国家(133343)
科学基金(116976)
社会(106013)
社会科(100731)
社会科学(100711)
基金项目(82295)
(81330)
教育(73617)
自然(72420)
自然科(70804)
自然科学(70788)
自然科学基金(69533)
(67578)
资助(65064)
编号(64584)
成果(51355)
(48141)
重点(47077)
(45927)
国家社会(45101)
(44315)
教育部(42839)
课题(42755)
人文(42325)
创新(41447)
期刊
(159917)
经济(159917)
研究(95472)
中国(53827)
(52074)
管理(47820)
学报(40544)
科学(39104)
(36927)
大学(32583)
学学(30908)
(30056)
金融(30056)
技术(29276)
经济研究(28355)
财经(28096)
教育(26839)
业经(25533)
农业(25146)
(24148)
问题(21066)
统计(18612)
(17679)
技术经济(17402)
(16368)
商业(16246)
理论(16070)
决策(14890)
国际(14302)
实践(14106)
共检索到46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代盛  石建昌  
人口因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口政策是政策制定者极为关心的决策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53年到2005年全国(台湾省、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除外)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软件,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刻画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伟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李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96级博士生100015)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同时,由于对人力资本开发投入长期不足,又呈现出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的特点。这种劳动力过剩与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的矛盾所导致的巨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霄翀  宋逢明  
本文构造了中国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在进行了参数校准后,模拟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力过剩情况下经济发展路径与海外市场受到压制时国内经济的变化,以及相应政策的经济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传统收入分配模式可能导致内需不足和净出口持续增加;当海外市场受到压制时,将引发国内消费品价格指数下跌,并可能向资本品部门传递;在应对出口压制时不同政策的效率不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春  
本文所定义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剔除短期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经济所具有的长期增长能力。经济波动一般就是因为各种短期因素的干扰使经济增长率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比方说,现有生产能力为100,但由于突发大规模自然灾害或者消费者突然降低消费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实际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海宾  
劳动力价格水平不仅与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变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选取了2004-2014年劳动力价格、居民价格指数(CPI)、GDP、生产价格指数(PPI)等相关数据,利用格兰杰检验、VAR模型、脉冲函数等手段进行论证。结果反映: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上升会直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价格与我国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秀芳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作用机制在理论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验证,但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表征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华东地区的数据构建P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再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转移可以直接驱动经济增长;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可以通过影响非农资本深化程度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一、增长经济学的劳动力要素公式增长经济学这门学科大致是本世纪40年代形成的。其劳动力要素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多马、索洛、斯旺诸人。前两位属于增长经济学的古典学派人物,他们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芝倩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靖祥  何燕  
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资本的配置结构共同决定经济增长及波动的方向和质量。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城镇所有制结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及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在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结构分解框架下,借助1990-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城镇不同所有制农村劳动力"三部门"就业对经济增长作用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是中个体、私营和外资等所有制经济部门劳动力吸纳对经济增长起正向拉动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国有经济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贡献明显,与现实相符;在讨论农村劳动力"吸纳"影响因素过程中,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广婷  江静  陈勇  
本文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997—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6.33%和1.72%。分地区看,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GDP提高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益最小。为应对当前剩余劳动力总量的减少、转移速度减慢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政府应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企业、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本地就业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琳  
随着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失业的人却越来越多,文章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情况做出实证分析,随后用加入资本的要素,分析这三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蕾  彭韶兵  艾新宇  
劳动力价格水平变化与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劳动力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价格变化的现状作详细的分析,进而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魁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负担的减轻产生了人口红利并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长期而言,劳动力负担每降低1个百分点,促使人均产出增加0.176个百分点。短期而言,劳动力负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劳动力负担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主要由快速下降的少儿抚养负担解释。但随着少儿抚养负担的稳定和老龄化的加速,未来劳动力负担变化将由老年赡养负担主导,随之引起的经济效应将发生改变。为此,应抓住剩余30年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人口红利期积累的成果迅速推进人口结构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论卫星  杨林生  
工资机制决定于经济运行关系而非经济性质关系。在商品和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劳动量工资机制所依存的经济运行条件逐步消失,劳动供求工资机制起主导作用虽然具有必然性,但工资偏低、增长乏力、收入悬殊等问题也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劳动力价值工资机制不但同我国事实上的资本经济运行相吻合,而且能够弥补劳动量工资机制、劳动供求工资机制的缺陷,应当成为决定我国工资水平的工资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定胜  曾懿亮  谢康佳男  
本文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劳工部、日本厚生劳务省、香港政府统计处、欧盟统计局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所做的相关调查统计为基础,选用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2000-2011年的数据,从国内各省份层面分析论证了劳动力成本对FDI流入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地区劳动力成本即工资水平的高低对FDI的引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有别于以前学者的结论是,这种影响机制并不是单调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而是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对于FDI的引进具有双重效应,具体表现为先因人力资本储备提高而受到促进,进而投资成本超过阈值后受到抑制。其次,本文将通过实证结果解释2012和2016年我国FDI呈现负增长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