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28)
- 2023(21020)
- 2022(18190)
- 2021(16880)
- 2020(14413)
- 2019(32402)
- 2018(32090)
- 2017(61254)
- 2016(33822)
- 2015(37566)
- 2014(37012)
- 2013(36235)
- 2012(33276)
- 2011(29823)
- 2010(30029)
- 2009(27860)
- 2008(26859)
- 2007(23672)
- 2006(21000)
- 2005(18155)
- 学科
- 济(130289)
- 经济(130137)
- 业(92601)
- 管理(91435)
- 企(70328)
- 企业(70328)
- 方法(59063)
- 数学(51749)
- 农(51386)
- 数学方法(50947)
- 中国(34123)
- 农业(34122)
- 财(33028)
- 业经(31622)
- 学(30341)
- 地方(26650)
- 制(25709)
- 贸(23745)
- 贸易(23730)
- 易(23067)
- 理论(21354)
- 技术(20282)
- 务(20215)
- 银(20212)
- 银行(20131)
- 财务(20129)
- 财务管理(20084)
- 环境(19925)
- 行(19141)
- 和(19023)
- 机构
- 学院(467546)
- 大学(465377)
- 济(180383)
- 管理(179276)
- 经济(176371)
- 研究(158374)
- 理学(155631)
- 理学院(153882)
- 管理学(150512)
- 管理学院(149707)
- 中国(120201)
- 科学(103526)
- 农(99334)
- 京(98668)
- 所(81228)
- 财(81215)
- 业大(80342)
- 农业(77583)
- 中心(74693)
- 研究所(74413)
- 江(71000)
- 财经(65052)
- 范(61472)
- 北京(61188)
- 师范(60697)
- 经(59385)
- 院(57308)
- 州(56960)
- 经济学(53298)
- 省(52436)
- 基金
- 项目(326872)
- 科学(254676)
- 基金(235327)
- 研究(231845)
- 家(208659)
- 国家(206901)
- 科学基金(175913)
- 社会(144167)
- 社会科(136239)
- 社会科学(136199)
- 省(130374)
- 基金项目(124157)
- 自然(117544)
- 自然科(114816)
- 自然科学(114781)
- 自然科学基金(112676)
- 划(109254)
- 教育(107099)
- 资助(97725)
- 编号(94639)
- 成果(75541)
- 重点(73897)
- 部(70437)
- 发(69781)
- 创(67475)
- 课题(65266)
- 科研(63469)
- 创新(63028)
- 计划(61611)
- 大学(59946)
- 期刊
- 济(197161)
- 经济(197161)
- 研究(130980)
- 农(95059)
- 中国(91576)
- 学报(85448)
- 科学(74112)
- 农业(64091)
- 大学(64055)
- 管理(62040)
- 财(60765)
- 学学(60598)
- 教育(51384)
- 融(44597)
- 金融(44597)
- 技术(40011)
- 业经(37156)
- 业(31927)
- 财经(30540)
- 经济研究(30469)
- 问题(26424)
- 经(26159)
- 版(25438)
- 图书(24908)
- 业大(23838)
- 科技(23513)
- 统计(21703)
- 技术经济(21636)
- 理论(21133)
- 资源(20742)
共检索到684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虎 罗剑朝
本文利用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3 459户样本农户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实证研究农户受供给型、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倾向及影响因素,并计算不同类型信贷配给的相对风险比(RRR)。研究发现:(1)随着农地抵押贷款试点推广,在剔除了缺乏有效信贷需求的农户后,有35. 24%的农户受到不同程度信贷配给,其中受到供给型和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农户分别占18. 17%和17. 07%。(2)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类型的因素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性。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耕地面积、家庭储蓄、是否购买保险、贷款偿还经历和金融机构数目是影响农户需求型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户供给型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有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家庭收入、家庭储蓄、是否购买保险和贷款偿还经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楠 罗剑朝 马婧
本文基于宁夏平罗732户微观农户数据,引入农户风险意识和承担能力因子,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对其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和行为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和承担能力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及行为响应;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响应;农户的风险意识对其风险承担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多群组分析表明,农户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本文提出政府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程度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提升农户风险意识,提高农户风险承担能力,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和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郁 韩俊 罗丹
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期制度性信贷配给所引发的信贷需求压抑现象,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过高的交易成本和不完善的信贷配给机制与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交互作用,提高了农户所感知的信贷成本并降低了其信贷获得的预期,从而产生了需求型信贷约束。供给型约束和需求型约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收入、年龄、社员身份以及与金融机构的关系等因素对两种类型约束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认为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信贷约束问题不仅需要放松信贷管制和增加金融供给,更要通过信贷制度的创新破除信贷需求压抑的制度性根源,并辅之以增加收入的政策改变农户的消极预期。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户信贷 需求型约束 认知偏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青文 罗剑朝 张珩
研究目的:分析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条件下农户对信用、保证、质押、产权抵押4种正规融资方式的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结果:产权抵押贷款已成为试点地区农户正规融资的主要选择方式,且对其他正规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替代效应;农户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既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共性,其中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的政策认知、优势认知均是影响其4种融资方式选择的显著因素。研究结论:为优化产权抵押业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应做到:(1)重视政策宣传力度与效果,提升农户认知;(2)凸显产权抵押贷款优势,不断优化创新产品设计;(3)加强金融供给精准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西川 陈立辉 杨奇明
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本文采用2013年浙江省实地调研数据实证考察发达地区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对利率的弹性。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运用意愿调查和TobitⅢ模型等方法更全面地处理了此类研究固有的数据截尾、样本选择偏差和利率内生性三类计量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多笔贷款与利率弹性异质性问题的新思路。研究发现:(1)利率显著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低收入群体信贷需求对利率也是敏感的;(2)正规金融机构并未对不同特征农户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3)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农户正规信贷需求较高,而富裕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机会更多;(4)农户正规信贷需求非农化与大额化倾向明显。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勇
当前研究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我国近年来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探索。其次,以安徽省宣城市201名基层农村信贷员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涉农金融机构拓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产性质、农地的规模以及农地产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均对农地金融业务的开展产生影响,为此对发展我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陈强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根据抵押农地的经营权类型,农地抵押贷款借款人可以划分为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笔者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明显高于没有农地流入的原始承包户;由于经营户和原始承包户在经营权类型、农地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始承包户面临的抵押风险更高;不论是原始承包户还是经营户,抵押风险都是影响其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需求特点,笔者认为农地抵押贷款更适合
关键词:
农地抵押贷款需求 抵押风险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陈强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根据抵押农地的经营权类型,农地抵押贷款借款人可以划分为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笔者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原始承包户和经营户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明显高于没有农地流入的原始承包户;由于经营户和原始承包户在经营权类型、农地规模、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始承包户面临的抵押风险更高;不论是原始承包户还是经营户,抵押风险都是影响其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资金需求特点,笔者认为农地抵押贷款更适合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经营户,对于小规模的原始承包户应着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
关键词:
农地抵押贷款需求 抵押风险 风险偏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探析不同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置下异质性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情况,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农地抵押贷款目标机制下,存在较多农户面临着新的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数量配给,实践中农地抵押贷款设置了不同的增信机制,分为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类,其中外部增信又分为信息甄别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同增信机制对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农户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供需型信贷配给。在推进以农地为代表等"估值难、处置难"的标的物抵押贷款可从,下沉信贷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农村贷款流程,稳步推进政府引导下的预授信模式;增强标的物价值稳定性,完善农村农户信息体系建设,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包含交互项的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户收入较低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随土地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当农户家庭土地规模处于较小规模时,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并不会提高。研究还发现了影响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其他主要因素。针对结论,未来仍需不断加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户需求差异,可适当结合当地农户有效融资需求划分差异性贷款额度,充分发挥抵押贷款对较高收入农民的有效性;针对大规模经营农户,依据其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实施农业生产专项抵押贷款,适当放宽还款时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包含交互项的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户收入较低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随土地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当农户家庭土地规模处于较小规模时,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并不会提高。研究还发现了影响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其他主要因素。针对结论,未来仍需不断加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户需求差异,可适当结合当地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健 谢琳
同样的制度安排并不一定导致同样的行为结果。由农地确权所表达的产权明晰及其稳定性,并不必然导致农户一致性的行为响应。笔者认为,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的农地调整经历及产权不稳定的记忆或许是其农业生产绩效存在差异的重要诱因。本文构建了“农地调整经历—劳动力非农转移—农业生产绩效”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所经历的农地调整程度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与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相比,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是农业生产绩效最高的经营主体。其次,机制分析表明,对比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主要通过减少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绩效。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生代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城郊区位弱化了农户的农地小调整经历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笔者强调,制度是重要的,人的记忆或经历也同样重要。农村土地“还权赋能”固然重要,但缺乏相应机制的有效匹配可能是造成农业生产绩效损失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嘉坤 宋坤
抵押物处置难是掣肘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采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推演政府、处置组织及金融机构在抵押物处置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分析出影响抵押物处置效果的因素。然后基于四川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五个维度设计21个观察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结果。研究表明,政府实际支持力度和农地流转市场成熟度对抵押物处置效果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抵押物清算评估情况对处置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的处置流程及规章制度、借款人及其他因素对处置效果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统一评估标准,引入第三方处置组织并搭建多层级土地流转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