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9)
- 2023(15343)
- 2022(12882)
- 2021(11956)
- 2020(10296)
- 2019(23781)
- 2018(23290)
- 2017(44722)
- 2016(23697)
- 2015(26801)
- 2014(26499)
- 2013(26346)
- 2012(24459)
- 2011(22315)
- 2010(22031)
- 2009(20692)
- 2008(20131)
- 2007(17566)
- 2006(15201)
- 2005(13625)
- 学科
- 济(121664)
- 经济(121559)
- 管理(67654)
- 业(63054)
- 方法(54229)
- 企(51021)
- 企业(51021)
- 数学(48989)
- 数学方法(48508)
- 中国(29459)
- 农(26753)
- 财(26621)
- 地方(23143)
- 业经(22333)
- 贸(21470)
- 贸易(21462)
- 学(21159)
- 易(20852)
- 制(18893)
- 农业(17756)
- 融(16443)
- 金融(16440)
- 务(16350)
- 财务(16302)
- 财务管理(16263)
- 环境(16086)
- 银(15908)
- 银行(15879)
- 和(15612)
- 企业财务(15477)
- 机构
- 大学(348583)
- 学院(345765)
- 济(160135)
- 经济(157386)
- 管理(135940)
- 研究(118531)
- 理学(118067)
- 理学院(116860)
- 管理学(115030)
- 管理学院(114398)
- 中国(90930)
- 京(71811)
- 财(69868)
- 科学(68483)
- 所(58479)
- 财经(57058)
- 中心(54729)
- 研究所(53196)
- 农(53183)
- 经(52022)
- 经济学(51585)
- 江(48650)
- 业大(48132)
- 经济学院(46528)
- 北京(45114)
- 财经大学(42564)
- 范(42265)
- 院(42107)
- 农业(41894)
- 师范(41857)
- 基金
- 项目(232263)
- 科学(185175)
- 基金(173917)
- 研究(167684)
- 家(151294)
- 国家(150138)
- 科学基金(130007)
- 社会(111366)
- 社会科(105934)
- 社会科学(105910)
- 基金项目(90983)
- 省(87158)
- 自然(82946)
- 自然科(81127)
- 自然科学(81104)
- 自然科学基金(79722)
- 教育(76621)
- 划(73928)
- 资助(72451)
- 编号(65415)
- 部(53252)
- 成果(52402)
- 重点(52106)
- 发(49733)
- 国家社会(48102)
- 创(47887)
- 教育部(46411)
- 科研(45007)
- 创新(45001)
- 人文(44659)
- 期刊
- 济(169290)
- 经济(169290)
- 研究(101511)
- 中国(60038)
- 财(54053)
- 学报(50668)
- 管理(49082)
- 科学(48139)
- 农(46753)
- 大学(38900)
- 学学(36818)
- 农业(31781)
- 融(31387)
- 金融(31387)
- 技术(30462)
- 经济研究(29450)
- 财经(29185)
- 教育(26656)
- 经(25138)
- 业经(24431)
- 问题(22470)
- 统计(20394)
- 贸(20129)
- 技术经济(19127)
- 世界(17914)
- 策(17816)
- 业(17777)
- 国际(17206)
- 决策(16294)
- 理论(16113)
共检索到504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赵留彦
本文研究两类基本宏观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并据此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的经验证据表明:第一,供给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负相关,而需求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正相关。第二,需求冲击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致,不过供给冲击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间关系并不明显。第三,供给冲击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度相对更强,而需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则更强。这解释了经验中经常观测到通货膨胀顺周期特征。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容易调控通货膨胀,却难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谨防其通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平平,吕忠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欧阳瑞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繁荣与萧条交替的经济运行过程引起了众人的注目。19世纪至今,对于经济波动的成因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种理论流派或从经济体系内部,或从经济体系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甘娜 孙睿
预期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冲击,如果能让各类经济主体在冲击来临之前形成预期,那么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与各类经济主体没有预期相比可能会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可预期的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使用Search-Matching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相比于传统的DSGE模型,Search-Matching模型考虑了劳动市场摩擦的存在,而这恰好和我国实体经济的就业市场高度吻合。同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本文基于1991—2017年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贝叶斯估计,得到了比使用既有文献进行校准拟合度更高的模拟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发现,可预期资本税冲击能够在长期明显缓解税收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可预期资本税冲击也可以在短期缓解资本税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事先促进政策预期形成,并最终实施政策,就能够很好地缓解税收冲击对于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庞东 杨灿
经济制度变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经历的影响最深远的整体性、持久性的外生冲击之一,制度变动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制度冲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东 杨灿
经济制度变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经历的影响最深远的整体性、持久性的外生冲击之一,制度变动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制度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婷 庞东 杨灿
经济制度变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经历的影响最深远的整体性、持久性的外生冲击之一,制度变动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变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制度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婷
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解释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指标周期表现较为一致,而名义货币指标周期变化较大,从波动性来看,货币冲击波动强于实体经济,货币指标标准差大约是实际GDP的1.2-1.5倍,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对实际GDP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操作的特征;M1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的作用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表明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冲击 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1998Q1-2022Q4时段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总体上呈现反向波动,并在不同频域内交叉领先波动,但在二者的主周期频域内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2)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能拟合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特征;(3)在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金融周期的部分中介效应是二者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效应分别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下起到了金融加速器和金融减速器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陈燕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某些类似于国际经济的特征:居民消费、产出与TB/GDP之间呈明显的逆向协动性;同时,也表现出某些不同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居民消费波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波动,就业波动较为平滑。本文试图从开放经济的角度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又鉴于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一个考虑了外生的政府支出冲击与代表流动性冲击的偏好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来给予解释,并考察了这些机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发现:上述机制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模型能够解释92%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该模型可以合理预测各变量与TB/GDF之间的逆向协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基于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的研究视角,本文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逆传递效应的传导机制。运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的逆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人民币升值都不具有通货紧缩效应,而是具有逆传递效应,并且名义有效汇率的逆传递效应强于双边名义汇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靳炜 方匡南 林洪伟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的主要来源,对公众预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进而可能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使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将中文财经类报刊文本数据转化为新闻主题关注度,并依据新闻主题关注度构建新闻指数作为公众预期的测度,然后结合消费、产出等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利用结构VAR模型考察预期冲击和噪声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闻指数对消费、产出等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明显的领先关系;从新闻指数中识别的预期冲击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永久性的影响,而噪声冲击的影响会逐渐衰减,最终回到冲击前的水平。本文的研究验证了预期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性,并为文本数据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