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4)
2023(10792)
2022(8890)
2021(8035)
2020(6746)
2019(14907)
2018(14715)
2017(29379)
2016(15374)
2015(16667)
2014(16297)
2013(16269)
2012(15031)
2011(13574)
2010(13397)
2009(12382)
2008(12021)
2007(10806)
2006(9461)
2005(8125)
作者
(46349)
(38489)
(38377)
(36297)
(24032)
(18283)
(17350)
(15102)
(14340)
(13474)
(12931)
(12565)
(12180)
(11876)
(11725)
(11697)
(11657)
(11449)
(11090)
(11040)
(9635)
(9419)
(9320)
(8725)
(8536)
(8411)
(8395)
(8363)
(7619)
(7591)
学科
(66055)
经济(65994)
(46092)
管理(45183)
(35666)
企业(35666)
方法(28640)
数学(25322)
数学方法(25179)
(19903)
中国(19094)
技术(16491)
业经(16099)
(15359)
(14143)
贸易(14138)
(13824)
农业(13271)
(13259)
产业(12868)
地方(11936)
(11811)
(11052)
银行(11002)
(10583)
环境(10255)
(9696)
金融(9696)
技术管理(9579)
(9253)
机构
学院(227656)
大学(225939)
(99965)
经济(98300)
管理(88506)
理学(77652)
理学院(76873)
管理学(75852)
研究(75684)
管理学院(75450)
中国(55614)
科学(46445)
(46113)
(43787)
(42706)
(38067)
业大(37343)
财经(36048)
研究所(34884)
农业(34189)
中心(34178)
(32878)
(31933)
经济学(31702)
经济学院(29198)
北京(28447)
(27200)
财经大学(27016)
(26874)
师范(26808)
基金
项目(156810)
科学(123953)
基金(114841)
研究(111456)
(102010)
国家(101193)
科学基金(86023)
社会(74474)
社会科(71006)
社会科学(70992)
(61847)
基金项目(61604)
自然(54593)
自然科(53341)
自然科学(53324)
自然科学基金(52410)
(52103)
教育(49813)
资助(44890)
编号(42843)
重点(35566)
(35383)
(34705)
(34531)
成果(32950)
创新(32305)
国家社会(31950)
科研(29831)
教育部(29596)
课题(29332)
期刊
(103408)
经济(103408)
研究(63283)
学报(38830)
中国(38193)
(38113)
科学(34879)
管理(31252)
(30618)
大学(28928)
学学(27836)
农业(26200)
技术(19685)
(19304)
金融(19304)
业经(18942)
教育(18312)
经济研究(18170)
财经(17726)
(15439)
问题(15131)
(13286)
技术经济(13240)
科技(12621)
商业(12264)
(12232)
(10399)
理论(10377)
现代(10335)
统计(10171)
共检索到31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卫平  郭江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能过剩靠传统的需求侧治理难以解决问题,以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和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4年数据,通过数据包络法测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且呈现结构性和体制性过剩特征,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从供给侧视角分析资本、创新、土地、劳动力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证实,资金、土地、劳动力对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影响为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卫平  郭江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能过剩靠传统的需求侧治理难以解决问题,以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和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4年数据,通过数据包络法测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且呈现结构性和体制性过剩特征,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从供给侧视角分析资本、创新、土地、劳动力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证实,资金、土地、劳动力对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影响为负,创新对产能利用率影响为正,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受供给侧因素影响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绍玲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三资"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因素对价值链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其他类型企业则与之相反;规模经济效应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型企业;出口规模与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生产效益对价值链升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对大型企业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的金融环境多益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而对"三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碧  
全球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正孕育着新的变化,发达国家在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在描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及进出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100多个国家的HS4位码贸易数据测算了我国2001~2010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品出口复杂度,并衡量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发现,我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在高技术产业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保质保量的发展相关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凯  
论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姚凯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前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是抑制制造业衰退、解决失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传统工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娜  杨秀云  李小光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其技术创新能力却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内部创新、产业组织、制度环境和技术溢出效应等四个方面考察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11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发经费投入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但过度增加的政府投入却降低了技术创新产出;国有产权比重提升对行业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比购买国内技术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云英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示范模仿效应促进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类企业技术创新对外资的依赖都很大,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着力于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外部环境,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龙瑜清  汤晓军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局部地区逆全球化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上升态势,有些高技术产业仍处于"卡脖子"境况。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已较为完整,但各细分行业仍存在对外依存度高、各行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且合作较少等问题。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多个环节发展的因素有研发投入、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由此,结合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加大研发投入、精准施策、强化区域融合、对接国内大市场需求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安  刘丽娟  
在分类并量化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两大类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贡献最大,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开发区增加值这三个因素为主导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桂黄宝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创新效率指数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①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倒退状态;②地理邻近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③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和劳动力两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投入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进程、政府支持程度及当地科技水平无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李悦明  张立琨  
以31个省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空间常系数与空间变系数的模型从全域范围、省域范围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受产业的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区域开放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研发强度的影响,产业具有较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省域间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全良  柳国娜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产业,快速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对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省际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不一致、R&D投入强度不够、转化好研发少、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环境、区域、资源、主体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几大因素,需进行相应优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萍  张剑  熊焰  
目前对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展开,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产业安全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产业安全的动态多维测量指标,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2007-2014年中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136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现实竞争力、产业特征、要素环境三个潜变量通过影响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资企业竞争力两个潜变量对产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刘东皇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和17个分行业的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从地区和行业角度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和金融机构支持显著地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其对行业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对地区和行业创新效率的改善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素是国际贸易出口;产业规模对地区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对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FDI显著地正向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所有制因素显著地负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