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7)
2023(16042)
2022(13142)
2021(12084)
2020(10035)
2019(21911)
2018(21731)
2017(42077)
2016(22658)
2015(24887)
2014(24570)
2013(23740)
2012(21278)
2011(19001)
2010(19293)
2009(18639)
2008(18323)
2007(16982)
2006(15169)
2005(13712)
作者
(61636)
(51828)
(51691)
(48916)
(32655)
(24648)
(23286)
(20034)
(19536)
(18440)
(17620)
(17241)
(16418)
(16281)
(16120)
(15505)
(15325)
(15274)
(15083)
(14648)
(12861)
(12799)
(12587)
(11986)
(11770)
(11585)
(11547)
(11393)
(10412)
(10275)
学科
(96908)
(86882)
经济(86728)
管理(80084)
(79337)
企业(79337)
(47812)
业经(32887)
农业(31869)
方法(31860)
(31550)
(25186)
中国(24338)
数学(23231)
数学方法(22994)
(21993)
财务(21954)
财务管理(21922)
企业财务(20752)
(19662)
技术(18590)
(17583)
理论(17453)
(16365)
(15659)
(15542)
贸易(15532)
(15524)
银行(15504)
地方(15299)
机构
学院(318749)
大学(307283)
(131330)
经济(128651)
管理(125742)
理学(107559)
理学院(106602)
管理学(105085)
管理学院(104508)
研究(99803)
中国(80782)
(65434)
(63420)
(63100)
科学(57439)
(51034)
财经(50494)
(48803)
农业(48474)
业大(48416)
中心(47634)
(45623)
研究所(43385)
(39760)
经济学(38672)
北京(38438)
(37906)
师范(37526)
财经大学(36677)
(35939)
基金
项目(206743)
科学(164604)
研究(159295)
基金(148908)
(127305)
国家(126009)
科学基金(110197)
社会(102938)
社会科(97090)
社会科学(97067)
(84085)
基金项目(78306)
教育(72584)
(67789)
自然(67716)
编号(67252)
自然科(66150)
自然科学(66134)
自然科学基金(64991)
资助(58522)
成果(54310)
(46286)
重点(45838)
课题(45822)
(45773)
(45430)
(45421)
(43411)
创新(42450)
国家社会(42180)
期刊
(159281)
经济(159281)
研究(92108)
中国(68101)
(65386)
(54558)
管理(49585)
学报(44171)
农业(43612)
科学(42891)
大学(35506)
教育(34441)
学学(34028)
(33594)
金融(33594)
业经(33098)
技术(29292)
财经(25211)
经济研究(23127)
(22552)
(21816)
问题(20990)
(16547)
技术经济(16235)
世界(15700)
现代(15685)
农村(15593)
(15593)
财会(15590)
商业(15355)
共检索到48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镕基  皮修平  吴思斌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出现了两突出"悖论":一是传统农业虽更契合"天人合一"之道,却因产量低下而难以为继;要素驱动型"现代农业"产量虽高,但却导致了一系列负外部性。二是农产品虽"三量齐增"(产量、进口与库存),但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未来农业发展既不能走传统农业老路,又不能长期走高污染的"邪路","传统农业——要素驱动型农业——创新驱动型农业"是农业发展必然路径选择。选择创新驱动战略(农业负外部性降低的源动力)、多功能农业(现代农业价值提升的"蓝海"战略)、延伸产业链("微笑曲线"理念缓解供给侧"悖论")和农村人力资源(降低负外部性与改善农业供给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非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常态化阶段,逐步向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转变。煤炭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煤炭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冲击,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文章在供给侧视角下,从人工成本、税费成本、存货管理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这对稳定煤炭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奇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情况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如今我国农产品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以及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农产品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戚聿东  朱正浩  
数字产业创新能够实现软硬件及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有效联结,由此技术标准化重要性日益上升。通过数理建模、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从需求侧视角讨论技术标准化推进数字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技术标准化对数字产业创新具有双重效应,在新技术主导条件下能够加速新技术扩散,在旧技术主导条件下能够提高创新门槛。第二,在新旧技术并存的条件下,技术标准化水平提升有助于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和抑制数字产业创新中的“过量动力”和“过量惰性”现象。我们借鉴Malerba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讨论了技术标准化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作用路径。在数字知识累积、创造和价值实现变化背景下,数字产业市场特征决定了竞争企业间低技术标准化与互补企业间高技术标准化共存,并通过一定技术标准化水平来平衡消费者偏好与网络效应,成为推动数字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度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能力,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志荣  魏仁敏  徐媛  张辉  张敏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性问题突出,供给端的资源配置失衡导致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分级诊疗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引导居民有序就医,这就要求进一步调节资源配置,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发展定位,健全分级诊疗标准和程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公立医院效率;通过深化医改,加强基层供给能力和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在分析了"是什么"(内涵)以及"为什么"(必要性)的前提下,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相关思路寻求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历史性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提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个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切实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真正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焦点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应武  李董林  
[目的]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构建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客观科学评价海南省农业竞争力的水平、演变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创新性的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法(DFA),弥补传统的以区际比较为主的静态分析的不足,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结果]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供给侧视角下农业产业竞争力切实可行,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横向来看海南省农业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下游水平,说明竞争力极弱;纵向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应武  李董林  
[目的]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构建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客观科学评价海南省农业竞争力的水平、演变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创新性的引入动态因子分析法(DFA),弥补传统的以区际比较为主的静态分析的不足,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结果]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供给侧视角下农业产业竞争力切实可行,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横向来看海南省农业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下游水平,说明竞争力极弱;纵向来看,海南省农业产业竞争力近年来波动变化,但发展潜力较大,横向排名和纵向变化均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结论]研究认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海南省农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技术应用,机械化推广,配套设施、特色产业体系和灾害预警处理机制完善建设等5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发挥产业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光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细碎化,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已成为制约农村土地进一步发挥潜能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农业集体制土地出现了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从而成为激活农村土地潜能、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必然选择。本课题组组织专人,深入部分县区、乡镇、农户,就目前A市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形式进行调研,并提出增大其经济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基于农户和消费者满意的、城乡产业互动的双动力驱动机制是"以工促农"机制动力模式的最佳选择,其价值基础在于农业产业链上存在着价值链联结点,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联结点,遵循先内后外的价值发现与再创造路径,持续地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动态农业产业链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余戎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但农业供给侧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粮食自给率下降,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耕地资源有限,维持基本农田红线压力剧增,农业科技水平亟待提升。对此,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强化市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力争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基础上,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全球农业新秩序的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业呈现出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消费需求三大变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传统优势减弱、核心要素不足和品牌影响微弱等重要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国内,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农业走出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以洪  杨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但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结构还面临供求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研发与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农产品种植、加工能力不科学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经济新常态路径下,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结构优化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改革现状,以政策引导、提高研发与加工能力,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完善我国农产品结构优化路径与机制,助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