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0)
- 2023(11839)
- 2022(9437)
- 2021(8867)
- 2020(7017)
- 2019(16245)
- 2018(16148)
- 2017(29968)
- 2016(16632)
- 2015(18356)
- 2014(18372)
- 2013(17542)
- 2012(15757)
- 2011(14442)
- 2010(14755)
- 2009(13555)
- 2008(13561)
- 2007(11845)
- 2006(10599)
- 2005(9730)
- 学科
- 济(70347)
- 经济(70284)
- 管理(48266)
- 业(43100)
- 企(37193)
- 企业(37193)
- 方法(29804)
- 数学(26400)
- 数学方法(25906)
- 中国(21530)
- 农(16391)
- 财(16272)
- 制(16108)
- 业经(16039)
- 地方(15456)
- 学(13894)
- 理论(12290)
- 体(11416)
- 银(11395)
- 银行(11381)
- 行(10923)
- 农业(10824)
- 融(10553)
- 金融(10552)
- 环境(10492)
- 和(10170)
- 划(9989)
- 发(9877)
- 贸(9877)
- 贸易(9871)
- 机构
- 学院(234951)
- 大学(233469)
- 济(93160)
- 经济(90926)
- 管理(88188)
- 研究(82566)
- 理学(76037)
- 理学院(75076)
- 管理学(73417)
- 管理学院(72924)
- 中国(60623)
- 科学(51275)
- 京(50412)
- 财(43702)
- 所(41439)
- 研究所(37784)
- 农(36512)
- 中心(36427)
- 江(35737)
- 财经(34509)
- 业大(33306)
- 范(32814)
- 师范(32446)
- 北京(31638)
- 经(31354)
- 院(30691)
- 州(28771)
- 经济学(28611)
- 农业(28315)
- 师范大学(26042)
- 基金
- 项目(159952)
- 科学(126719)
- 基金(115797)
- 研究(115098)
- 家(102039)
- 国家(101252)
- 科学基金(87211)
- 社会(73379)
- 社会科(69743)
- 社会科学(69721)
- 省(62650)
- 基金项目(60198)
- 自然(56960)
- 自然科(55618)
- 自然科学(55605)
- 自然科学基金(54580)
- 教育(54468)
- 划(53347)
- 资助(47719)
- 编号(45726)
- 成果(37079)
- 重点(36739)
- 发(35025)
- 部(34957)
- 课题(33431)
- 创(33135)
- 创新(30938)
- 国家社会(30804)
- 科研(30100)
- 教育部(29957)
- 期刊
- 济(103453)
- 经济(103453)
- 研究(69821)
- 中国(48069)
- 学报(36739)
- 管理(35023)
- 科学(34518)
- 财(33102)
- 农(32485)
- 教育(29572)
- 大学(27653)
- 学学(25824)
- 技术(21755)
- 农业(21665)
- 融(20853)
- 金融(20853)
- 财经(17251)
- 业经(16975)
- 经济研究(16869)
- 经(14965)
- 问题(14744)
- 统计(12535)
- 资源(12125)
- 策(11950)
- 业(11390)
- 发(11289)
- 图书(11072)
- 现代(10981)
- 技术经济(10959)
- 科技(10766)
共检索到35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君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既面临着资源诅咒的约束,又面临着制度保障不足、产业弹性不足、要素创新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转型模式,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动力。本文首先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作用的基础上,从制度、产业、要素三个维度界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其次,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指导思想,立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以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质量优先、结构优化、和谐共生与改善民生为原则,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长效机制,构建以"一个目标、二大支撑、三方主体、四项原则"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框架。最后,从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产业结构体系和要素创新体系三个层面设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全面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要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有贵
对6个省各选取1个资源型城市的调研,分析提出当代中国资源型城市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生产力布局分工兴建和成长起来的,承担着与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不同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资源枯竭约束,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探索形成促进资源类产业的转型升级、把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作为转型发展的支点、依托工业遗产资源为转型发展营造人文环境和增强软实力等基于自身实际的特色经验;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当把资源型城市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着力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内生能力和集聚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吴德存
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贫富空间差异扩大等发展难题。文章拟建立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研究视角,设定了四种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矿产资源消耗增大和存量逐步减少,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向将受到限制。从而提出资源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君 高厚宾 王育红
本文从转型的指导思想、转型目标、参与主体、支撑体系4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战略框架,并对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转型路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型城市 低碳转型 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胡清元 边杨
"十四五"时期,我国内需升级速度将不断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存在四元困境,即内需挤占、内需抑制、内需外流及内需分割等结构性问题所引发的供需主体、对象、质量和空间等错配,急需在供需适配体系的逻辑框架下调整创新结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在这一逻辑框架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需要以企业投资需求矫正、政府投资需求引导、对外贸易需求转向、城乡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为关键支撑,从供给侧的创新结构性改革、投入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性改革和空间结构性改革四大路径进行系统应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子腾 高峰
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市场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诠释土地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内涵,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
关键词:
供给侧 土地宏观调控 战略 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子腾 高峰
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市场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诠释土地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内涵,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
关键词:
供给侧 土地宏观调控 战略 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子腾 高峰
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市场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诠释土地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内涵,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
关键词:
供给侧 土地宏观调控 战略 设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广西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明生 桂富荣 普雁翔
文章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驱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实施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品牌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家型"人才培养、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新品种繁育和新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系统推进。
关键词:
品牌战略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东
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例,利用1978—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财政、金融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率。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贷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和动力要素,但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依然存在深化的空间;在横向比较上,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效率明显优于财政,二者应注重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政策优势,构建财政诱导撬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秀梅 闫肃
基于TOE理论框架,以我国108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组态视角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驱动路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驱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组态路径有6条,分别是组织与环境共同驱动型、政策驱动资源转型型、政府主导型、技术与组织联动型、技术与环境联动型和环境主导的组织辅助型;政府支持、环境规制在促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高水平低碳转型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存在潜在替代关系。研究从多维交互视角系统归纳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差异化驱动路径,有利于丰富要素替代理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实现低碳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乔梅
我国国企的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国企改革仍然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大难点。在新常态下,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全力推动国企"去产能"。文章在分析我国国企改革取得的经验和带来的教训基础上,提出推动稳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对产能过剩行业加速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和推进国企改革等我国国企改革的战略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