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04)
2023(21413)
2022(18258)
2021(16961)
2020(14427)
2019(32703)
2018(32427)
2017(61804)
2016(33582)
2015(37400)
2014(36693)
2013(36107)
2012(32725)
2011(29118)
2010(29309)
2009(27279)
2008(26927)
2007(23485)
2006(20627)
2005(18207)
作者
(93653)
(77839)
(77486)
(73879)
(49700)
(37278)
(35179)
(30162)
(29630)
(27997)
(26585)
(26387)
(24694)
(24688)
(23995)
(23937)
(23150)
(23123)
(22416)
(22397)
(19243)
(19099)
(18914)
(17902)
(17407)
(17369)
(17318)
(17221)
(15668)
(15418)
学科
(133439)
经济(133285)
(111511)
管理(106837)
(98036)
企业(98036)
方法(62111)
数学(51548)
数学方法(50858)
(41070)
(39103)
业经(36785)
中国(35342)
(29523)
(27559)
财务(27476)
财务管理(27429)
农业(26746)
(26191)
企业财务(26067)
地方(25292)
理论(25141)
技术(24811)
(23892)
贸易(23876)
(23161)
(22314)
(21569)
银行(21521)
(21115)
机构
学院(466371)
大学(464837)
(187395)
管理(186763)
经济(183394)
理学(161245)
理学院(159528)
管理学(156749)
管理学院(155858)
研究(150465)
中国(115248)
(98007)
科学(92136)
(89936)
(75151)
(74262)
财经(71013)
(69878)
中心(69013)
业大(68119)
研究所(67221)
(64711)
北京(61392)
(60266)
师范(59656)
农业(58619)
经济学(56528)
(56047)
(55303)
财经大学(52697)
基金
项目(315582)
科学(249954)
研究(232266)
基金(229829)
(199277)
国家(197580)
科学基金(171757)
社会(147509)
社会科(139795)
社会科学(139761)
(123837)
基金项目(120907)
自然(111499)
自然科(109007)
自然科学(108981)
教育(107724)
自然科学基金(107073)
(103221)
资助(94622)
编号(94504)
成果(76420)
重点(70347)
(69551)
(67953)
(66707)
课题(64832)
创新(62947)
国家社会(60764)
教育部(60301)
科研(60197)
期刊
(205783)
经济(205783)
研究(136797)
中国(90782)
管理(72636)
(72555)
学报(70680)
(68133)
科学(65624)
大学(54791)
教育(54001)
学学(51404)
农业(46678)
技术(42567)
(42401)
金融(42401)
业经(35593)
财经(35233)
经济研究(32951)
(30361)
(26600)
问题(26341)
图书(24364)
技术经济(23587)
科技(21970)
商业(21562)
(21527)
现代(21398)
统计(21305)
理论(21093)
共检索到689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湛军  王照杰  
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是创新研究领域一个关键问题,对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创新能力研究缺乏包括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市场化整个过程的总体框架,并且多以技术创新为焦点,忽视企业创新的非技术要素,缺乏超越技术创新活动来探讨创新能力的新视域,在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此外,在微观层面对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数量有限,存在研究薄弱、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环境—对策—实施—产出"的系统观,提出将创新能力多维性置于企业组织平台并对创新全过程进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湛军  王照杰  
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是创新研究领域一个关键问题,对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创新能力研究缺乏包括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市场化整个过程的总体框架,并且多以技术创新为焦点,忽视企业创新的非技术要素,缺乏超越技术创新活动来探讨创新能力的新视域,在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此外,在微观层面对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数量有限,存在研究薄弱、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环境—对策—实施—产出"的系统观,提出将创新能力多维性置于企业组织平台并对创新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整合视角。同时,对高端服务业中小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创新能力与绩效展开实证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1330份样本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揭示了创新能力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高端服务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为通过微观层面研究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前期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丽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国零售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机遇和挑战。为了谋求新的发展,零售业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但是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零售业的发展。本文以分析中国零售产业发展为前提,对当前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道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子飞  
我国养老服务业随着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发展迅猛,但总体上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供需矛盾较大,广东作为全国老龄人口大省,供需矛盾很突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压力,广东如何将养老服务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相机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很好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广东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现状及供给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结合广东实际,提出新时期养老服务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桃  谢元贵  邱杰  
进入经济新常态,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结构、去库存、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和促融合6个方面着手,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新时期土地整治如何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弥补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土地整治亟待破解的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整治的需求推进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保障农产品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作为新时期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必然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进行机制创新。在扶贫资源的集聚、利用方面引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把扶贫管理重点放在"投入侧",构建政府、社会、贫困人口都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扶贫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及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慧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吉林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吉林省服务业要在结构调整、产品质量、集聚发展、扩大规模等方面下工夫,在保持服务业发展增速的同时,要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融合发展,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为吉林省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好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淑芳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之相应的师资队伍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缺乏与市场发展相衔接的改革和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的内涵和科学的逻辑出发,树立对高职的师资队伍进行结构性开发的革新理念,明确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战略性开发,构建适应性和灵活性都较强的管理系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劳动力市场各项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滞胀"现象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该文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银行博弈均衡模型,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创新对改革成败的最终影响。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监管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成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赵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高校创业教育积极转型,为了更好地实现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胜任力的提升。文章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现状,了解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路径,具体包括:扩展功能链条,促进创业实践联动机制建设;构建多元主体,强化创业教育机构体系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创业保障体系建设;注重内容开发,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安义  
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指明了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浙江经济在全国率先步入"新常态",先行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浙江实践经验。对于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要不要主动融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命题已无须赘述,正所谓经济与金融是互生共荣的生态圈。目前商业银行已经从调整资源配置和信贷结构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但正如经济的问题和矛盾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随着经济供给侧改革推进到新的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依靠传统的理念、手段、模式将难以对接。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系统性地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把握"去库存"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洁  彭珊  龙淋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复杂形势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提升经济增长质效的重大战略举措。培育创造新动力和新供给,积极对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创新转型升级和科学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磊  刘长庚  
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对于促消费、惠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不是由供给或需求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促进服务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匹配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供给创新,服务业新业态呈现出"互联网+"可加性、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生产化(制造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和空间形态集聚化等趋势特征。服务业新业态推动消费热点和亮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转型,促进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改善,这些升级表现可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溯源和机制解释。以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要重点从匹配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完善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市场监管和治理体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平衡发展等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磊  刘长庚  
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对于促消费、惠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不是由供给或需求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促进服务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匹配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供给创新,服务业新业态呈现出"互联网+"可加性、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生产化(制造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和空间形态集聚化等趋势特征。服务业新业态推动消费热点和亮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转型,促进消费方式和消费体验改善,这些升级表现可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溯源和机制解释。以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崔翰文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单元,同样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动大众创新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撑点,而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也已成为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导向。目前,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逐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阶段,为此,要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的新动力,针对时代转变中形成的微观运行新主体,开发协同共享新设施,培育创新成长新业态,强化对体系建设关键点的落实,加快培育服务主体、完善服务功能、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布局和壮大服务队伍的步伐,不断提升整个服务体系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助力国内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