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6)
- 2023(17936)
- 2022(15560)
- 2021(14695)
- 2020(12359)
- 2019(27854)
- 2018(27795)
- 2017(52367)
- 2016(28568)
- 2015(31509)
- 2014(31117)
- 2013(30290)
- 2012(27495)
- 2011(24739)
- 2010(24940)
- 2009(23253)
- 2008(22765)
- 2007(19980)
- 2006(17581)
- 2005(15634)
- 学科
- 济(104952)
- 经济(104801)
- 管理(87166)
- 业(83404)
- 企(70927)
- 企业(70927)
- 方法(45248)
- 数学(38263)
- 数学方法(37759)
- 财(32347)
- 农(30404)
- 中国(30029)
- 制(27158)
- 业经(26198)
- 学(23959)
- 技术(21470)
- 地方(20754)
- 农业(20339)
- 务(19883)
- 财务(19807)
- 财务管理(19765)
- 理论(19764)
- 银(19502)
- 银行(19451)
- 体(18968)
- 企业财务(18788)
- 贸(18557)
- 行(18548)
- 贸易(18543)
- 融(18290)
- 机构
- 大学(394163)
- 学院(392676)
- 济(154153)
- 管理(152945)
- 经济(150695)
- 研究(132610)
- 理学(131853)
- 理学院(130341)
- 管理学(128062)
- 管理学院(127313)
- 中国(98955)
- 京(83749)
- 科学(81423)
- 财(76276)
- 所(66234)
- 农(61834)
- 研究所(59931)
- 中心(59493)
- 财经(59409)
- 江(58921)
- 业大(57169)
- 经(53928)
- 北京(52974)
- 范(52926)
- 师范(52386)
- 院(48629)
- 农业(47997)
- 州(47249)
- 经济学(46504)
- 财经大学(44247)
- 基金
- 项目(266742)
- 科学(210548)
- 研究(197336)
- 基金(192909)
- 家(167932)
- 国家(166493)
- 科学基金(143390)
- 社会(124311)
- 社会科(117722)
- 社会科学(117694)
- 省(104907)
- 基金项目(101941)
- 自然(92457)
- 教育(91608)
- 自然科(90301)
- 自然科学(90277)
- 自然科学基金(88677)
- 划(87943)
- 编号(80276)
- 资助(78364)
- 成果(66413)
- 重点(60049)
- 部(58644)
- 创(58428)
- 发(56375)
- 课题(56166)
- 创新(54006)
- 制(51411)
- 国家社会(51015)
- 教育部(50686)
- 期刊
- 济(172714)
- 经济(172714)
- 研究(120225)
- 中国(81305)
- 学报(62349)
- 财(60362)
- 管理(58705)
- 科学(57124)
- 农(56590)
- 教育(51031)
- 大学(47710)
- 学学(44668)
- 农业(38394)
- 融(36405)
- 金融(36405)
- 技术(34228)
- 财经(29468)
- 业经(28552)
- 经济研究(27854)
- 经(25257)
- 问题(21729)
- 科技(20131)
- 业(20011)
- 图书(19643)
- 版(18774)
- 理论(18536)
- 技术经济(18399)
- 现代(17411)
- 商业(16820)
- 实践(16782)
共检索到586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作为新时期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必然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进行机制创新。在扶贫资源的集聚、利用方面引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把扶贫管理重点放在"投入侧",构建政府、社会、贫困人口都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扶贫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及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凤阁 李福新 路少朋
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实现路径,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阶段重要的脱贫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扶贫历程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剖析现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扶贫工作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扶贫 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莹莹 翟路萍 程京京
扶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扶贫的"扶"与"贫",实质上是扶贫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扶贫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供需错位等问题,指出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重点从"投入侧"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扶贫模式,提升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推进精准扶贫和有效脱贫,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新动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投入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莹莹 翟路萍 程京京
扶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扶贫的"扶"与"贫",实质上是扶贫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扶贫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供需错位等问题,指出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重点从"投入侧"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扶贫模式,提升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推进精准扶贫和有效脱贫,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新动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投入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书奎 任金政 赵鑫
[目的]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区形成和沉淀了大量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资产,而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持续发挥项目效益、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试点地区实践情况亟待加以梳理与分析。[方法]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流程化管理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扶贫资产内涵及部分试点地区实施现状,在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扶贫资产"七步法"的流程化管理模式。[结果]部分试点地区积极探索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收益分配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难题,进一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结论]各地区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实施差异化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为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资产 流程化管理 脱贫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村精准扶贫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优化扶贫资源投入供给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来提高扶贫质量,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目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在资金供给、政策供给、精准识别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求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农村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军
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做到精准扶贫,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职业教育能够对人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能够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收入。因此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为精准扶贫提供帮助。在对当下职业教育存在基础建设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及职业教育接受度不高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职业教育 挑战 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文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涉及产品和要素两大市场。目前,重庆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侧"供需错位",产业扶贫目标偏离贫困人口。要素供给侧贫困人口市场主体地位不明,要素使用效率低下。精准扶贫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瞄准目标和靶心,在产品市场供给侧,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农为本"和"以乡为魂",做好"减法"和"加法",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要素市场供给侧,激活"贫困人口"市场主体地位,增加有效要素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两大市场相互促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旅游扶贫达到"精准"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桃 谢元贵 邱杰
进入经济新常态,要用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调结构、去库存、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和促融合6个方面着手,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新时期土地整治如何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弥补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土地整治亟待破解的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整治的需求推进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保障农产品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湛军 王照杰
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是创新研究领域一个关键问题,对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创新能力研究缺乏包括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市场化整个过程的总体框架,并且多以技术创新为焦点,忽视企业创新的非技术要素,缺乏超越技术创新活动来探讨创新能力的新视域,在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此外,在微观层面对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数量有限,存在研究薄弱、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环境—对策—实施—产出"的系统观,提出将创新能力多维性置于企业组织平台并对创新全过程进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丽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国零售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机遇和挑战。为了谋求新的发展,零售业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但是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零售业的发展。本文以分析中国零售产业发展为前提,对当前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供给侧 零售业 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湛军 王照杰
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是创新研究领域一个关键问题,对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创新能力研究缺乏包括从创意产生到产品市场化整个过程的总体框架,并且多以技术创新为焦点,忽视企业创新的非技术要素,缺乏超越技术创新活动来探讨创新能力的新视域,在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方面存在局限与不足。此外,在微观层面对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数量有限,存在研究薄弱、认识不足等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基于"环境—对策—实施—产出"的系统观,提出将创新能力多维性置于企业组织平台并对创新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整合视角。同时,对高端服务业中小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创新能力与绩效展开实证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1330份样本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揭示了创新能力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高端服务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为通过微观层面研究高端服务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前期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的制度和政策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扶贫治理时机的延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淑芳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之相应的师资队伍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缺乏与市场发展相衔接的改革和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的内涵和科学的逻辑出发,树立对高职的师资队伍进行结构性开发的革新理念,明确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战略性开发,构建适应性和灵活性都较强的管理系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劳动力市场各项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滞胀"现象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供给侧 师资队伍 结构性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