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4)
2023(16747)
2022(13807)
2021(12629)
2020(10337)
2019(22891)
2018(22793)
2017(42788)
2016(23586)
2015(25854)
2014(25679)
2013(24794)
2012(22396)
2011(19885)
2010(20211)
2009(19210)
2008(19194)
2007(17537)
2006(15564)
2005(14558)
作者
(65316)
(54416)
(54287)
(51937)
(34799)
(25856)
(24684)
(20842)
(20572)
(19872)
(18636)
(18290)
(17529)
(17505)
(17156)
(16452)
(16226)
(16148)
(15905)
(15432)
(13677)
(13554)
(13160)
(12575)
(12434)
(12312)
(12126)
(12110)
(10941)
(10779)
学科
(91896)
(91371)
经济(91231)
管理(84790)
(83319)
企业(83319)
方法(35468)
(34565)
业经(31884)
(31321)
(26855)
数学(26448)
数学方法(26117)
中国(25309)
(24202)
财务(24165)
财务管理(24116)
企业财务(22910)
农业(21778)
(19737)
技术(19344)
理论(19092)
(17184)
银行(17161)
(16998)
体制(16895)
(16824)
(16723)
地方(16511)
(16441)
机构
学院(331548)
大学(322690)
(133501)
经济(130664)
管理(125392)
研究(106675)
理学(106352)
理学院(105254)
管理学(103584)
管理学院(102936)
中国(84502)
(69744)
(67433)
科学(62911)
(54330)
(53584)
(53444)
财经(53387)
中心(48805)
(48198)
研究所(47380)
业大(45931)
(42361)
北京(42220)
农业(42089)
(41460)
师范(40997)
经济学(40564)
财经大学(39167)
(39152)
基金
项目(210173)
科学(166720)
研究(158911)
基金(151226)
(130239)
国家(129029)
科学基金(112277)
社会(101430)
社会科(96035)
社会科学(96011)
(84949)
基金项目(78948)
教育(73795)
自然(70679)
(69047)
自然科(69005)
自然科学(68986)
自然科学基金(67796)
编号(64853)
资助(60605)
成果(53305)
重点(47554)
(47129)
课题(46095)
(45884)
(45787)
(44371)
创新(43244)
(42901)
(42595)
期刊
(161386)
经济(161386)
研究(101564)
中国(70305)
(60000)
管理(52899)
(52603)
学报(47388)
科学(44714)
教育(40346)
大学(37201)
农业(35194)
学学(35168)
(34935)
金融(34935)
技术(30772)
业经(29404)
财经(27320)
经济研究(25110)
(23607)
问题(20255)
(20160)
财会(17487)
技术经济(16874)
现代(16504)
(16055)
商业(15894)
(15885)
会计(14890)
科技(14675)
共检索到51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律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运用,实体零售业纷纷向"新零售"转型。本文在阐述新零售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新零售"是实体零售业创新转型主要方向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即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生态格局、开展会员制,促进线上线下互通,利用先进技术,保障新零售的顺利实施,从而契合新零售发展趋势,探索供应链新运营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灿  朱玉林  
随着湖南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推进,湖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低等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农业发展面临资源要素约束不断强化、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机。文章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农业资源状况、农业发展方式、科技应用能力,以及财政支农政策是影响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湖南农业绿色发展的如下对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生态管理,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构筑科技进步创新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应用转化能力;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和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结构先要转观念,为了提升边际效益,必须率先增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力流动等形式推动新型农民的塑造,继而有效地消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瑞志  向晓梅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和理论逻辑,然后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广东省制造业整体及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入产出组合效率,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问题和产业发展的供给端困境,最后提出提高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方向和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蔡彭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再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供给质量的政策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供给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2016年上升趋势明显,直观结论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北方省市,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南方省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更加敏感;进一步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传导机制,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该文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改革路径。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借鉴银行博弈均衡模型,说明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创新对改革成败的最终影响。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监管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成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