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9)
2023(16295)
2022(13782)
2021(12981)
2020(11167)
2019(25607)
2018(25333)
2017(48116)
2016(26360)
2015(29560)
2014(29638)
2013(28933)
2012(26480)
2011(23813)
2010(23809)
2009(22170)
2008(22026)
2007(19587)
2006(16851)
2005(15397)
作者
(76219)
(63798)
(63789)
(61015)
(40295)
(30791)
(29140)
(24751)
(24280)
(22803)
(21732)
(21633)
(20325)
(20143)
(19999)
(19940)
(19336)
(18821)
(18482)
(18415)
(15763)
(15640)
(15519)
(14554)
(14477)
(14299)
(14255)
(13934)
(13017)
(12661)
学科
(107045)
经济(106917)
管理(75002)
(72584)
(59759)
企业(59759)
方法(51373)
数学(45794)
数学方法(45144)
(30129)
(29650)
中国(28534)
(25107)
业经(22719)
(22513)
地方(19611)
(19390)
贸易(19380)
农业(19223)
(18803)
(18689)
财务(18619)
财务管理(18571)
(18331)
银行(18279)
(18189)
金融(18186)
企业财务(17703)
(17472)
理论(17450)
机构
大学(376435)
学院(374704)
(154434)
经济(151270)
管理(142781)
研究(126158)
理学(123146)
理学院(121739)
管理学(119466)
管理学院(118734)
中国(95874)
(78477)
科学(77500)
(73688)
(65245)
(64066)
财经(58380)
中心(58333)
研究所(58168)
业大(57363)
(56621)
(53038)
农业(51315)
北京(48896)
(48586)
经济学(48511)
师范(48010)
(45523)
(44146)
经济学院(43774)
基金
项目(252163)
科学(198491)
基金(184754)
研究(179725)
(162332)
国家(161029)
科学基金(138015)
社会(114691)
社会科(108715)
社会科学(108682)
(98052)
基金项目(97395)
自然(91014)
自然科(88960)
自然科学(88931)
自然科学基金(87381)
教育(84960)
(83156)
资助(76480)
编号(71441)
成果(58061)
重点(57407)
(56423)
(53011)
(52121)
课题(49807)
科研(49261)
创新(48823)
教育部(48589)
国家社会(47873)
期刊
(167038)
经济(167038)
研究(108310)
中国(74466)
学报(62256)
(59261)
(58207)
科学(56145)
管理(52876)
大学(47524)
学学(45008)
教育(39495)
农业(38597)
(36606)
金融(36606)
技术(32981)
财经(30106)
经济研究(27164)
业经(26769)
(25938)
问题(22111)
(20707)
(18691)
统计(18679)
技术经济(18145)
(17536)
理论(17253)
(16948)
商业(16704)
科技(16132)
共检索到55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强  郝雅立  
劳动力作为传统三要素之一的关键供给要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本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正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不同于以往强调需求方的视角,将劳动力作为供给方,解读人力资本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语义,从劳动力市场的三要素、三维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既有不足和潜在优势:主体面临制度障碍但逐渐克服、客体总量低质但持续投入、行为管理从依托政府转向借助市场,规模上数量优势渐弱但开启技术和制度优势、质量多有担忧但快速提升、结构从畸形发展到关注优化,最后从政府、企业主和劳动者层面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优化的应对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庆华  安然  周志波  周港  
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了产业竞争力,给劳动力市场改革造成困境。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和意大利劳动力市场改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应当适时修订《劳动合同法》,尽快调整劳动诉讼司法实践导向,在保护劳动者与保护企业两个方面寻求一个有效平衡;重新定位最低工资政策目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体系,削弱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福利职能;建立涵盖税收、补贴等政策的激励机制,引导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国内人力资本积累;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庆华  安然  周志波  周港  
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了产业竞争力,给劳动力市场改革造成困境。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哈萨克斯坦和意大利劳动力市场改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应当适时修订《劳动合同法》,尽快调整劳动诉讼司法实践导向,在保护劳动者与保护企业两个方面寻求一个有效平衡;重新定位最低工资政策目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体系,削弱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福利职能;建立涵盖税收、补贴等政策的激励机制,引导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国内人力资本积累;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国内劳动力市场保护和引导企业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确保劳动力市场改革成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秀梅  吴镔  
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并不一定是增加的。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化使得利息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份额。二是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却不是必然增加的。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要素市场化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对而言,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多,而对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实证性的分析也较少。文章利用DEA_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两个方面,通过构建1999-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模型,估算了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配置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勇  李忠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要素市场化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对而言,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多,而对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实证性的分析也较少。文章利用DEA_Malmquist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两个方面,通过构建1999-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模型,估算了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配置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对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金融市场化、引入的外资、劳动力的流动与技术成果市场化对各地区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新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文华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国家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近期重点任务是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及综述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使命,包括具有去杠杆、降成本的比较优势,拥有并购重组、资产支持证券等市场化手段,是补强国家环境治理、扶贫攻坚等发展短板的助推器。进而,本文提出了推进资本市场自身改革,大力推动股权、债权融资,规范发展并购重组、资产支持证券业务,严格执行相关补短板政策等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文华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国家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近期重点任务是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及综述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使命,包括具有去杠杆、降成本的比较优势,拥有并购重组、资产支持证券等市场化手段,是补强国家环境治理、扶贫攻坚等发展短板的助推器。进而,本文提出了推进资本市场自身改革,大力推动股权、债权融资,规范发展并购重组、资产支持证券业务,严格执行相关补短板政策等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秉恒  
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中央审时度势地做出了引导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即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有效供给与消费,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负债率,改革国有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离不开资本市场。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资本市场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结构先要转观念,为了提升边际效益,必须率先增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力流动等形式推动新型农民的塑造,继而有效地消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田静  
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拆除影响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促进生产率提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完善价格发现机制,而目前中国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并不完善,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围绕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系统、推进改革"的几点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梁言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基于历史发展和学科分割的视角,本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第一次出现供给侧"拐点",而不同学科学术劳动力供需结构出现"拐点"的时间略有差异。供给侧"拐点"出现以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于博士生准入越发严格,学术标准不断提高,学术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必然对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进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粗放式投入和博士生精准培养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市场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控制机制,推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向需求侧"二次拐点"方向发展,实现博士生培养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扭转困局的重要举措,为了顺利进行需要多项配套改革。在此过程中,社会保障领域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以保障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作为社会保障改革的一项内容,老年护理服务将是未来农村老年人的重要潜在需求,也完全符合供给侧改革追求绿色发展的要求,将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需要投入政策、人力、财力积极开发培育,产业化将是较为可行的方向。但是基于我国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老年护理服务产业化应该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