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6)
2023(9663)
2022(7792)
2021(7451)
2020(6053)
2019(13737)
2018(13754)
2017(25043)
2016(14179)
2015(15716)
2014(15980)
2013(15278)
2012(14295)
2011(13031)
2010(13194)
2009(12212)
2008(12319)
2007(10993)
2006(9876)
2005(9155)
作者
(43940)
(36576)
(36327)
(35042)
(23292)
(17754)
(16497)
(14143)
(14088)
(13241)
(12697)
(12357)
(12249)
(12040)
(11890)
(11404)
(10846)
(10821)
(10669)
(10445)
(9450)
(9336)
(9125)
(8612)
(8474)
(8288)
(8021)
(7912)
(7711)
(7493)
学科
(53387)
经济(53305)
管理(37398)
(33852)
(29283)
企业(29283)
方法(21461)
数学(17469)
数学方法(17208)
(16805)
中国(16682)
(16389)
(16282)
(14084)
(13040)
理论(12742)
业经(12599)
(11063)
银行(11015)
(10947)
金融(10940)
(10642)
体制(9992)
地方(9733)
教育(8993)
(8937)
财务(8910)
财务管理(8880)
农业(8734)
企业财务(8581)
机构
大学(205948)
学院(202355)
研究(79138)
(78656)
经济(76790)
管理(68745)
理学(58412)
中国(58016)
理学院(57603)
管理学(56325)
管理学院(55937)
科学(50468)
(45668)
(42373)
(41923)
(40935)
研究所(38639)
中心(33866)
农业(33244)
业大(33102)
(32427)
财经(31101)
北京(29100)
(28884)
(28482)
(28365)
师范(28001)
(25478)
(25208)
经济学(25101)
基金
项目(134318)
科学(104330)
基金(96186)
研究(94713)
(87611)
国家(86890)
科学基金(71674)
社会(58669)
社会科(55388)
社会科学(55372)
(52331)
基金项目(49070)
自然(47031)
自然科(45929)
自然科学(45904)
(45764)
教育(45267)
自然科学基金(45143)
资助(40025)
编号(36931)
成果(32401)
重点(31911)
(29926)
(28671)
课题(28407)
(27475)
(26055)
计划(26027)
科研(25827)
创新(25752)
期刊
(91405)
经济(91405)
研究(65440)
中国(47976)
学报(42271)
(37999)
科学(35193)
(32877)
大学(31053)
教育(30889)
学学(29248)
管理(27638)
农业(24898)
(19977)
金融(19977)
财经(16853)
技术(16800)
经济研究(15517)
(14661)
业经(13451)
(13096)
问题(11828)
(11687)
业大(11344)
科技(9457)
农业大学(9440)
职业(8814)
(8711)
世界(8528)
图书(8409)
共检索到31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荣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建立了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最本质特征、强大动力等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向、战略基点、主攻方向等内在逻辑以及理论创新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新发展格局理论体系,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完成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战略重点,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的重大举措提供了行动指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濮小英  顾亚明  王小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内涵上,借鉴经济领域的分析视角,采用"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拆词法进行研究。在改革方向上,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利用国内外公开数据估测了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优化病人流向结构、改善医疗收入结构、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和发展健康产业等5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潜在红利。在逻辑框架上,采用"问题-结构-对策"的分析范式,从价值取向、改革内容、政治保障、制度支撑和改革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蔡之兵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需求侧改革成效不显、产业产能过剩、产品供需体系失衡是供给侧改革出台的四大背景,在详细解读此四大背景的具体含义后,对现有学者关于供给侧改革内涵的定义进行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并没有在如何界定供给侧改革内涵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内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最后根据此内涵定义指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难点以及具体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祁春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不仅仅是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功能性改革和组织性改革。从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入手,阐述农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关系,以科斯参照系替代新古典的阿罗-德布罗参照系,初步提出现代农业生产-供给体系理论;重新认识现代农业,尝试性地提出现代农业的"三维系统"理论,从学理上基本厘清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研究认为,农业生产-供给系统是"生产要素+技术+组织形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综合体。据此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决策的一个核心是思维创新,两个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随着"新常态"向纵深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倒逼着高职教育必须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新常态"的战略诉求。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提升供给质量是核心、提高供给效率是关键、创新驱动发展是灵魂,要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针对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顽症,宏观层面要加强政策制度供给,调动行业企业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中观层面要变革管理体制机制,破解政府集权式"一元管理"弊端;微观层面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校内办学主体创新活力动力,进而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刚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重要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使其扎实落地,重点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能否在传统增长动力衰退之时,尽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新旧增长动能有效接续;二是能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效制度供给,为新的增长动力打造新引擎。为此,应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科技创新体制、财税金融体制以及相关基础性制度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同时,还要以扩大开放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俊杰  陈威  
为提供充分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我国政府的支出不断增加,但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错位,包括主体错位、空间错位、时间错位三个方面。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进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包括重新确定各个主体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职能定位,发挥各个主体的合力;平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分布,贯彻环境治理的系统思维;平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时间,节约我国环境治理的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