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11004)
- 2022(9231)
- 2021(8910)
- 2020(7348)
- 2019(16560)
- 2018(16313)
- 2017(30856)
- 2016(17134)
- 2015(18619)
- 2014(18326)
- 2013(17698)
- 2012(15865)
- 2011(13996)
- 2010(14437)
- 2009(13578)
- 2008(13790)
- 2007(11915)
- 2006(10806)
- 2005(9820)
- 学科
- 济(57675)
- 经济(57604)
- 管理(52754)
- 业(48280)
- 企(41384)
- 企业(41384)
- 财(34708)
- 方法(22323)
- 税(21977)
- 税收(20530)
- 收(20353)
- 数学(19363)
- 数学方法(19066)
- 中国(18991)
- 制(18807)
- 农(18076)
- 务(17390)
- 财务(17366)
- 财务管理(17313)
- 企业财务(16547)
- 财政(15771)
- 业经(13927)
- 体(13135)
- 政(13015)
- 银(12628)
- 银行(12615)
- 地方(12558)
- 学(12266)
- 行(11935)
- 策(11777)
- 机构
- 学院(225099)
- 大学(221155)
- 济(92351)
- 经济(90343)
- 管理(82530)
- 研究(77131)
- 理学(70149)
- 理学院(69386)
- 管理学(68245)
- 管理学院(67779)
- 中国(60011)
- 财(59180)
- 京(45726)
- 科学(45085)
- 财经(41354)
- 所(39004)
- 经(37384)
- 江(36415)
- 中心(34631)
- 研究所(34293)
- 农(33847)
- 财经大学(30283)
- 北京(28933)
- 范(28895)
- 业大(28812)
- 经济学(28764)
- 师范(28587)
- 院(28177)
- 州(28122)
- 省(26311)
- 基金
- 项目(141482)
- 科学(111604)
- 研究(107457)
- 基金(102051)
- 家(88213)
- 国家(87455)
- 科学基金(75091)
- 社会(67798)
- 社会科(64356)
- 社会科学(64342)
- 省(55339)
- 基金项目(52190)
- 教育(49961)
- 自然(46928)
- 划(46384)
- 自然科(45827)
- 自然科学(45814)
- 自然科学基金(44991)
- 编号(44678)
- 资助(42361)
- 成果(38431)
- 重点(32244)
- 课题(31590)
- 部(31549)
- 性(31077)
- 发(30329)
- 创(29702)
- 国家社会(28124)
- 项目编号(28000)
- 创新(27813)
共检索到35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一、政策手段。第一,规模调控型政策措施。典型的具有规模调控型的财税政策包括全面经济刺激计划、生产领域全面无差异的减税和大规模投资性支出等。受到环境和政策效应的限制,"十三五"期间可行的政策构成为生产领域全面无差异的减税和大规模投资性支出等。第二,结构调控型政策措施。结构调控型财税政策的长处就在于可以实现政策操作和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亚清 魏志华 赵娟 王明溦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需求侧刺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中国政府适时地将宏观调控的重点由需求侧转向以往被忽视的供给侧。本文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出发,分析了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地,本文在借鉴国外供给侧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财税政策视角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的现实依据,并为政府部门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实现改革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亚清 魏志华 赵娟 王明溦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需求侧刺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中国政府适时地将宏观调控的重点由需求侧转向以往被忽视的供给侧。本文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出发,分析了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地,本文在借鉴国外供给侧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财税政策视角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的现实依据,并为政府部门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实现改革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亚清 魏志华 赵娟 王明澂
第一,应该建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的良性联动机制。从中央层面来看,财税政策的重大调整应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应符合财税制度改革的长远方向。中国应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契机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尤其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等当前财税改革中的三个"硬骨头"。例如,在预算管理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财税政策 顶层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亚清 魏志华 赵娟 王明澂
第一,应该建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税制度改革的良性联动机制。从中央层面来看,财税政策的重大调整应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应符合财税制度改革的长远方向。中国应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契机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尤其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税制改革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等当前财税改革中的三个"硬骨头"。例如,在预算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青鹰 李萍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其作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区),在新常态下出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抬升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的双重制约及农民增收缺乏新的亮点与支撑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6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依旧低增长,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进展的评估发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着结构性改革乏力问题,这是世界经济未能摆脱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也遭遇较大瓶颈。要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能,需要在全面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含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找准"痛点"发力。"痛点"最终落在产业结构上,既要弥补服务业的先天不足,又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财政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可着力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四新",形成新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青鹰 李萍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其作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区),在新常态下出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抬升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的双重制约及农民增收缺乏新的亮点与支撑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黄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以后较长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供给侧改革的导向下,我国财税政策调控也面临着重大调整。本文结合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财税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结合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探讨了两者的政策效果和现实影响。最后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导向下,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方向,即财政政策调控的范式将由总量调控转变为结构性调控,税收政策将以降低企业生产税负为重心,深化结构性税收改革。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财税政策 政策调整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的财税政策走向,正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和期待。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抓手,财税政策完全有可能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不同于此前两次的财政扩张,大国转型中的财税政策,面临财政收入增幅下滑、支出刚性扩大、赤字与债务风险增加、改革具体项目起步困难等制约因素;也存在财政获取收入能力较强、支出管控体系相对完备、财政有一定防范风险能力、正在全力开发PPP项目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利条件。本研究认为,应着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部署:协调好财政收入稳定和减税之间的分歧;运用支出体系做好总量控制和效率提升;更加灵活使用财政赤字并动态防控债务风险;重点项目管理要尽快驶入法制化轨...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结构性改革 供给改革 转型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重要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使其扎实落地,重点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能否在传统增长动力衰退之时,尽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新旧增长动能有效接续;二是能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效制度供给,为新的增长动力打造新引擎。为此,应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科技创新体制、财税金融体制以及相关基础性制度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同时,还要以扩大开放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秋宇 陈昕
养老资源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一种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短板,是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亟须补足的重要内容。优化财税政策是政府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解决养老问题的必要途径,解决养老资源供给问题又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我国养老资源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生育率降低,社会进步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财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