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275)
- 2022(9722)
- 2021(9067)
- 2020(7470)
- 2019(16632)
- 2018(16404)
- 2017(31003)
- 2016(17077)
- 2015(18644)
- 2014(18595)
- 2013(18244)
- 2012(16215)
- 2011(14200)
- 2010(14399)
- 2009(13610)
- 2008(14008)
- 2007(12538)
- 2006(11125)
- 2005(10440)
- 学科
- 业(83819)
- 企(78916)
- 企业(78916)
- 济(73543)
- 经济(73459)
- 管理(68000)
- 方法(31656)
- 财(29443)
- 业经(28447)
- 农(24668)
- 数学(23644)
- 数学方法(23433)
- 务(21648)
- 财务(21626)
- 财务管理(21597)
- 制(21198)
- 企业财务(20573)
- 农业(17990)
- 中国(17713)
- 技术(17637)
- 体(17003)
- 体制(15230)
- 策(15151)
- 划(14350)
- 理论(14343)
- 和(13326)
- 企业经济(12601)
- 经营(12415)
- 银(11943)
- 银行(11930)
- 机构
- 学院(243947)
- 大学(236630)
- 济(104283)
- 经济(102423)
- 管理(98965)
- 理学(84982)
- 理学院(84171)
- 管理学(83070)
- 管理学院(82572)
- 研究(76563)
- 中国(62063)
- 财(53439)
- 京(48861)
- 科学(44485)
- 财经(41136)
- 农(40437)
- 江(38569)
- 所(38300)
- 经(37399)
- 中心(34778)
- 研究所(34094)
- 业大(33668)
- 农业(31446)
- 经济学(31369)
- 北京(30645)
- 财经大学(30286)
- 州(29876)
- 商学(28903)
- 商学院(28656)
- 经济学院(28346)
- 基金
- 项目(156689)
- 科学(126315)
- 研究(117343)
- 基金(115229)
- 家(99224)
- 国家(98296)
- 科学基金(86800)
- 社会(76560)
- 社会科(72682)
- 社会科学(72666)
- 省(62973)
- 基金项目(60287)
- 自然(55321)
- 自然科(54097)
- 自然科学(54084)
- 教育(53884)
- 自然科学基金(53227)
- 划(51130)
- 资助(46315)
- 编号(46185)
- 业(36676)
- 成果(36505)
- 创(36469)
- 重点(35216)
- 部(34942)
- 发(33952)
- 创新(33153)
- 课题(32659)
- 性(31997)
- 国家社会(31872)
- 期刊
- 济(121737)
- 经济(121737)
- 研究(73868)
- 中国(49420)
- 财(47244)
- 管理(43129)
- 农(38122)
- 科学(32884)
- 学报(32609)
- 大学(25978)
- 农业(25667)
- 教育(25056)
- 融(24875)
- 金融(24875)
- 学学(24844)
- 技术(23364)
- 业经(22748)
- 财经(21434)
- 经济研究(19553)
- 经(18565)
- 业(16146)
- 问题(15361)
- 技术经济(14387)
- 财会(14065)
- 现代(12619)
- 商业(12593)
- 会计(11572)
- 贸(11549)
- 世界(11372)
- 统计(11232)
共检索到37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少明 陈平花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本文以2016年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综合绩效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重组前一年、并购重组当年、并购重组后两年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使国有企业获得一定的短期绩效,但长期绩效并未得以明显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国企并购重组要想提高综合质效,面临着宏观调控管理新变化,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适应形势变化的新思路。如何在这新背景下切实提升国企并购重组的综合绩效?基于政府视角,应当要重新定位国企并购重组目标;规范国企并购行为,推动并购重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规范产权市场交易。基于企业视角,应当要明确企业并购动因,确定合理的重组规划;同时要加强国企并购之后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莹
僵尸企业普遍存在于我国传统经济各领域,阻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该文通过主营获得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符合僵尸企业标准现状,并从政府过度保护与市场竞争力不足视角分析僵尸企业形成原因。继而,基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供给端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清僵尸企业具有内在关联性,以及出清僵尸企业面临着人员安置难、资产变现难、清算程序复杂、并购阻力大、历史欠账多等困境。最后提出,依托政府有序引导、资金与政策支持、政府合理退出机制、计划与市场协同配置等路径,实现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明生 桂富荣 普雁翔
文章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是驱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实施品牌战略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品牌导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战略工程,需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家型"人才培养、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新品种繁育和新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系统推进。
关键词:
品牌战略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敏杰
企业提供私人产品,事业单位提供社会服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供给面三大主体。1.企业的核心是要做活,尤其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影响大,国有资本规模大,在国民经济总资本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有企业有效率,整个社会就有效率。做活国有企业,关键就是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给予国有企业完全市场主体所应该具有的经营自主权,真正地让企业自主经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国有企业固有的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预算软约束,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出发点就是要化解产能过剩。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背景,选取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干预事实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试图寻找"恶性循环"的突破口。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发展规模越大,产能过剩越严重;(2)金融发展效率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产能过剩。本文的研究启示是:政府应该更注重金融发展效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发展规模扩张;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金融业"双向开放"战略。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发展 产能过剩 国企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法稳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庆海
国家在宏观经济的总体框架下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的结构调整具有不同含义。从根本上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深入到影响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的升级转型、技术的变革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源于农业发展背景的变化。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农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是供给不足,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喇明英 盛祖添
民族地区不仅自然景观、特色文化、生态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全域广泛分布,再加之大多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所划定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大背景下,最适合率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然而,由于受交通、服务设施、体制机制等的制约,目前这类地区的旅游开发,仍然集中在有限的景区上,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核心整合各要素,以旅游业为主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供给上还面临诸多障碍。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应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瞄准区域供给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制度和政策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全域旅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喇明英 盛祖添
民族地区不仅自然景观、特色文化、生态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全域广泛分布,再加之大多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所划定的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大背景下,最适合率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然而,由于受交通、服务设施、体制机制等的制约,目前这类地区的旅游开发,仍然集中在有限的景区上,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核心整合各要素,以旅游业为主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供给上还面临诸多障碍。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应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瞄准区域供给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制度和政策创新。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全域旅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敏
如何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调研发现,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担保手段;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持续经营与发展越来越艰难。分析认为,企业产业链金融是精准扶持小微企业的有效措施,融资租赁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手段,投贷联动是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内创业对于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基于不同的视角可选择不同的内创业模式,且内创业活动表现出与大企业相异的模式,中小企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从混沌式创新、迭代式创新、微创新到反思式创新的组合;企业主作为中小企业内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需要在内创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促进内创业活动的组织化,以实现基于个人特质的创新向基于组织特质的创新转变;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灵活性,其可能会对技术等外部冲击更为快速地反应,内创业有助于中小企业实现超越式发展。按照"目标(Objecti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企业 内创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内创业对于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基于不同的视角可选择不同的内创业模式,且内创业活动表现出与大企业相异的模式,中小企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从混沌式创新、迭代式创新、微创新到反思式创新的组合;企业主作为中小企业内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需要在内创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促进内创业活动的组织化,以实现基于个人特质的创新向基于组织特质的创新转变;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灵活性,其可能会对技术等外部冲击更为快速地反应,内创业有助于中小企业实现超越式发展。按照"目标(Objective)-行为(Behavior)-结果 (Result)"的基本逻辑,中小企业可以形成目标演化、行为演化和结果演化三条基本路径融合的内创业路径,驱动中小企业系统创新、行为创新和公司创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企业 内创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飞飞 唐保庆 张为付
本文基于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考察了地区制度环境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经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地区制度环境优化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及出口集约边际的增长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层面;基于不同类型企业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地区制度环境对高生产率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扩展边际的正向效应影响更大,而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则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基于上述结果,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经验,本文还兼论市场取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本研究可为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动力源泉提供学理性认识和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