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2)
- 2023(10175)
- 2022(8407)
- 2021(7992)
- 2020(6612)
- 2019(14826)
- 2018(14525)
- 2017(27298)
- 2016(14350)
- 2015(15597)
- 2014(15058)
- 2013(14508)
- 2012(13151)
- 2011(11822)
- 2010(12193)
- 2009(11786)
- 2008(10997)
- 2007(9704)
- 2006(8737)
- 2005(7970)
- 学科
- 济(53914)
- 经济(53855)
- 业(48439)
- 管理(45232)
- 企(43165)
- 企业(43165)
- 融(26746)
- 金融(26746)
- 银(24560)
- 银行(24544)
- 行(23838)
- 中国(23071)
- 方法(21179)
- 财(19258)
- 制(18488)
- 数学(18183)
- 数学方法(18001)
- 技术(16468)
- 业经(14655)
- 农(14081)
- 地方(12824)
- 体(12558)
- 务(12316)
- 财务(12296)
- 财务管理(12273)
- 技术管理(12103)
- 企业财务(11914)
- 中国金融(11340)
- 体制(11068)
- 理论(10585)
- 机构
- 学院(193135)
- 大学(192518)
- 济(84787)
- 经济(83156)
- 管理(74127)
- 研究(66439)
- 理学(63629)
- 理学院(62964)
- 管理学(62046)
- 管理学院(61638)
- 中国(56791)
- 财(43714)
- 京(39228)
- 科学(37340)
- 财经(33778)
- 所(32473)
- 中心(31742)
- 经(30749)
- 江(29862)
- 研究所(29243)
- 农(28932)
- 经济学(27641)
- 财经大学(25495)
- 业大(25243)
- 经济学院(24854)
- 北京(24786)
- 院(24067)
- 州(24045)
- 范(23676)
- 师范(23385)
- 基金
- 项目(127244)
- 科学(102467)
- 研究(95216)
- 基金(93368)
- 家(80903)
- 国家(80181)
- 科学基金(70143)
- 社会(62928)
- 社会科(59976)
- 社会科学(59963)
- 省(51074)
- 基金项目(48943)
- 教育(44231)
- 自然(43655)
- 自然科(42761)
- 自然科学(42751)
- 自然科学基金(42089)
- 划(41995)
- 资助(37241)
- 编号(36258)
- 创(33350)
- 创新(30211)
- 成果(30179)
- 重点(29278)
- 部(28488)
- 发(27933)
- 国家社会(26715)
- 课题(26623)
- 性(26313)
- 制(25346)
共检索到30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现阶段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资本回报率递减及资源能源约束趋紧,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长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内生性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全方位、深层次引领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彭寿清
通过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科学调配办学资源,去除无效供给。通过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三转"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地方高校要实现科学转型,必须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结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涛 李浩民
伴随着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积累的风险日益凸显。为了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包括:防范和化解两个风险、优化调整四个体系、强化三个监管基础、推动三个维度改革开放、处理好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任务是防风险、调结构、强监管、促开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增加资本市场制度供给、补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创新金融产品体系、重构政策传导的金融微观基础等方面着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锡军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单纯依托货币信贷的增长来支持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增长,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负债推动型扩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同时还会积累较多的金融风险。我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才化解了接二连三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当正确认知金融本质,把握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序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强化审慎经营理念,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回归本源,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根本,让金融运行更加符合规律,立足我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宏 何艳桃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万森
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难以获得金融资源,一是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不足以吸引金融机构与之合作;二是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注重自身的风险管理,不青睐农业企业这类客户。因此,可以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如采用联想佳沃的模式,在农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二者之间引入产业资本作为中间桥梁,让金融资源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如此,金融资源则可以通过产业资本作用于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供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成晓 宫杰
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发展养老金融不仅能够有力支持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战略,而且可以通过业务创新与拓展,丰富业务模式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养老金融涵义国外通常将养老金融定义为将养老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存款、不动产、衍生资产和另类投资等资产,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行为。规避风险以获取稳定收益是养老金融投资行为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志来
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形成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双创经济"宏观背景,结合互联网金融创新,提出了供给侧视角下商业银行结构性改革路径:基于共享金融和普惠金融要求,对商业银行现有结构进行调整和内在优化;通过增设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解决线上线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互联网金融创新,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供给结构重要组成,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关键词:
供给侧 商业银行 结构性改革 互联网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万森
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难以获得金融资源,一是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不足以吸引金融机构与之合作;二是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注重自身的风险管理,不青睐农业企业这类客户。因此,可以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如采用联想佳沃的模式,在农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二者之间引入产业资本作为中间桥梁,让金融资源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如此,金融资源则可以通过产业资本作用于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芝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商业银行既是参与者,又是影响者,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蕴含诸多机遇,更肩负着重大责任。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和有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银行经营管理者应当深入研究和谋划的一个重要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实施,必将对参与经济的各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成晓 宫杰
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发展养老金融不仅能够有力支持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战略,而且可以通过业务创新与拓展,丰富业务模式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养老金融涵义国外通常将养老金融定义为将养老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存款、不动产、衍生资产和另类投资等资产,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行为。规避风险以获取稳定收益是养老金融投资行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