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9)
2023(10262)
2022(8649)
2021(8253)
2020(6678)
2019(15174)
2018(15092)
2017(28566)
2016(15803)
2015(17186)
2014(16925)
2013(16194)
2012(14524)
2011(13250)
2010(13488)
2009(12671)
2008(12401)
2007(10653)
2006(9712)
2005(8884)
作者
(42806)
(35491)
(35278)
(34156)
(22763)
(16958)
(16086)
(13544)
(13500)
(12924)
(12062)
(11848)
(11429)
(11408)
(11287)
(11046)
(10550)
(10490)
(10467)
(10166)
(9015)
(8838)
(8567)
(8151)
(8119)
(8094)
(7922)
(7723)
(7241)
(6977)
学科
(56736)
经济(56670)
管理(43765)
(40879)
(34133)
企业(34133)
方法(22887)
数学(20319)
数学方法(19945)
(18811)
(17475)
中国(16968)
(16692)
业经(13395)
(12820)
贸易(12814)
(12528)
(11920)
银行(11904)
(11649)
(11464)
(11452)
(11136)
(11116)
金融(11115)
地方(11107)
(10687)
财务(10649)
财务管理(10627)
农业(10518)
机构
学院(212539)
大学(208909)
(88756)
经济(86804)
管理(77919)
研究(74582)
理学(66215)
理学院(65478)
管理学(64274)
管理学院(63847)
中国(57859)
(46126)
科学(43713)
(42971)
(37795)
财经(34843)
(34057)
中心(33824)
研究所(33783)
(33175)
(31685)
业大(28799)
(28152)
师范(27837)
经济学(27690)
北京(27206)
(27129)
农业(26399)
(26388)
财经大学(25870)
基金
项目(136385)
科学(107659)
研究(101817)
基金(98489)
(85490)
国家(84775)
科学基金(72608)
社会(64301)
社会科(61037)
社会科学(61023)
(53654)
基金项目(50033)
教育(48115)
自然(46197)
(45179)
自然科(45136)
自然科学(45124)
自然科学基金(44333)
编号(41755)
资助(41586)
成果(35271)
重点(31133)
(30362)
课题(30154)
(29668)
(28515)
(28332)
创新(26712)
国家社会(26432)
教育部(26341)
期刊
(102426)
经济(102426)
研究(69236)
中国(43963)
(35828)
(31946)
学报(31050)
管理(30439)
科学(28676)
教育(27732)
(27593)
金融(27593)
大学(23949)
学学(22592)
农业(21064)
技术(18169)
经济研究(17915)
财经(17545)
业经(17506)
(15189)
问题(12708)
(11786)
国际(10319)
(10273)
商业(9853)
(9638)
理论(9630)
现代(9515)
统计(9413)
技术经济(9243)
共检索到330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雷  刘珂  杨源源  
本文立足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基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以有效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选取200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数据,并构建LST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正负方向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并在不同经济周期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据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在考虑传统目标的同时,亦应兼顾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发挥货币政策配合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具体而言,央行逆周期宏观调控时应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  沈沛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去产能、去杠杆与去库存的任务也会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使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践,构建充分就业、经济合理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协调目标;建立与完善注重结构性调整的多元化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间接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差别性货币政策;加大推行直接融资等方式,弱化政策传导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使两种政策的叠加和协调效应达到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娟  沈沛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去产能、去杠杆与去库存的任务也会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使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践,构建充分就业、经济合理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协调目标;建立与完善注重结构性调整的多元化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间接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差别性货币政策;加大推行直接融资等方式,弱化政策传导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使两种政策的叠加和协调效应达到最大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其中,去库存作为改革进程中短期内的首要任务,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加以有效落实。据此,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39个工业行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对工业行业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负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在短期内对产成品库存有显著的正冲击,对其预测方差误差的影响较小;两种政策在长期内对产成品库存的正交化冲击响应逐渐收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本文基于23个国家1989-2017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货币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波动对经济杠杆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信贷总量与直接融资规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总量与结构上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杠杆之间均保持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拐点",且政策波动对经济杠杆均具有刺激作用。区别在于,三者中直接融资规模的拐点位置居于首位但波动效应最弱。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杠杆时应将着力点放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上,并利用其他政策加以辅助,同时加强宏观政策的动态管理,为顺利实现杠杆率下降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客观上要求达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和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之下,要有效保障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质量和效率提高,就必须着力展开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由此,对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货币政策操作环境的复杂变化经济新常态是由国内外经济社会一系列变化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郑黎黎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形成,其具体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形成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中,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这其中,货币政策理应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三去一降一补"中的货币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逸风  
2015年10月,中央做出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并在2016年全力推进。供给侧的改革需要一篮子的制度或政策的设计,货币政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将对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完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检验了供给侧改革中的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影响供给侧改革的统计分析表明,代表性行业的资本要素的增速与M2的增速呈现同方向的变动趋势。然而,估计结果却显示,迄今为止,货币政策对供给侧改革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供给侧改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一、制度供给。第一,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行PPP模式。目前地方财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瓶颈。如果我们要增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话,首先应建立统一合理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航  
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困境,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策,长期来看,是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短期来看,是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下滑压力过大、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供给的结构性扭曲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不能忽略需求侧的宏观政策,短期内达到改革的目标需要宏观政策的积极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