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05)
- 2023(17627)
- 2022(15124)
- 2021(14201)
- 2020(12035)
- 2019(27320)
- 2018(27199)
- 2017(51968)
- 2016(28568)
- 2015(31828)
- 2014(31456)
- 2013(30969)
- 2012(28121)
- 2011(25051)
- 2010(25305)
- 2009(23742)
- 2008(23567)
- 2007(20746)
- 2006(18555)
- 2005(16984)
- 学科
- 济(114565)
- 经济(114410)
- 业(101956)
- 管理(93960)
- 企(91546)
- 企业(91546)
- 方法(50663)
- 数学(40584)
- 数学方法(40088)
- 财(37920)
- 农(35203)
- 业经(34398)
- 中国(29896)
- 制(26965)
- 务(25840)
- 财务(25767)
- 财务管理(25725)
- 企业财务(24406)
- 农业(24145)
- 贸(23324)
- 贸易(23313)
- 易(22722)
- 学(22478)
- 理论(21890)
- 技术(21741)
- 地方(21026)
- 和(20255)
- 体(19716)
- 策(18681)
- 银(18629)
- 机构
- 学院(402477)
- 大学(399116)
- 济(162187)
- 管理(160282)
- 经济(158746)
- 理学(137257)
- 理学院(135793)
- 管理学(133594)
- 管理学院(132844)
- 研究(131919)
- 中国(102250)
- 京(85325)
- 科学(80950)
- 财(79510)
- 所(66826)
- 农(66556)
- 财经(62103)
- 江(61468)
- 研究所(60113)
- 中心(59479)
- 业大(58681)
- 经(56364)
- 北京(54024)
- 范(51862)
- 农业(51828)
- 师范(51373)
- 州(49243)
- 经济学(48332)
- 院(47888)
- 财经大学(45871)
- 基金
- 项目(265072)
- 科学(209358)
- 研究(196326)
- 基金(192259)
- 家(166506)
- 国家(165024)
- 科学基金(142871)
- 社会(123664)
- 社会科(117125)
- 社会科学(117094)
- 省(104281)
- 基金项目(101474)
- 自然(92513)
- 自然科(90391)
- 自然科学(90369)
- 教育(90112)
- 自然科学基金(88788)
- 划(86587)
- 编号(80336)
- 资助(79252)
- 成果(65437)
- 重点(59039)
- 部(58265)
- 创(56739)
- 发(56366)
- 课题(55318)
- 创新(52407)
- 国家社会(50478)
- 科研(50353)
- 教育部(50232)
- 期刊
- 济(186047)
- 经济(186047)
- 研究(123344)
- 中国(78271)
- 财(65029)
- 管理(63281)
- 农(62005)
- 学报(60669)
- 科学(56706)
- 教育(46717)
- 大学(46308)
- 学学(43540)
- 农业(42380)
- 融(38244)
- 金融(38244)
- 技术(35921)
- 业经(32700)
- 财经(31214)
- 经济研究(29140)
- 经(26858)
- 问题(24411)
- 业(23846)
- 技术经济(20966)
- 贸(19549)
- 现代(19344)
- 图书(18956)
- 理论(18888)
- 科技(18552)
- 商业(18518)
- 财会(18317)
共检索到607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让让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而一定数量"低效低能"国有企业的存在既不符合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也是导致各种产能治理措施难以发挥作用的障碍之一。本文在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与中小型国有企业有效退出的关系。结合已有治理模式的经验,使用机制设计的逻辑,本文分析了国有中小企业退出的制度和体制障碍对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本文还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提出了加快低效国有企业退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内创业对于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基于不同的视角可选择不同的内创业模式,且内创业活动表现出与大企业相异的模式,中小企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从混沌式创新、迭代式创新、微创新到反思式创新的组合;企业主作为中小企业内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需要在内创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促进内创业活动的组织化,以实现基于个人特质的创新向基于组织特质的创新转变;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灵活性,其可能会对技术等外部冲击更为快速地反应,内创业有助于中小企业实现超越式发展。按照"目标(Objecti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企业 内创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崔翰文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单元,同样也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动大众创新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撑点,而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也已成为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导向。目前,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逐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正处于发展升级的关键阶段,为此,要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的新动力,针对时代转变中形成的微观运行新主体,开发协同共享新设施,培育创新成长新业态,强化对体系建设关键点的落实,加快培育服务主体、完善服务功能、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布局和壮大服务队伍的步伐,不断提升整个服务体系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助力国内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开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内创业对于中小企业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基于不同的视角可选择不同的内创业模式,且内创业活动表现出与大企业相异的模式,中小企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从混沌式创新、迭代式创新、微创新到反思式创新的组合;企业主作为中小企业内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需要在内创业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促进内创业活动的组织化,以实现基于个人特质的创新向基于组织特质的创新转变;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灵活性,其可能会对技术等外部冲击更为快速地反应,内创业有助于中小企业实现超越式发展。按照"目标(Objective)-行为(Behavior)-结果 (Result)"的基本逻辑,中小企业可以形成目标演化、行为演化和结果演化三条基本路径融合的内创业路径,驱动中小企业系统创新、行为创新和公司创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企业 内创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杠杆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过界定需要去杠杆的企业范围,对去杠杆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企业去杠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通货膨胀去杠杆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可行性,通过家庭加杠杆实现企业去杠杆目前不具备可行性,而通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企业去杠杆的唯一正确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闫润宇 杨海生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期权博弈理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从垄断到完全竞争等一系列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退出与进入市场的最优策略,以及相应的市场均衡和产业发展模式,并且深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两者的协同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市场风险加剧了企业退出与进入的难度,并对相应成本有"放大"作用。(2)政府的产业政策应随市场情况而定,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当市场风险较大时,政府通过调节市场风险更为有效,尤其在短期。而在长期,调节退出与进入成本以及企业淘汰率相对更加有效。(3)本文对不同情形下,产业政策所需的时间、产生的效果、产业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政策量化评估和精准实施提供了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侯静如
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是在内外多重动力机制下,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区域以及自身的特征,选择合意方向和资源能力组合,最终实现从粗放的低成本同质化平面扩张方式向集约的高效益差异化立体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压力和挑战。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形势下推进中小企业工作的关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浩 刘昭 裴亚辉 宋哲泉 庞飞 武帅峰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创新性地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分析政府、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之间融资博弈,构建博弈模型,发现加强对优势产能的支持力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商业银行提升中小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难问题,推动产业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笑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政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构建企业去产能困境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去产能博弈的纳什均衡,发现企业的最优策略为不去产能。引入政府调控参数对去产能博弈模型开展进一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当调控参数达到一个阈值时,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将从原来的不去产能转变为去产能,此时,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在CHK、FN以及HK三类传统僵尸企业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识别标准,并加入企业研发投入等新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模型与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模型下,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均趋于稳定的趋势,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僵尸企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僵尸企业 识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国有企业固有的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预算软约束,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金融市场的"恶性循环",因此,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出发点就是要化解产能过剩。本文基于这样一种现实背景,选取能够体现地方政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干预事实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试图寻找"恶性循环"的突破口。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发展规模越大,产能过剩越严重;(2)金融发展效率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产能过剩。本文的研究启示是:政府应该更注重金融发展效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发展规模扩张;要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金融业"双向开放"战略。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发展 产能过剩 国企改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狄佩佩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层及时冷静的"对症下药",将"供给侧改革"提上日程。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分析了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为中小企业提出了使用互联网与大数据、采用体验式营销、精益生产、加强创新等四点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中小型企业 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莹
僵尸企业普遍存在于我国传统经济各领域,阻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该文通过主营获得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符合僵尸企业标准现状,并从政府过度保护与市场竞争力不足视角分析僵尸企业形成原因。继而,基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供给端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清僵尸企业具有内在关联性,以及出清僵尸企业面临着人员安置难、资产变现难、清算程序复杂、并购阻力大、历史欠账多等困境。最后提出,依托政府有序引导、资金与政策支持、政府合理退出机制、计划与市场协同配置等路径,实现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太平 佘正昊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过剩的产能会导致较低的技术效率以及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但是目前的效果并不显著,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本文对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与市场集中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即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该行业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强市场集中程度,提高优质企业兼并力度,促进现有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行业的有效供给。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从制造业增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对制造业进行去产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学丽 安静
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有利形势,阐释了国有煤炭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的投融资、坏账、收益分配、营运等诸多财务风险,最终提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外部环境分析研究、强化投融资风险监控、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有煤炭企业 财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