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4)
- 2023(13984)
- 2022(11647)
- 2021(11013)
- 2020(8869)
- 2019(20403)
- 2018(20040)
- 2017(37731)
- 2016(20801)
- 2015(22988)
- 2014(22864)
- 2013(22705)
- 2012(21531)
- 2011(19779)
- 2010(20386)
- 2009(18733)
- 2008(18683)
- 2007(17020)
- 2006(15683)
- 2005(14902)
- 学科
- 济(94330)
- 经济(94227)
- 业(59916)
- 农(48920)
- 管理(48898)
- 企(36477)
- 企业(36477)
- 农业(32542)
- 中国(30213)
- 方法(30000)
- 数学(26341)
- 数学方法(26084)
- 地方(25997)
- 业经(23642)
- 制(22991)
- 财(21798)
- 贸(21267)
- 贸易(21248)
- 易(20688)
- 学(18264)
- 银(18105)
- 银行(18081)
- 融(18076)
- 金融(18076)
- 行(17613)
- 发(15972)
- 体(15960)
- 出(13470)
- 技术(13239)
- 地方经济(12627)
- 机构
- 学院(295595)
- 大学(291925)
- 济(129986)
- 经济(127279)
- 研究(111795)
- 管理(106844)
- 理学(89666)
- 理学院(88592)
- 中国(88408)
- 管理学(87214)
- 管理学院(86647)
- 农(67194)
- 科学(65266)
- 京(63080)
- 财(61947)
- 所(57944)
- 研究所(51640)
- 农业(51321)
- 中心(51306)
- 江(48843)
- 业大(46944)
- 财经(46769)
- 经(42448)
- 范(41388)
- 师范(40986)
- 北京(40429)
- 经济学(40010)
- 院(39379)
- 州(38332)
- 省(37941)
- 基金
- 项目(186536)
- 科学(146856)
- 研究(140287)
- 基金(134276)
- 家(117263)
- 国家(116146)
- 科学基金(98076)
- 社会(90207)
- 社会科(85250)
- 社会科学(85229)
- 省(73414)
- 基金项目(69943)
- 教育(63139)
- 划(61246)
- 自然(60311)
- 自然科(58842)
- 自然科学(58827)
- 自然科学基金(57787)
- 编号(57249)
- 资助(54714)
- 成果(47375)
- 发(46341)
- 重点(42512)
- 部(42141)
- 课题(40956)
- 创(38434)
- 性(37816)
- 发展(37765)
- 国家社会(37721)
- 展(37184)
- 期刊
- 济(160488)
- 经济(160488)
- 研究(99165)
- 中国(73632)
- 农(69350)
- 学报(46754)
- 农业(46322)
- 财(45769)
- 科学(44052)
- 融(40215)
- 金融(40215)
- 管理(38741)
- 教育(37320)
- 大学(36522)
- 学学(34209)
- 业经(30682)
- 技术(24926)
- 经济研究(24763)
- 财经(23975)
- 业(23156)
- 问题(22427)
- 经(20762)
- 贸(17576)
- 世界(17161)
- 农村(16228)
- 村(16228)
- 版(15379)
- 农业经济(15292)
- 国际(15222)
- 经济问题(14886)
共检索到48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唐亚阳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家庭供给能力弱化,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供给失灵等诸多困境,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既是有效应对"银发浪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关键举措,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然和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变革供给理念,构建协同供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服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老龄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永志
我国自由农地流转由于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较少、土地流转的市场性很低、土地流转的期限太短等原因,致使农地并没能形成规模经营,细碎化作业仍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国际经验的考察之后,提出了我国农地流转、规模化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规模化 国际经验 困境 出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匡远配 肖叶
农地稳定有序流转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农地流转存在的无序表征,提炼出农地流转有序性特征,鉴于此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造出农地流转的变动幅度指数、生产率指数、规模结构指数和法制化指数,运用AHP法确定综合有序性指数,测算了2009—2016年各省份及东中西部地区相关指数,分析了其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流转效益和法制化程度较高,适度规模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地流转较快、流转结构较合理,近年来流转规范性虽有提高但仍比较低,生产效益也较低;西部地区农地流转的推进力度及效益较低,流转结构向合理性转变,法制化水平较高;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地区自然资源和经济的影响;东部的农地流转综合有序性整体上较高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中部地区逐渐提升,西部有序性不高但在逐渐转好。因此,为推进农地有序流转,提出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协同推进农地适度规模化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建立农地流转纠纷援助服务机构等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佳 吴天强 杨德利
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规模化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政府主导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时期,无论是土地流转规模、流转率抑或合同流转面积都逐年递增,流入主体日益多样化,并建立起土地流转服务仲裁体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水平较高。但是随着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政府"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抑制了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在全市范围内的自由流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最后针对上海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的困境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全市流转信息互通共享,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仁 张平 赵德海
农产品流通产业良性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能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效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尚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面临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流通模式单一、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控不到位等困境,应通过加强农产品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整合、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体系等措施走出农产品流通困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新柱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难题涉及农户、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加快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变革性、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意识;建立市场、政府、农户的一体化联动机制;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健全农产品定价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霞 韩一军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封顶、生产成本偏高、资源环境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选取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应针对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难点问题,着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增加科研投入,提高基础支撑实力;恢复小麦与大豆种植,构建可持续的轮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运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顶层法规设计的模糊与滞后、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畸变与失真、工具主义的抬头与兴盛等多方面问题。高职教育质量的长期诟病与落后教育观念的历史沿袭、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诉求未曾引起重视、功利思潮的渗透蔓延与受教育者的自我矮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宏观层面重视政府主体责任,灵活市场调节作用;从中观层面畅通合作共赢渠道,拓展跨界育人平台;从微观层面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加速人本主义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