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2)
- 2023(15269)
- 2022(13407)
- 2021(12727)
- 2020(10694)
- 2019(24728)
- 2018(24838)
- 2017(46711)
- 2016(25993)
- 2015(29362)
- 2014(29257)
- 2013(28211)
- 2012(25760)
- 2011(23001)
- 2010(22983)
- 2009(20788)
- 2008(19840)
- 2007(16932)
- 2006(14852)
- 2005(12950)
- 学科
- 济(98929)
- 经济(98825)
- 管理(68952)
- 业(64237)
- 企(53825)
- 企业(53825)
- 方法(41896)
- 数学(36021)
- 数学方法(35564)
- 农(27970)
- 中国(26746)
- 财(23938)
- 业经(23902)
- 地方(23718)
- 制(21085)
- 学(20782)
- 理论(18577)
- 农业(18180)
- 贸(16665)
- 贸易(16656)
- 技术(16443)
- 易(16080)
- 体(15923)
- 和(15468)
- 环境(14748)
- 教育(14475)
- 银(14447)
- 银行(14404)
- 务(14297)
- 财务(14226)
- 机构
- 学院(349065)
- 大学(342717)
- 管理(135123)
- 济(132510)
- 经济(129430)
- 理学(116659)
- 研究(115650)
- 理学院(115334)
- 管理学(113223)
- 管理学院(112590)
- 中国(84837)
- 京(74156)
- 科学(72698)
- 财(61041)
- 所(57439)
- 农(54889)
- 中心(52359)
- 研究所(52300)
- 江(52155)
- 业大(51662)
- 范(48794)
- 师范(48339)
- 财经(48120)
- 北京(46905)
- 经(43651)
- 州(42823)
- 院(42800)
- 农业(42682)
- 技术(42590)
- 师范大学(38754)
- 基金
- 项目(239856)
- 科学(187788)
- 研究(180534)
- 基金(169377)
- 家(146594)
- 国家(145304)
- 科学基金(125012)
- 社会(109903)
- 社会科(103908)
- 社会科学(103883)
- 省(97061)
- 基金项目(90671)
- 教育(85392)
- 划(80774)
- 自然(80759)
- 自然科(78826)
- 自然科学(78809)
- 自然科学基金(77381)
- 编号(76833)
- 资助(69259)
- 成果(62184)
- 重点(54227)
- 课题(54092)
- 发(52382)
- 部(51916)
- 创(50225)
- 创新(46687)
- 项目编号(46220)
- 科研(45180)
- 大学(44791)
- 期刊
- 济(148849)
- 经济(148849)
- 研究(103415)
- 中国(72452)
- 学报(52637)
- 教育(52210)
- 农(49789)
- 管理(49311)
- 科学(48757)
- 财(46048)
- 大学(39952)
- 学学(37113)
- 技术(34681)
- 农业(34510)
- 融(28148)
- 金融(28148)
- 业经(26159)
- 经济研究(23279)
- 财经(22578)
- 问题(19614)
- 图书(19468)
- 经(19440)
- 职业(17679)
- 业(17541)
- 科技(16826)
- 理论(16336)
- 技术经济(15781)
- 坛(15548)
- 论坛(15548)
- 版(15501)
共检索到51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百军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关联性较强,具有一定耦合协调度。高职院校将专业设置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与重点,灵活适应产业结构发展与升级。以云浮市为案例,通过构建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云浮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与第一产业极度失调,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初级协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促进专业设置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和增加"阈值",提出政府加大协调扶持力度、学校加强专业设置适应性、企业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参与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设置耦合适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诉求,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诉求,是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诉求,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率的诉求。按行业细分背景下对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与高职高专招生大类进行匹配,通过计算高职专业布点、招生规模等与行业间的相关系数和偏离度,得出专业布点、规模、就业结构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耦合适配度,由此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设置的耦合策略,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与高职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耦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专业规划和预警的耦合,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与专业布局的耦合,产业发展引领的创新创业、终身学习理念与专业发展方向的耦合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廷发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协调发展,以举办涉农特色专业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其专业结构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的建议是,以区域产业结构为依据,保持涉农特色优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优先发展具有传统优势产业的专业,积极发展高端生产性和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专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瑞林 刘霞 龙慧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存在一些问题,在协同学视野下,这是由于供应端的教育系统和需求端的经济系统没有进行充分协同运动。但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将使对接系统出现宏观有序结构,特别是由于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使对接系统由非平衡状态进入到平衡状态,由不稳定结构变为稳定结构。论文构建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同度理论模型,并据此对常州高职园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协同运动能够乐观应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协同学 产业结构 专业设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甄妮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所在区域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其专业设置是连接区域产业结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纽带。当前一个时期,肇始于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职业院校也难以“独善其身”,其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来进行。基于此,文章从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机构的适配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于洪雁 王群勇 刘继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本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借助HP滤波分析法、重心坐标法、标准差椭圆法,揭示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 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存在两极化现象,但两极差异逐渐减小。(2)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和先升后降的波动周期,且波动愈发频繁,振幅不断增大。(3)在空间集聚性上,形成4个集聚区,高值区和次高值区沿东南沿海逐渐北上、西进,向内陆蔓延,次低值区、低值区逐步南退、西下;在空间方向性与演变性上,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良好区域沿东北-西南走向布局,并逐步向中部和西部偏移;在空间等级性上,我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等级为勉强协调,总体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意志
作为广东省首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年云浮市以郁南县为试点,率先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郁南县的经验在于通过建立征信体系、政策性担保机制、贷款贴息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健全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短板,实现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波 王润娟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时间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2009—2019年该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演变途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质量不断上升,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有所改善,但城市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均衡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地方财政支出将加剧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不协调形势,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的协调发展,教育水平能够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协调发展,对毗邻城市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露
在创新经济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意义明显。文章基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视角,引用耦合理论对两个系统进行模型建构,分析其间的耦合效应,建立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赋权,运用耦合模型对中国近20年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系统与金融供给侧系统的耦合关联度较高,耦合协调度为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宏 陆英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研究发现,目前昆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不够吻合,三大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与其产值比重不够吻合,部分行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同步,热门专业招生数与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快设置产业发展亟需专业,弱化过剩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合理控制专业人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输送方,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深入研究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专业结构改革方向和策略。基于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适配性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适配性分析、专业就业相关度分析,阐明高职高专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的策略,包括以存量结构调整方式优化专业,以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专业,以中长期预测分析规划专业,以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提升专业,以就业动态跟踪反馈预警评估专业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隽 曹玉平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江苏高职沿海高职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错中迫切需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在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刚 许朝山 郑云娟
产业供给侧改革对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对常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两者偏离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常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从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打造特色、完善机制等四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廖慧琴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满足产业结构发展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从分析广东省76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发现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差、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弱性相关等问题,要统筹规划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高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的积极性、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关联性,主动适应产业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