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6)
2023(9242)
2022(7765)
2021(7395)
2020(5812)
2019(12898)
2018(13042)
2017(24132)
2016(13310)
2015(14162)
2014(13411)
2013(12743)
2012(11171)
2011(10150)
2010(10415)
2009(10170)
2008(9998)
2007(8755)
2006(8147)
2005(7124)
作者
(33646)
(28763)
(28279)
(27181)
(17546)
(13765)
(12767)
(10947)
(10834)
(9919)
(9684)
(9436)
(8896)
(8821)
(8752)
(8575)
(8439)
(8192)
(8125)
(8062)
(7096)
(7079)
(6892)
(6684)
(6444)
(6437)
(6384)
(6201)
(5803)
(5652)
学科
(51731)
经济(51670)
(48764)
(43321)
管理(34809)
农业(32515)
(23607)
企业(23607)
业经(19256)
方法(15470)
(15293)
中国(13993)
(13888)
数学(13396)
数学方法(13264)
农业经济(12377)
(12258)
环境(11953)
(11615)
地方(11275)
发展(9914)
(9905)
(9501)
农村(9483)
体制(8955)
(8801)
(8440)
(8354)
(8327)
贸易(8324)
机构
学院(175844)
大学(167363)
(73719)
经济(72231)
管理(66413)
研究(59081)
理学(57316)
理学院(56812)
管理学(55897)
管理学院(55585)
(49020)
中国(47071)
农业(36820)
科学(34232)
(34138)
(33994)
业大(31311)
(28872)
中心(28634)
(27577)
研究所(25768)
财经(25739)
(23441)
(23326)
师范(23270)
农业大学(22607)
(21454)
经济管理(21141)
经济学(21133)
北京(20584)
基金
项目(116361)
科学(91887)
研究(91390)
基金(83022)
(71382)
国家(70592)
科学基金(60859)
社会(59732)
社会科(56058)
社会科学(56042)
(47947)
基金项目(43865)
教育(40656)
编号(39767)
(38066)
自然(35851)
自然科(34921)
自然科学(34915)
自然科学基金(34273)
资助(31943)
成果(31649)
(29538)
(26784)
课题(26651)
(25891)
重点(25829)
(24976)
国家社会(24894)
(24432)
(24087)
期刊
(92597)
经济(92597)
(56193)
研究(50948)
中国(40702)
农业(38053)
(26508)
学报(26014)
科学(24580)
业经(22937)
大学(21371)
教育(20594)
学学(20316)
管理(19649)
(19200)
金融(19200)
(16865)
农业经济(14658)
农村(14348)
(14348)
技术(14054)
问题(12982)
经济研究(12255)
财经(12140)
(11846)
(10488)
世界(10382)
社会(9807)
经济问题(9725)
农村经济(9432)
共检索到269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马贤茹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之一。较城市环境治理而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更为复杂,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区差异。注重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有助于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的系统化、规范化以及长效化。通过对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立法成本、执法成本以及守法成本的系统检视,认为目前立法成本总体偏高,执法成本不仅投入不足而且使用过高,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故此,建议对有限的法治资源的配置与运行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及公平化改进,以此增进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效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解建立  任广浩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环境公共物品需求快速增长与环境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农村环境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短缺与环境公共物品均等化目标的追求不相适应。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补齐短板,增加农村环境公共物品供给,提高环境公共物品共享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解建立  任广浩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环境公共物品需求快速增长与环境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农村环境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短缺与环境公共物品均等化目标的追求不相适应。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补齐短板,增加农村环境公共物品供给,提高环境公共物品共享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允华  杨兴东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绿色发展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环保立法滞后、环保执法力度不足、法律援助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适应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特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援助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闵继胜  
沿着"政策目标—制度安排—政策举措—环境问题—治理对策"的逻辑思路,通过刻画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的演进轨迹,发现我国各阶段农村环境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政策目标指向下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改变政策目标,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创新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体系,即树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从内外部消解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可行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伟  
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方式,是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实践。受到当前村庄内生组织动力不足的影响,通过制度设计提供的互助养老机制,在制度设计和养老事务的行动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组织建设型互助、社区服务型互助和院舍照料型互助三种模式。然而,由于村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差异,不同的互助养老模式之间存在衔接失衡的问题,这会影响到村庄养老秩序的维持和再生产。农村互助养老制度的不完整性、模糊化与区域非均衡性,制约农村互助养老合作中信任机制的达成。村社集体统合能力的弱化,限制了互助养老行动主体的合作。因而,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多层供给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互助养老秩序达成,应进一步完善互助养老的制度建设,如优化农村互助养老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网络建设与促进多元养老政策的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伟  付宗平  王鹏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进农村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探讨了农村能源供给侧改革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影响,结合相关的政策与规划,研判了农村能源供给的发展趋势。在推进农村能源供给侧改革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的宏观框架下,从国家顶层设计、政策激励、利用方式、能源供给统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能源供给侧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超  
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提升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治理能力,整体而言,需重点解决农村社会治理“短板”。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依靠法治化为推进手段,通过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等,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明珠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农村物流管理的问题与矛盾点,主要表现为仓储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能力、供应链与产品服务、政策规范等结构性的矛盾问题。无效供给过多、成本消耗过大,阻碍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物流管理的转型需要通过有效的供给引导、降低成本提高农村物流管理效率,利用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桂红  
供给侧改革的推行代表着供给侧取代消费侧成为了改革的核心。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从关联较为密切的农村电子商务切入,重点突破、实现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农民缺乏法律意识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有待健全,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无法实现快速、长久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张文艳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三治融合”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遵循,是农村三治的科学支撑。应以具体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为突破口,发挥法治、德治、自治的协同效力,强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效能建设,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权力监督与司法救济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亮  
近年来,部分区域从协同立法、联动执法、司法协作等方面积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尝试破解属地管理模式的弊端。这体现了环境合作治理的空间转向,为环境法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理论发展机遇。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的空间特殊性、主体多元性、利益多层性、诉求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行政边界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法治"理论的运用场域以及区域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协作实践进行了阐释、反思。从环境治理转型和治理现代化来看,行政边界区域的环境共治内在的要求加强区域环境之间的合作共治,应推动从个体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从城乡正义到区域空间正义、从地方法制到区域法治等方面的治理转型和制度体系的完善要求,从而促进基于环境改善的利益增进与共享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权利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