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3)
- 2023(18562)
- 2022(15658)
- 2021(14429)
- 2020(12465)
- 2019(28218)
- 2018(28304)
- 2017(54414)
- 2016(29504)
- 2015(33064)
- 2014(32545)
- 2013(31800)
- 2012(28705)
- 2011(25534)
- 2010(26010)
- 2009(24563)
- 2008(24172)
- 2007(21266)
- 2006(18963)
- 2005(16907)
- 学科
- 济(124699)
- 经济(124554)
- 业(103282)
- 管理(96811)
- 企(90743)
- 企业(90743)
- 方法(60298)
- 数学(50954)
- 数学方法(50203)
- 财(37335)
- 农(36790)
- 业经(34098)
- 中国(32971)
- 制(26852)
- 务(25008)
- 财务(24919)
- 财务管理(24869)
- 农业(24831)
- 技术(24025)
- 企业财务(23483)
- 贸(22471)
- 贸易(22459)
- 理论(22140)
- 易(21875)
- 地方(20929)
- 和(20260)
- 学(20067)
- 体(19504)
- 银(19257)
- 银行(19221)
- 机构
- 学院(419806)
- 大学(414182)
- 济(174997)
- 经济(171613)
- 管理(167520)
- 理学(144286)
- 理学院(142905)
- 管理学(140390)
- 管理学院(139628)
- 研究(133356)
- 中国(104160)
- 京(86885)
- 财(83627)
- 科学(79785)
- 农(68736)
- 所(66336)
- 财经(66042)
- 江(63443)
- 中心(61786)
- 业大(60766)
- 经(60001)
- 研究所(59741)
- 北京(54462)
- 农业(54136)
- 经济学(53352)
- 范(50843)
- 师范(50247)
- 州(49997)
- 财经大学(48849)
- 院(48606)
- 基金
- 项目(276576)
- 科学(219482)
- 研究(202840)
- 基金(201521)
- 家(175198)
- 国家(173723)
- 科学基金(150883)
- 社会(129644)
- 社会科(123062)
- 社会科学(123025)
- 省(109581)
- 基金项目(105126)
- 自然(97705)
- 自然科(95560)
- 自然科学(95533)
- 教育(95077)
- 自然科学基金(93840)
- 划(91299)
- 资助(83943)
- 编号(81864)
- 成果(65171)
- 重点(62365)
- 部(61552)
- 创(60017)
- 发(59467)
- 课题(56821)
- 创新(55627)
- 国家社会(53700)
- 教育部(53254)
- 科研(53102)
- 期刊
- 济(191907)
- 经济(191907)
- 研究(121785)
- 中国(79517)
- 管理(67006)
- 财(66939)
- 农(62358)
- 学报(59775)
- 科学(57481)
- 大学(46807)
- 教育(44901)
- 学学(44296)
- 技术(43457)
- 农业(43005)
- 融(38681)
- 金融(38681)
- 业经(33599)
- 财经(33176)
- 经济研究(31268)
- 经(28607)
- 业(25204)
- 问题(25080)
- 技术经济(23755)
- 统计(22659)
- 策(21035)
- 商业(20391)
- 贸(20277)
- 现代(19388)
- 科技(18946)
- 理论(18934)
共检索到62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超军 李俊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的过程。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作用。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的技术生产前沿可改进区间来估计供给侧改革在物流业的作用空间。研究发现:物流技术效率逐年增长,但近年出现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的物流技术效率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β收敛分析结果显示:物流技术效率存在条件收敛,重点应从产业结构、创新环境以及物流专业化程度3个方面开展物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刚桥 师建华 张庆平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以2009-2016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物流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为基础,测算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均呈正增长,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物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要素生产率RD分解指数呈现不同程度波动上升态势,且与物流业增加值增长指数变化趋势保持同步;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区域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仍有待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宗富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随机生产前沿模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170个苗族村农业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能力以及农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苗族农业的物质资本、耕地和劳动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24、0.939和0.057。170个苗族村的生产技术效率,最高为0.99,最低的技术效率水平为0.31,平均技术效率为0.803。从实证分析上揭示苗族农业产出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土地,并且苗族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无效率的。当前苗族农业发展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提高苗族人力资本存量,长久而持续的教育投资,是摆脱发展困境和贫困的关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笑晗 刘金东 张春雷
虽然我国税务稽查查补收入屡创新高,但总体稽查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当前,研究并找出我国税务稽查水平提升的动力源泉,有助于科学评价我国税务稽查工作成效以及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水平。本文在借鉴KumbhaKar和LoveLL(2000)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随机生产前沿模型,对我国税务稽查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增长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税务稽查水平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因素,即先进手段和方法的引进成为稽查工作长足进步的最重要保证;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减,对我国税务稽查水平的贡献轻度为负;规模效益因素维持在零左右,对推进税务稽查水平无明显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税务稽查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路世昌 刘雨诗 于智龙 刘舒
本文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随机混合生产前沿面(BP_SHPF)模型,能够实现决策单元在不确定生产前沿面上的效率估计,并将其扩展应用到多投入多产出生产集合。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实验验证BP_SHPF模型的有效性,再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验证BP_SHPF模型决策单元效率与原始DEA模型决策单元效率的相关性,并将BP_SHPF模型应用于10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估计,结果表明BP_SHPF模型能够校正确定性生产前沿面并生成有效的效率排序。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数据包络 效率估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本文运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随机生产前沿模型,从税收征管角度进行了税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解,研究发现,税收超GDP增长的管理根源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呈轻微递减趋势,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对新技术的利用率不足是导致中西部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税务人员税收收入弹性逐年下降,甚至在东部地区出现负数,表明税务机构"粗放式"的人力投入增长已不能带来显著的增税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锡荣 刘卉
基于2000~2007年中国14个铁路局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变动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0~2007年,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发生了前移,即中国铁路运输业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对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表明,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0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5.8%,且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技术引进的贡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顾柳柳
文章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所组成的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方法研究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上海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研究结论表明:上海的真实GDP增长率在1997-2004年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2005年出现结构转折点,其后处于缓慢增长态势,近年来在能源、环境约束下,上海的真实工业GDP增长率水平向全国低值水平靠拢;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工业效率近十余年来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具有高技术的行业和轻工业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传统的重工业的效率在2006年都没有显著的提升;上海工业增长动力可划分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投入效应,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转变工业增长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春桥 夏祥谦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无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尤其是投向国有企业的信贷对技术效率改善产生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技术进步是现阶段中国金融发展促进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在加大金融支持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超群 王立群
本文从供给侧视角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创新、管理制度五大要素入手,选取1978-2016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对粮食价格影响最大且具有直接的正效用,资本对粮食价格具有直接的负效用,劳动力、技术和创新、管理制度对粮食价格有间接效用。结合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背景,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科学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阳 魏建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区域性划分,考察规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因素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仅为0.603,且四大区域间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水平差别显著,从整体上看,地区相对文化市场需求、城镇化、信息化、政府财政支持和文化事业机构情况等因素对我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影响显著,但从区域来看,各因素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有所差别。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燕 王志强 刘伯凡
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改善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机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降低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成本,从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将通过研发知识外溢效应和集体学习效应而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伦斌
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伦斌
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