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7)
2023(15077)
2022(12287)
2021(11274)
2020(9179)
2019(20447)
2018(20350)
2017(38326)
2016(20916)
2015(22821)
2014(22679)
2013(21599)
2012(19315)
2011(17118)
2010(17393)
2009(16745)
2008(16601)
2007(15113)
2006(13569)
2005(12570)
作者
(54466)
(45321)
(45283)
(43191)
(29026)
(21427)
(20600)
(17304)
(17204)
(16479)
(15371)
(15298)
(14572)
(14420)
(14052)
(13759)
(13464)
(13384)
(13311)
(12931)
(11237)
(11142)
(10845)
(10613)
(10365)
(10248)
(10152)
(10060)
(8993)
(8799)
学科
(86637)
(79312)
经济(79174)
(79036)
企业(79036)
管理(78686)
(31517)
业经(30764)
(29374)
方法(28466)
(24796)
中国(22428)
(22203)
财务(22171)
财务管理(22129)
企业财务(20926)
农业(20496)
数学(19812)
数学方法(19575)
(18321)
技术(18058)
理论(17586)
体制(15757)
(15713)
(15642)
(15351)
(14791)
银行(14781)
地方(14701)
(14173)
机构
学院(287754)
大学(278695)
(118058)
经济(115524)
管理(112586)
理学(95118)
理学院(94210)
管理学(92993)
管理学院(92401)
研究(88238)
中国(71660)
(62665)
(57342)
科学(48469)
财经(47618)
(46584)
(42961)
(42359)
(41669)
中心(41261)
研究所(36890)
(36829)
(36026)
业大(35922)
北京(35739)
师范(35732)
经济学(35578)
财经大学(34863)
(32324)
经济学院(31994)
基金
项目(178677)
科学(142963)
研究(141743)
基金(128185)
(107741)
国家(106658)
科学基金(94424)
社会(91233)
社会科(86284)
社会科学(86264)
(71889)
基金项目(66810)
教育(65683)
编号(59859)
(57889)
自然(56790)
自然科(55452)
自然科学(55440)
自然科学基金(54494)
资助(50024)
成果(49429)
课题(41646)
(41292)
(41167)
重点(39842)
(39363)
(39352)
(37701)
(37686)
创新(37591)
期刊
(146099)
经济(146099)
研究(91192)
中国(62463)
(54565)
管理(48483)
(41664)
教育(37966)
科学(34206)
学报(33977)
(31078)
金融(31078)
大学(28039)
农业(27844)
技术(27757)
业经(27671)
学学(25984)
财经(24294)
经济研究(22690)
(21083)
问题(18138)
财会(16276)
(15992)
现代(15153)
技术经济(14850)
商业(14403)
(14231)
会计(14112)
世界(12895)
(12813)
共检索到45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军  邓立丽  
目前,上海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结构不断优化,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工业地位下降论"一时引发关注。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也对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在生产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土地制约)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重大瓶颈的制约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性和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下,通过"降成本、补短板",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蔺建武  仲伟周  任炳群  郭大为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据航空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在全面分析世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各业务环节的附加值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制造业的价值链体系及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然后,结合中国当前航空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竞争力水平,提出了以嵌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渐进升级路径和以构建国家价值链为基础的跨越升级路径,为增强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思路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晓莉  耿思莹  李刚  
改革开放40年来,制造业发展迅猛: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工业出口能力大大提高、部分产业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我国制造业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高端产品与服务,供需严重不匹配。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回顾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三方面转型升级路径,分别是加强技术创新、重塑自身品牌和培育智能制造,以期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实现制造业企业从微笑曲线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跃迁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雨森   贾竣博   孙福全  
2011年,我国中央政府系统地启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许多城市政府推出了有其自身特色的综合改革措施,归纳这些历时十年的改革经验,能够为更多城市的对标发展提供借鉴。以42个城市为样本,运用NCA和fsQCA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高水平和低水平转型升级对应的改革措施组态及相应的典型样本城市。研究发现:(1)任一单一的改革行动无法单独发挥核心作用,证实了城市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效应。(2)发现了样本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条件,即政府综合改革、财税激励与筹划、科技创新激励与人才引育政策,也发现地方金融监管改革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改革需要大力加强。(3)归纳了高水平转型升级的三类典型路径。研究将城市政府的改革纳入了条件要素,发现城市政府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前提,丰富了“综合改革”的涵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超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瓶颈。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吉林省为个案进行剖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破解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结构不协调、供需错位而导致的制造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问题,应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宏伟  孙亮  
制造业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首次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影响。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产品需要和制造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突破口,从跑稳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制造业产业生态链圈、推动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双提升、加大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投入六个方面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供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峰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背景,中央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举措,明确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减负、供需协同传导机制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核心的内涵。本文将传统制造业转型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通过对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制度性成本、税费成本、汇率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基于政府、制造业两个主体维度,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五大对策:降低制度性成本,理顺市场价格传导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理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峰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背景,中央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举措,明确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减负、供需协同传导机制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核心的内涵。本文将传统制造业转型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通过对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制度性成本、税费成本、汇率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基于政府、制造业两个主体维度,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五大对策:降低制度性成本,理顺市场价格传导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理清政府与企业关系,降低企业负担;加大创新投入,转变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威  盛继明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蔡彭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再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供给质量的政策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供给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2016年上升趋势明显,直观结论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北方省市,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南方省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更加敏感;进一步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传导机制,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