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66)
2023(21832)
2022(18689)
2021(17246)
2020(14708)
2019(33156)
2018(33128)
2017(63060)
2016(34489)
2015(38578)
2014(38178)
2013(37799)
2012(34695)
2011(31350)
2010(31764)
2009(29885)
2008(29777)
2007(26733)
2006(24197)
2005(21894)
作者
(99458)
(82381)
(82350)
(78261)
(52696)
(39429)
(37332)
(32064)
(31301)
(29860)
(28081)
(27983)
(26459)
(26380)
(25621)
(25255)
(24499)
(24278)
(23779)
(23629)
(20720)
(20393)
(20050)
(18939)
(18537)
(18486)
(18333)
(18306)
(16622)
(16314)
学科
(144012)
经济(143822)
(113206)
管理(111000)
(98309)
企业(98309)
方法(62247)
数学(51156)
数学方法(50609)
(43299)
(41882)
中国(39631)
业经(38854)
(33338)
地方(29431)
农业(28266)
(27922)
贸易(27904)
(27431)
财务(27349)
财务管理(27295)
(27102)
(26870)
技术(26558)
理论(25914)
企业财务(25869)
(23948)
银行(23881)
(23753)
(23312)
机构
学院(494447)
大学(493812)
(202817)
经济(198495)
管理(193357)
理学(165656)
研究(165059)
理学院(163789)
管理学(161115)
管理学院(160179)
中国(127303)
(106103)
(99253)
科学(99243)
(83118)
(80730)
财经(77420)
(76245)
研究所(74506)
中心(74454)
业大(71249)
(70193)
北京(67376)
(64359)
师范(63782)
农业(62901)
经济学(61468)
(60523)
(59746)
财经大学(57140)
基金
项目(322555)
科学(254768)
研究(239495)
基金(233494)
(202373)
国家(200605)
科学基金(172981)
社会(152195)
社会科(144287)
社会科学(144254)
(126405)
基金项目(122869)
教育(110550)
自然(110223)
自然科(107635)
自然科学(107610)
自然科学基金(105757)
(105268)
编号(97592)
资助(95923)
成果(80246)
重点(72272)
(71625)
(69423)
(69225)
课题(67922)
创新(64147)
国家社会(62703)
教育部(61731)
(61399)
期刊
(232040)
经济(232040)
研究(151838)
中国(102515)
(78975)
管理(76931)
学报(74297)
(74179)
科学(69049)
教育(58991)
大学(57426)
学学(53838)
农业(50692)
(48089)
金融(48089)
技术(45656)
财经(39057)
业经(38735)
经济研究(36378)
(33634)
问题(30084)
(28518)
技术经济(26090)
(25205)
科技(23550)
图书(23283)
理论(23112)
现代(23069)
商业(22800)
(22475)
共检索到75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宇  康健  邵云飞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澄  李岚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莉静  王庆玲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分行业技术获取、技术转化、技术开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回归,验证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三个阶段投入产出效果都不显著,更多地依赖于R&D人员和经费投入,各行业间差异显著,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差;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技术开发阶段投入产出效果显著;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重引进轻消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雷   张诚   刘宇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医药制造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并通过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体耦合协调状况有待提高;我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基于此,我国应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医药制造业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间的联结度,同时打造数字化链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以提升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基于耦合理论,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作用机理,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省域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3,0.32)之间,总体上处于失调衰退耦合状态;(3)从时间变化上来看,各省域耦合态势变化较为平稳,整体耦合协调水平略有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省域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部高西部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李燕清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研发资金来源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运用国际数据的横向比较和国内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考察,反映了不同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认为:增加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能够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政府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在短期内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而在长期则有助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出水平。外资机构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基于此,从高技术产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内部研发战略决策及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李燕清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研发资金来源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运用国际数据的横向比较和国内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考察,反映了不同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认为:增加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能够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政府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在短期内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而在长期则有助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出水平。外资机构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基于此,从高技术产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内部研发战略决策及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唐保庆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和2012年共计90张投入产出表测算了高技术行业使用的本地服务品含量,并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对下游高技术产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关系;并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提升上。在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细分行业上,生产性服务要素、消费性服务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都可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其中,生产性服务要素和消费性服务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较好地解释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唐保庆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和2012年共计90张投入产出表测算了高技术行业使用的本地服务品含量,并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对下游高技术产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关系;并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提升上。在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细分行业上,生产性服务要素、消费性服务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都可以促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霍影  籍丹宁  于丹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总量规模上占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并未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产生同比例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和四川省对高技能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祝影  邓小琪  雷家骕  
美国制造外迁带来区域萧条,由此引发的研发与制造长期分离会影响经济繁荣。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重新审视特定空间范围内研发与制造间的关系。针对省域这一空间单元,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将高技术产业研发环节和制造环节视为两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1-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高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省域高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还处于低度耦合阶段,研发与制造分离状态在省域空间层面比较普遍;耦合协调度高的省域往往研发与制造依存度较高,基本上保持着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态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端  郭佳轩  李海英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医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理念的兴起为医药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以2010~2020年我国220家A股上市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并非呈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拐点右移,且高水平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环境责任维度E,二者在社会责任维度S和公司治理维度G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二者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医药企业中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敏感性更强。本研究扩展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及其中的作用机理,为如何提高医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配置医药创新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鲁明明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及竞争优势提升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高技术制造业下属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高技术制造业每个行业动态效率变化值,并结合熵值法确定投入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深入研究各创新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度。结果表明:①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在2014-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但整体上创新效率发展态势较好;②技术进步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相同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中的贡献度差异较大,主要归因于指标投入强度及技术创新能力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破坏性创新从沉淀成本和转移成本两个方面影响企业边界的变动。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增大了企业原有技术的沉淀成本和转移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利用新技术的失败。而通过外包模式可以应对这些挑战,获得灵活性。并选择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的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理论假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洁  贡芷蕾  张继良  
本文在建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DEA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了2010年、2016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从区域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利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对这两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2010年、2016年全国的效率均值从0.757上升至0.759,6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呈现缓慢的上升势头;从区域效率来看,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总体效率均值在两年里均呈现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递减;从Malmquist指数来看,2010—2016年我国的效率变化指数均值为99.6%,表明2010年、2016年我国的效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技术进步指数只有70.8%,全要素生产率也只有70.5%,表明这6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高主要是受技术水平的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