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8)
- 2023(17953)
- 2022(15471)
- 2021(14502)
- 2020(12241)
- 2019(27715)
- 2018(27494)
- 2017(51761)
- 2016(28445)
- 2015(31633)
- 2014(30937)
- 2013(30489)
- 2012(27789)
- 2011(25221)
- 2010(24880)
- 2009(23046)
- 2008(22123)
- 2007(18868)
- 2006(16599)
- 2005(14449)
- 学科
- 济(112665)
- 经济(112539)
- 管理(75770)
- 业(70348)
- 企(56766)
- 企业(56766)
- 方法(49679)
- 数学(43788)
- 数学方法(43360)
- 中国(32118)
- 农(31650)
- 财(27167)
- 业经(24904)
- 地方(24755)
- 学(24625)
- 贸(22267)
- 贸易(22256)
- 制(22024)
- 易(21658)
- 农业(21002)
- 环境(18076)
- 银(17169)
- 银行(17098)
- 和(16933)
- 理论(16850)
- 融(16714)
- 金融(16712)
- 技术(16527)
- 行(16411)
- 体(15668)
- 机构
- 大学(394287)
- 学院(392350)
- 济(159772)
- 经济(156583)
- 管理(151007)
- 研究(140159)
- 理学(131489)
- 理学院(129952)
- 管理学(127661)
- 管理学院(126968)
- 中国(103330)
- 科学(89212)
- 京(84204)
- 农(72153)
- 所(71632)
- 财(70226)
- 研究所(66071)
- 业大(63376)
- 中心(62074)
- 农业(56924)
- 财经(56460)
- 江(56093)
- 北京(53094)
- 范(52839)
- 师范(52247)
- 经(51618)
- 院(50544)
- 经济学(48473)
- 州(45006)
- 经济学院(43732)
- 基金
- 项目(276199)
- 科学(216119)
- 基金(200109)
- 研究(197532)
- 家(177568)
- 国家(176129)
- 科学基金(149188)
- 社会(125131)
- 社会科(118495)
- 社会科学(118461)
- 省(108113)
- 基金项目(106246)
- 自然(97897)
- 自然科(95599)
- 自然科学(95568)
- 自然科学基金(93847)
- 划(91452)
- 教育(90430)
- 资助(81913)
- 编号(79114)
- 成果(63314)
- 重点(62830)
- 部(60684)
- 发(59946)
- 创(57407)
- 课题(55078)
- 创新(53731)
- 科研(53020)
- 国家社会(51886)
- 教育部(51377)
- 期刊
- 济(170881)
- 经济(170881)
- 研究(115634)
- 中国(75964)
- 学报(69599)
- 农(65334)
- 科学(61904)
- 管理(53104)
- 大学(51546)
- 财(50952)
- 学学(48590)
- 农业(45194)
- 教育(44586)
- 融(32012)
- 金融(32012)
- 技术(31513)
- 经济研究(28832)
- 业经(28198)
- 财经(27090)
- 业(23808)
- 经(23325)
- 问题(22207)
- 科技(19847)
- 版(19154)
- 图书(19029)
- 资源(18462)
- 贸(18398)
- 业大(18097)
- 技术经济(17942)
- 理论(17479)
共检索到570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浩旻 张在旭 王丽洋
文章利用DEA—BCC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估算2006—2016年各省域能源效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样本中,同一年份不同省市之间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北京市和上海市能源效率值高达1,而最低值青海市仅为0.314;(2)样本期内,中国能源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在能源效率影响因素上,政府干预程度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影响不显著;(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能源相对价格变化、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雯
本文通过构建珠海港口物流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E-DEA和Tobit模型,对2007-2016年珠海港口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珠海港口物流业综合效率较高;物流业资源利用率和外贸水平是影响珠海港口物流业效率的显著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珠海港口物流业效率的若干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义强
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单位产值能耗过高、能源对外依赖度过高、能源消费结构失衡、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我国能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构建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改善现有能源消费总体结构、化解传统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能源发展价格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复合式能源定价机制、合理发挥行政干预在能源定价中的作用、加强新能源产业价格保护和加大新能源价格补贴力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义强
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单位产值能耗过高、能源对外依赖度过高、能源消费结构失衡、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我国能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构建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改善现有能源消费总体结构、化解传统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能源发展价格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复合式能源定价机制、合理发挥行政干预在能源定价中的作用、加强新能源产业价格保护和加大新能源价格补贴力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吴玉剑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专业动态机制建设作为其中一个核心要义,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责权分配错位、有效供给失位、文化熏陶缺位三大困境。本文结合教育供给侧的主旨内涵、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明确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思路,保证专业动态机制建设方向精准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侧,促进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生态发展;塑造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精神3个方面对这一机制的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 高职院校 专业动态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芬
文章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目前福建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适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人才供给效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关联度之间的矛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契合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进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层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分类指导,统筹高职专业集群,对接产业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层面应精准办学定位,建立专业动态调控和自律机制,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策略,从而实现高职人力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文
文章指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矛盾:招生生源下降与考生流失数量上升的矛盾;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与学生个性发展日趋多元的矛盾;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矛盾;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高职院校要通过实施品牌和质量立校策略,合理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优化师资配置,增设公共产品;践行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等举措破解主要矛盾,以增强学校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职业素养 矛盾 策略 举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蕾
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探讨了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新型职业农民 科技素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技术进步 消费需求 要素配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军锋
本研究在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7年相关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方法计算得到我国产业与消费2个系统结构间的耦合度来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匹配程度做出量化判断,以此对我国消费升级趋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做出合理预测。根据测算结果,本研究对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促进虚实体经济协同并进、多维度创新匹配商品体系、突破相关体机制现有障碍等相关的具体配套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广翠 刘菁
基于LCA理论分析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供给侧改革情景下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根据19952014年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和协整检验对宏观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情况是建筑能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购房首付比例与建筑能耗是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广翠 刘菁
基于LCA理论分析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供给侧改革情景下的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根据1995~2014年的数据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和协整检验对宏观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情况是建筑能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购房首付比例与建筑能耗是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焱林 何莲 温湖炜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能够有效地激发减排潜力。本文在省域异质性视角下,运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分析的参数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考虑碳减排技术的省域异质性后,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减小。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效率有利但影响不显著;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有利于提高碳排放效率;贸易开放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效率影响并不显著;实施能源目标约束政策有利于促进碳排放效率,政府干预能力越强,能源目标约束的减排效果越好。未来中国提高碳排放效率的的工作重点应着重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