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4)
2023(20212)
2022(17504)
2021(16470)
2020(13967)
2019(32211)
2018(32096)
2017(60857)
2016(33304)
2015(37634)
2014(37548)
2013(36986)
2012(33877)
2011(30670)
2010(30623)
2009(28629)
2008(28009)
2007(24554)
2006(21277)
2005(18939)
作者
(95828)
(80025)
(79330)
(75910)
(50568)
(38309)
(36286)
(31266)
(30204)
(28457)
(27094)
(26995)
(25254)
(25204)
(24884)
(24745)
(24073)
(23787)
(22874)
(22813)
(19767)
(19753)
(19390)
(18187)
(17958)
(17841)
(17660)
(17567)
(16048)
(15761)
学科
(137730)
经济(137581)
管理(93081)
(87819)
(72579)
企业(72579)
方法(62371)
数学(54532)
数学方法(53832)
中国(37327)
(37242)
(34624)
业经(30383)
(29368)
地方(28133)
(27390)
(25996)
贸易(25984)
(25239)
农业(24352)
理论(21699)
(21199)
银行(21135)
(20992)
(20976)
财务(20884)
财务管理(20832)
(20384)
金融(20380)
环境(20261)
机构
大学(473115)
学院(472322)
(192503)
经济(188471)
管理(182855)
研究(162367)
理学(158175)
理学院(156392)
管理学(153492)
管理学院(152646)
中国(121550)
科学(101282)
(101114)
(87127)
(82308)
(78146)
研究所(75173)
中心(73326)
业大(70698)
财经(69721)
(68474)
北京(64283)
(63348)
(63059)
师范(62409)
农业(61400)
(59066)
经济学(58546)
(55313)
经济学院(52749)
基金
项目(320761)
科学(251488)
研究(232703)
基金(232233)
(203138)
国家(201508)
科学基金(172096)
社会(145978)
社会科(138282)
社会科学(138246)
(124641)
基金项目(122385)
自然(112335)
自然科(109681)
自然科学(109651)
教育(107705)
自然科学基金(107675)
(105459)
资助(96674)
编号(94750)
成果(76893)
重点(72511)
(70801)
(68938)
(66015)
课题(65770)
创新(61703)
科研(61573)
教育部(60460)
国家社会(60108)
期刊
(209805)
经济(209805)
研究(138087)
中国(88652)
学报(76117)
(70415)
科学(69402)
(66738)
管理(65909)
大学(57288)
学学(53752)
教育(52488)
农业(48431)
技术(41840)
(39485)
金融(39485)
经济研究(34788)
业经(34625)
财经(33743)
(29033)
问题(27071)
(25648)
图书(23676)
技术经济(22867)
统计(22440)
(22307)
(21853)
理论(21634)
科技(21612)
商业(21606)
共检索到68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军锋  
本研究在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7年相关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方法计算得到我国产业与消费2个系统结构间的耦合度来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匹配程度做出量化判断,以此对我国消费升级趋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做出合理预测。根据测算结果,本研究对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促进虚实体经济协同并进、多维度创新匹配商品体系、突破相关体机制现有障碍等相关的具体配套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蒙玉琴  
提升区域物流周转能力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2006-2016年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度模型对两者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流周转能力与产业水平正处于耦合对抗阶段,两者关联性有待提升,而两者的协调性相对较高,即两者存在着优势互补的发展关系,以东部地区最为突出。因此,要进一步改善区域物流周转能力,不断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促进物流运输效率水平的提升,为物流周转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社会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光  杨楠  骆毓燕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而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法和耦合度模型对西部12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两者的耦合度呈"M"型趋势变化,整体耦合度较高;各地区的耦合度演化趋势存在差异,2009年之前云南和广西地区的耦合度最先上升,随后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也表现出类似特征,表明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2009年之后,新型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正在构建,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迪  王雪芹  
研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关系以及耦合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碳排放效率,应用扩展的耦合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关系,并根据耦合程度和耦合特征对各省份进行多重分类,在分布动态学框架下设计了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耦合路径。研究发现:(1)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时空格局存在差异,近一半省份的耦合程度介于0.2~0.4之间,处于轻度到中度的失调衰退水平,且近一半省份的耦合特征属于发展度较低、协调度较高的"低水平协调"类型。(2)从地区间的分布动态上看,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的动态不协调,前者固化程度大于后者,区域碳排放效率的"低水平陷阱"现象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更严重,故中国应在缓解区域间碳排放效率固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各地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度。(3)本文设计的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路径,既能缓解二者在地区之间的动态不协调问题,又能有效提升二者在各地区内部的耦合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基纯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在制度发展中寻求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结构的良策,提高其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基于广东地市面板数据,分别从广东区域整体及内部城市差异两个维度对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错位问题,建议深化政校企生协同治理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地方产业特色,进行差异化专业布局;借助大数据技术,建设高职专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主动匹配广东各城市产业发展需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进  刘璐  周惠民  
基于我国31个省区1993-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供求协同三大系统的综合水平及耦合特征,并结合空间重心距离分析,讨论了三系统耦合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及匹配状况,以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均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人口结构2015年起出现转变,加之供求结构自2003年以来失衡加速,导致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缓慢;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产业发展"二系统的良性耦合对于三系统耦合具有支撑优势,但此优势可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名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用经济新常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度化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D函数指标,测度出1952—2016年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演变情况并进行了区域和国别比较,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且落后于高收入水平国家,供给侧因素比需求侧因素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  秦建友  高书平  
本文在C-P空间聚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流通效率计算模型,通过代入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效率一致性,并采用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对流通效率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效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现有商贸流通水平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供给侧改革中应该注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山东银监局课题组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当前,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其发展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需求相匹配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供金融动能,也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沛武  张雪舟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及耦合特征,阐述了耦合系统和系统耦合度概念及测度方法的选择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采用斜率关联度计算方法,建立了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耦合度模型。以伊春市双丰林业局林业产业为例,结合该局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关于林业系统耦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调研数据验证了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系统间的耦合度为0.47,耦合关系中等,相互影响的程度一般。最后,基于耦合度测算结果给出了林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伍百军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关联性较强,具有一定耦合协调度。高职院校将专业设置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与重点,灵活适应产业结构发展与升级。以云浮市为案例,通过构建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云浮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与第一产业极度失调,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初级协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促进专业设置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和增加"阈值",提出政府加大协调扶持力度、学校加强专业设置适应性、企业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参与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晓彤  黄蕊  
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探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联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采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改造,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行为,科学规划技术资源的产业转移次序,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消费升级的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消费升级效应得以有效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