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3)
- 2023(17683)
- 2022(15043)
- 2021(14000)
- 2020(11957)
- 2019(27038)
- 2018(26941)
- 2017(51513)
- 2016(27850)
- 2015(30923)
- 2014(30335)
- 2013(29893)
- 2012(26919)
- 2011(24049)
- 2010(24192)
- 2009(23153)
- 2008(22381)
- 2007(19611)
- 2006(17546)
- 2005(15892)
- 学科
- 济(111068)
- 经济(110920)
- 业(101344)
- 管理(90819)
- 企(90162)
- 企业(90162)
- 方法(49682)
- 数学(39851)
- 数学方法(39444)
- 财(35687)
- 业经(34403)
- 中国(34018)
- 农(33617)
- 融(29362)
- 金融(29360)
- 银(28663)
- 银行(28623)
- 制(28048)
- 行(27544)
- 务(25283)
- 财务(25216)
- 财务管理(25179)
- 企业财务(23893)
- 农业(23487)
- 理论(22418)
- 地方(21719)
- 技术(20845)
- 体(19668)
- 贸(19615)
- 贸易(19599)
- 机构
- 学院(385696)
- 大学(381944)
- 济(156481)
- 管理(155642)
- 经济(153141)
- 理学(133119)
- 理学院(131761)
- 管理学(129666)
- 管理学院(128963)
- 研究(123865)
- 中国(103332)
- 京(81033)
- 财(77486)
- 科学(73921)
- 所(61451)
- 农(60953)
- 财经(60690)
- 江(57699)
- 中心(57645)
- 研究所(55351)
- 经(55129)
- 业大(54565)
- 北京(51326)
- 范(47741)
- 农业(47498)
- 师范(47337)
- 州(47114)
- 经济学(46747)
- 财经大学(45077)
- 院(44994)
- 基金
- 项目(254029)
- 科学(200789)
- 研究(189631)
- 基金(184588)
- 家(158580)
- 国家(157133)
- 科学基金(137088)
- 社会(120014)
- 社会科(113666)
- 社会科学(113637)
- 省(99765)
- 基金项目(97499)
- 自然(88172)
- 教育(86610)
- 自然科(86160)
- 自然科学(86137)
- 自然科学基金(84621)
- 划(82359)
- 编号(78238)
- 资助(76072)
- 成果(62929)
- 重点(56180)
- 部(55717)
- 创(54969)
- 发(53869)
- 课题(53100)
- 创新(50682)
- 项目编号(48932)
- 国家社会(48903)
- 教育部(48422)
- 期刊
- 济(177197)
- 经济(177197)
- 研究(119421)
- 中国(75582)
- 财(62161)
- 管理(61003)
- 农(56648)
- 学报(54587)
- 科学(52071)
- 融(50111)
- 金融(50111)
- 大学(42473)
- 教育(41786)
- 学学(40148)
- 农业(38325)
- 技术(34419)
- 业经(30816)
- 财经(30089)
- 经济研究(27829)
- 经(25765)
- 问题(22079)
- 业(21458)
- 技术经济(20107)
- 理论(19222)
- 现代(18895)
- 商业(17974)
- 财会(17843)
- 实践(17375)
- 践(17375)
- 科技(17367)
共检索到583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蕾
山东省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已超国际认定警戒线,并且由于统计口径不完备,山东省实际杠杆率水平高于当前计算结果,已无加杠杆空间。从当前可计算的杠杆率分结构看,山东省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基建行业及国有企业。通过对山东省内2009年以来17地市的杠杆率与不良贷款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良贷款率与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稳定的反向关系,杠杆的加速变动会加大金融风险的暴露。建议应在稳步去杠杆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使非金融企业与区域金融体系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贞 李向阳 刘伟燕 王森
金融结构和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08—2019年非金融企业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金融结构指数增加对于降低企业杠杆率是否有显著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增长模式、政府干预程度以及制度环境水平之间的异质性。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以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的一些经验事实,提出四个假设,实证分析得出金融结构指数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且高储蓄率、高政府干预程度会抑制这种负相关关系,高制度环境水平会强化这种负相关关系。鉴于此,建议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及增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于降低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团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的结构性错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导致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去杠杆与保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金融部门去杠杆之间的矛盾、去杠杆的紧迫性与过程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等都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尚晓 庞小红 白文梅 张文凯 王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逐渐加大。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采用的指标,研究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首先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错配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基于2001—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率作为描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利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征信
[作者]
尚晓 庞小红 白文梅 张文凯 王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逐渐加大。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采用的指标,研究其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关联。首先从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错配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后基于2001—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比率作为描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利用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类型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受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更大,资本市场环境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重要因素。最后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郭倩蓉 林进忠
我国居民近年来高速加杠杆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居民加杠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机制;并根据金融市场2013年到2017年的月度数据,利用CDF-信用加权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发现2015年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与居民加杠杆情况高度契合。因此,需通过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等措施,来防范和化解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居民 加杠杆 系统性金融风险 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华民 任玎 吴非 任晓怡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为分析载体,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结构性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驱动企业对整体杠杆、金融杠杆和长期杠杆实行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的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货币供给、提升银行业部门发展水平;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提升风险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驱动了企业的去杠杆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导向,推动企业有效结构性去杠杆进程。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去杠杆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碧云 关秋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娟 周达勇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2011—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不同企业"去杠杆"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同: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而负债不足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高盈利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而低盈利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一涌
为对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进行综合性考察,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使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与GDP的比值及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指标,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情况,并分析了近年变化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罗智仁 张轩溧
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把补齐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短板和提升地方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作为研究重点,选取DEA-Tobit两阶段模型去对山西12家上市煤炭企业2003-2017年的金融支持进行效率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行业纯技术效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即煤炭企业的金融、科技投入在使用效率上表现较好,在配置效率上呈现较多问题;供给侧改革、速动比率、世界GDP增长率和煤炭产品销售率与金融支持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生产规模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会降低金融支持的效率水平;此外,企业因实际控制人不同,供给侧改革对非国资委实控企业的金融支持正向效应最强,且生产规模、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和煤炭产品销售率会给金融支持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从科技投入、经费管理、融资来源和政策落实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对提升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煤炭企业 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玉
一、引言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财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金融、财务、贸易以及投资创新等方面对我国经济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球大量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美元持续加息、国际资本的流通加速等现状导致了全球的宏观经济进入了不明朗的条件。我国的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进入了新的常态。(1)同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玉
一、引言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了财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金融、财务、贸易以及投资创新等方面对我国经济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球大量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美元持续加息、国际资本的流通加速等现状导致了全球的宏观经济进入了不明朗的条件。我国的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进入了新的常态。(1)同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限制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扩张,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使实体经济杠杆率在结构分布上更加均衡目前,企业杠杆率过高依然是金融风险产生并累积的重要方面。要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降低企业杠杆率显得十分重要。湖北省高杠杆企业分布状况及特点总量视角:湖北省企业杠杆率由增转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采用"债务余额/GDP"来计算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银行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关键词:
杠杆率 湖北省 资产负债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晶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企业部门去杠杆又是整个杠杆去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当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发展现状和结构特征入手,剖析企业杠杆率不断攀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杠杆去化路径做出了相应探索。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去杠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